寓言故事 第18页
-
寓言故事:(趣味)王室教育
公主诞生时,国家正处在与邻国战争的第十个年头。国王年方二十,是最近十年中的第五任君主。 之前国王从未当过父亲,此后也再无子嗣。公主是他的快乐之源,在戎马倥偬的间隙,他对女儿宠爱有加。长年征战使经济凋敝,但古代传说与异邦新闻里一位公主所必需的首饰、披肩、晚装和舞鞋,她一样也不曾短少。 公主伴随着战争长大。国王像所有独生女的父亲一样,不忍心让她了解世界的残酷。奶妈和家庭教师秉承这一旨意把公主带大。天空中的火光和烟雾,被他们描述成了晚霞;战鼓和炮声,则是宴会的伴奏乐声。 “天空为什么变成了这个...
-
寓言故事:(趣味)红眼兔
兔子绒绒最烦心的就是自己眼睛是红色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绒绒去向智者请教。 智者说只要坚持三年不掉眼泪,眼睛将会变成无色。 这还不好办吗?现在它就没有值得哭鼻子的事情呀!每天快乐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当然红眼睛这个让它烦恼的问题除外。 可小伙伴之间也会发生一些小矛盾。有只和绒绒关系最好的兔子居然骗了它的胡萝卜,气得它大哭了一场。虽然对方解释说实在是馋得忍不住,绒绒也原谅了它。但是由于流了眼泪,“红眼睛计划”要再往后推一年。 第二年,绒绒在找蘑菇的时候把腿摔伤了,疼得流了泪。...
-
寓言故事:(趣味)国家与玫瑰
历史充满残酷,但它又是那么丰饶多情。关于爱与生活,这里只讲两个与之相关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据说当年的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纳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丰厚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为此,查理曼大帝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纳。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纳征服罗马帝国”。生活,让战争走开,让帝国坍塌。...
-
寓言故事:(趣味)山鸠与野鸡的生死之交
京太郎是个猎手,他住在雾岛山脚下。他捉到了一只母野鸡,没舍得吃,也没舍得卖,就养了起来。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养鸡了,鸡笼子被扔在一边,放了很久。这次,他把鸡笼子找出来,用它装野鸡。 麻雀们飞到鸡笼里吃食时,这只母野鸡非常生气。它常常扑棱着翅膀,把麻雀们赶跑。 转眼半年过去了,野鸡仍然没有习惯这里的生活。京太郎每次去给它送食,它还是吓得四处乱飞,在铁丝网上跳来跳去,惊恐不安。 后来,京太郎发觉,院子里飞来了一只山鸠,它经常在笼子周围飞来飞去。 鸡笼前有一棵大栗子树。不...
-
寓言故事:(趣味)父亲和不让骑的阿鱼
阿鱼不是鱼。阿鱼是一头骡子。 当生产队的喇叭��啦啦地在村子上空炸响的时候,爷爷转身出了门。出门前,他吧嗒着烟枪,意味深长地说:“家里要添新口了。”不多时,爷爷用一筐青草请回了一头骡子,“啊吁……”一声停在了家门口。谐音的“阿鱼”,就成了这头骡子的名字。 阿鱼进门没多久,我们就发现它很怪僻。这只体格强健的马骡,是干活的好把式,拉车、犁地比牛还强,背上能驮五百多斤粮草,就是不让人骑。 哥哥用青草当诱饵,和阿鱼混了几个月,阿鱼才没将喷嚏喷到他脸上。性急的哥哥爬上了它的背,阿鱼触电...
-
寓言故事:(趣味)翡翠菩提
在南亚某国王宫,供着一片美丽的翡翠菩提叶。它晶莹剔透,翠绿欲滴,没有丝毫杂质;最为奇特的是,在这片菩提叶中,可见到清晰的脉络,丝丝缕缕渗透叶心,与真叶毫无二致。 阴天时,若把它挂在御花园的树上,任凭你火眼金睛,也找不到翡翠的踪影。不过别急,只要太阳光一闪,你就立刻能发现它,它倾泻出的莹莹碧光,把树阴全部染绿。 翡翠菩提有一段故事: 一户贫苦山民,靠种菠萝为生。父亲对儿子莫罕说,祖上赶过马帮,到北方贩卖杂货。一次返程的时候,因为马背两边的分量不均,老祖爷就随手捡了一块石头,压...
-
寓言故事:(趣味)手影师的爱人
手影师在马戏团里不太受欢迎。在换布景的间隙,他在聚光灯照射的幕布上做出几个小动物的影子,观众往往趁这个时候出去买饮料和爆米花,新做的音效也不能让他们更专心。但手影师并不在意,他只上场5分钟,比小丑的短,拿一样的薪水。 回到家,就是手影师自己的世界,在这里他才用得上真正的本事。威尼斯式吊灯,落地灯,甚至还有一台古老的镁光灯,手影师的家为他的影子准备了这些,那些身形忽大忽小的兔子,拍翅速度舒缓的白鸽和猫头鹰,发出呜呜声的小狗和猫咪,在这些灯光的照耀下一个个活起来。是真正地活起来。 在电视机...
-
寓言故事:(趣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最喜欢的事情是打猎。他的宰相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天,国王兴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猎。在追逐一只花豹时,不小心被花豹咬断了手指。回宫以后,国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来宰相饮酒解愁。宰相知道了这事后,一边举酒敬国王,一边微笑说:“大王啊!少了一小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吧!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一听,闷了半天的不快终于找到宣泄的机会。他凝视宰相说:“嘿!你真是大胆!你真的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宰相发觉国王十分愤怒,却也毫不在意:“大王,...
-
寓言故事:(趣味)一滴水真能见太阳吗
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 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他与王安石的夫人聊起王公嗜好,说王公太偏食,只喜欢吃鹿肉,其他任何佳肴都不喜欢。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人说:“那就是了,下次,你再请客,你把一盘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么。 王安石其实不偏食,只不过是哪一盘菜靠他最近,他就向哪一盘菜伸筷子,不管是鹿肉还是龙肉,也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 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断王安石之爱好,准吗?...
-
寓言故事:(趣味)执拗的茶王
他是方圆百里知名的茶王,经他的手炒制的茶,颜色清亮,汤汁醇香,一派翡翠色,咂一小口在嘴里,茶香会从你的毛孔里往外冒。 一日,一位客商来到茶王家里,指明要茶王亲炒二斤猴魁,他要拿着去京城送礼。客商说,他要送礼的这个主儿就是爱喝茶王炒制的茶,别无他选。这主儿嘴刁得很,只要是茶王炒制的茶,他一口即可品出来。 听了客商的要求,茶王面露难色。因中风,茶王的右手已经不能动了,正在治疗,炒茶肯定是不可能了。客商又催得紧,这该如何是好? 正待客商发愁之际,茶王的儿子端着一杯茶进来招待客商,客商端起...
-
寓言故事:(趣味)你要钓竿做什么?
一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回答: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问: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回答: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又问: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回答: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说:所以我们有壳啊! 不...
-
寓言故事:(趣味)流萤之光
生物学家捉来一只流萤。首先,他们小心翼翼地用镊子轻轻夹住这只流萤的两片又薄又小的翅膀,将它的翅膀用胶水紧紧粘在它的身体上,然后将这只流萤带进暗室,观察它的萤光。 令人吃惊的是,这只流萤的萤光彻底消失了。难道流萤的萤光跟它的翅膀有关? 生物学家怀着疑问,用稀释液稍稍稀释流萤翅膀边缘的胶水,它的翅膀边缘可以抖动了。然后,他们把这只流萤又带进暗室观察,发现流萤的萤光有一丝丝的微亮。 这次,他们稀释了流萤两翅上1/2的胶水,结果发现流萤的萤光又亮了一些。 生物学家把这只流萤粘在一...
-
寓言故事:(趣味)小偷也怕表扬
三国时,北海郡有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 那天,他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赶路,毕竟岁数不饶人,走了一段路就累得汗流浃背,不得不停在路边歇息。这时,恰好走过来一个年轻人,看到老人辛苦的样子,就对他说:“您这么大年纪,还挑这样重的担子,怎么得了呢?让我来帮你吧。”说完就俯身挑起了担子。 老人的家挺远,那人挑着担子一直走了几十里,才把老人送回家。他放下担子,水没喝一杯,饭没吃一口,转身就要走。老人十分感动,追问他的姓名,他摇摇手,一句话没说就离开了。 过了几天,老人要出门去探望一个朋友,...
-
寓言故事:(趣味)印鱼背后的绳子
印鱼是著名的海洋旅行家.它的背部长有椭圆形的吸盘.形状极像一枚印章,能牢牢吸住平坦的物体,因而得名。利用这一特长,印鱼就能吸附在海龟的底部.轻松地周游世界:到了食物丰富的地方,它就会自动离开,饱餐之后.再搭乘下一艘“游轮”继续免费旅行。 印鱼倒是轻松自在.海龟却有说不出的烦恼身上突然多了个东西,当然感觉不舒服,但要想把它赶走.却没那么容易,海龟转念一想,反正是个小玩意.粘在身上也没啥大碍,干脆懒得理它.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直到有一天.海龟突然间感到身体失去平衡,急速上升.稀里糊涂就上了岸,倒霉的海...
-
寓言故事:(趣味)猴子觅果
山脚下的树林里住着一群猴子,聪明的猴子阿三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树林不是很大,猴子们总是因为野果的有限而饿肚子。 有一天,阿三想到:在半山腰的那片树林也许会有果子吃。于是,阿三就和几只猴子一起爬到了半山腰。果然,因为到山腰里来采野果的动物比山脚的树林里要少得多,所以它们很快找到了足够的野果,美美地吃了一顿。 过了一段时间,半山腰的果子也不够吃了,阿三又想:在更高的山顶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果子。 于是。阿三向山的更高处攀登。随着高度的增加,一路上越来越冷,而阿三期待的果树林却一直没有出现...
-
寓言故事:(趣味)蛤蟆攀高峰
呆在墙角的蛤蟆,见电视上众多记者为从珠穆朗玛峰凯旋归来的登山运动员拍照留影,笑了。它想,自己整日在墙角吃蚊子、捕虫子,太不引人注目了,要是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岂不闻名天下。 轻装的蛤蟆出发了。它每天爬啊,走啊,一路风尘,来到了西藏。 生活在西藏的苍鹰,发现蛤蟆爬到了珠穆朗玛峰脚下,关心道:“蛤蟆,白雪皑皑的峰顶又高又冷,你肯定没能力爬上去,劝你还是回去,吃蚊子、捕虫子也照样是为人类服务。” “不!胜利就在眼前,我马上就能出名了,决不放弃目标!”蛤蟆说完,一步一步向雪山爬去。爬着爬着,...
-
寓言故事:(趣味)绿玉树应变
很久以前,在非洲干旱的土地上,由于常年少雨,很多树木都枯萎了,几乎每年都有禁不住阳光暴晒而死去的树木。 绿玉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顽强地拼搏着。她知道,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想办法改变自己。于是,她首先变小甚至脱去了自己的叶子,就像一位少女脱去了满头秀发。因为脱去了叶子,就可以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没有叶子怎么进行光合作用呢?为解决这一问题,她冥思苦想…… 热风摇动起她光秃的树枝,发出凄惨的摩擦声。她从摇动的秃枝上得到了灵感,把秃枝变绿,让它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经过...
-
寓言故事:(趣味)翻越大山的蚂蚁
一只蚂蚁对一只刺猬说:“让我们一起爬过大山,到大山的那边看看大海去。” 刺猬也想看大海,同意了蚂蚁的提议。 蚂蚁就和刺猬一同朝大山爬去。 爬着爬着,刺猬走出了好远,走累了,就在山坡上歇了下来。 好长时间,蚂蚁才爬到刺猬的身旁,见刺猬歇着,它没有停下来,继续爬着。 刺猬又爬了一会儿,追上了蚂蚁,气喘吁吁地对蚂蚁说:“不爬了,不爬了,我不想看什么大海了。这样下去,非累死在半路上不可。” 蚂蚁像没听见刺猬的话,仍然朝上爬着。 刺猬却顺着来时的路回去...
-
寓言故事:(趣味)蜗牛和夜蛾
在河边,蜗牛和夜蛾遇上了。 蜗牛和夜蛾都有个脾气,喜欢自我吹嘘。 蜗牛说:“我的特点是一生谨慎小心。我出门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在路上留下路标。唉,出门就要步步小心,只有蠢货才乱闯乱跑呢!” 夜蛾说:“我的特点是一生追求光明。我到夜晚飞呀飞呀,看见哪儿有一点火光,就朝哪儿飞舞。这个脾性我是改变不了的。” 一天,蜗牛出门要干坏事,爬呀爬呀,地上留下“蛛丝马迹”,公鸡见了,追踪上去,一口就把蜗牛吃掉了。 晚上,在月光下,夜蛾出门要干坏事,在田野里飞呀飞呀,看见一团火熊...
-
寓言故事:(趣味)小路答大路
一条大路庄严笔直伸向远方,一条小路崎岖不堪,满是泥泞荆棘和挡路石。 大路庆幸自身的平坦和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不无惋惜地对小路说:“多遗憾呀,你瞧,我这么畅行无阻。而你,却尽设障碍,让行人嫌弃。朋友,我真为你的将来感到忧虑。” “你大可放心,我并不因此而抱怨,”小路回答说,“因为事实很清楚地验证了这一点:阁下能顺利地把人直接送到终点,而我却能给他们带来征服的光荣。”...
-
寓言故事:(趣味)白马的抱怨
一匹在乡村犁田拉车的白马,总认为自己生不逢时,经常向同类们抱怨自己没有赶上伯乐时代,不能成为明星,终将留下老死山野的遗憾。 战马说:“那你和我一起驰骋沙场吧,置身于千军万马之中,你会豪气万千,英雄无悔,快意人生!” 白马说:“那多危险啊,一不小心就会送命。不去,不去。” 驿马说:“那你和我一起驮着驿使给人们送信去吧,为不同的地域之间架起信息的桥梁,也是一种成就和快乐。” 白马说:“太累了,餐风宿露的,还不如给主人犁田拉车的好。不干,不干!” 赛马说:“那跟我到赛...
-
寓言故事:(趣味)狮子和老鹰
狮子大声吹嘘,称自己是动物中最强者,并且拥有无人能及的本领。 老鹰听到狮子自吹自擂,非常不满,说:“你如果真的拥有无人能及的本领,那你是否有翱翔天空的本领。” 狮子狡辩道:“我只是不愿意离开我忠诚的尘土。”...
-
寓言故事:(趣味)佛法
唐僧、孙悟空经过许多磨难,到达西天,佛祖封他们为佛。孙悟空喜不自胜,向唐僧下拜道:“师父,请受我徒儿一拜,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使我成了佛。” 唐僧双手合十,眼睛微闭,躬身答道:“应由我来感谢你对我的忠诚,阿弥陀佛!”但当他低头念完佛号,不觉抿嘴一笑。 没想到这细节被土地看到了。 土地问唐僧:“师父为什么对悟空发笑?” 唐僧回答说:“这猴头神通广大,现在又成了正果,其实根基还是很浅的。你要知道,我对他的信任,无非是那道紧箍咒;他对我的忠诚,也无非是那道紧箍咒。”...
-
寓言故事:(趣味)说话要看对象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
-
寓言故事:(趣味)宋王出逃
西周时期的宋国是地处中原腹地的一个小国。自周武王灭商,由周公赐地封侯以来,这个由殷商后裔掌管的小国统治者一直过着苟且偷安、无所作为的生活。乃至春秋末年,强大的齐国起兵攻打宋国时,宋王还没有警觉。他虽然派了人去了解齐兵进犯的情况,但是对打听消息的人提供的情况并不相信。他派的探马回来说:“齐兵已经迫近,都城里的人都很恐惧。”宋王身边的大臣却说:“他这种说法分明是在动摇人心,是一种‘肉自生虫’的表现,自己先从内部腐烂了。以宋国的强大和齐国的弱小而论,哪里就会危险到这种地步呢?”宋王听了这样的解释,立即以欺君之罪杀了那...
-
寓言故事:(趣味)宋玉进谗
古时候,楚王手下有个叫作宋玉的大臣。宋玉相貌英俊,穿戴华丽,风流倜傥(ti tang),又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得妇女们的倾慕。楚王欣赏他的才华,也很宠幸他,给他自由出入后宫的特权,以便宋玉能写出可供宠妃演唱的歌词来。 但是宋玉这个人的品质实在不怎么样,他十分好色,仗着楚王的信赖,常到后宫中和楚王的妃子们接近。日久生情,竟跟妃子们私通起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长,就有些风声走漏出去,影响很不好。 楚国大夫登徒子是个刚直不阿的大臣,他也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传闻,就去跟楚王进谏说道:“大王,宋玉这...
-
寓言故事:(趣味)天帝杀龙
墨子在前往北方齐国的路途中,遇见了一位以卜卦算命为业的阴阳先生。阴阳先生对墨子说:“天帝正好是今天在北方屠杀黑龙,而先生的皮肤是黑色的,所以千万不要到北方去。” 墨子没有听信阴阳先生的这一套,毅然继续向北前行。可是在到达山东的淄(zi)水南岸后,适逢河水猛涨,无法摆渡,于是只好原路返回。 阴阳先生再次见到墨子时,不无得意地炫耀:“我不早就对您说过嘛,先生不要到北方去。现在的事实果然证明,我的预言是正确的。” 墨子对此不以为然,他反驳说:“现在是南方的人不能到北方去,北方的人也不能到...
-
寓言故事:(趣味)本领不分大小
公孙龙是个有学问的人,他手下有不少弟子,个个都身怀技艺,各有一套本领。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们说:“我喜欢有学识、有本领的人,没有本领的人,我是不愿和他在一起的。” 有个人听说了公孙龙,便前来求见,要求公孙龙收他做弟子。公孙龙见那人相貌平平,粗布衣帽,便问:“我不结交没有本领的人,不知你有什么本领。” 那人说:“大的本事我没有,只是我有一副好嗓门,我能喊出很大的声音,使离得很远的人也能听到。一般没有人能像我一样。” 公孙龙回头问他的弟子们:“你们中间有没有喊声很大的人?”...
-
寓言故事:(趣味)贾人重财
济阴的一个商人在过河时翻了船,他只好抓住水中漂浮的一堆枯枝乱草拼命挣扎。一个打鱼的人听到呼救的喊声,立即把船划过去救他。 商人看到了缓缓驶来的小船,顿时产生了获救的希望。然而汹涌的河水无情地告诉他,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为了抓紧时间死里逃生,商人对着渔夫大声喊道:“我是济阴的名门富豪,只要你能救我,我就送给你100金!” 渔夫使出浑身的力气,抢在商人沉没之前把他救到岸上。可是商人上岸后只给了渔夫10金。渔夫对商人说:“你不是答应给我100金的吗?现在你得救了就只给10金,这样做对不对呢?”商...
-
寓言故事:(趣味)小吏烹鱼
某一天,有人把一条鲜活的大鱼送到郑国子产的府上,以表达对这位卿相的恭敬。豪门大户平时并不缺一顿饭菜,所以子产便叫一个小吏把鱼放到池塘里养起来。 相府池塘里的鱼虽然很多,但并不是一个小吏所能轻易享用的。这次小吏见鱼就在手里,便悄悄拿回去煮着吃了。 事后,小吏报告子产说:“我已经把那条鱼放到池塘里去了。您猜怎么着,那鱼刚一入水,呆头呆脑,稳不住身子。我当它是活不过来了。可是没过多久,鱼就缓过气来,甩了甩尾巴,一头钻进深水中去了。”子产高兴地说:“好、好!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如鱼得水’。它找到合适的...
-
寓言故事:(趣味)不死之药
有一个人拿着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药来到楚国,要将这不死的药敬献给楚王。 宫廷的守门官捧着药进宫去,碰上宫中的卫士。卫士问:“你拿的是什么好东西?” 守门官说:“是不死的药。” 卫土说:“是可以吃的吗?” 守门官说:“当然是可以吃的呀。” 于是卫士从守门官手里夺过药就把它吃下去了。 楚王知道后,非常生气,立即派人去将卫士抓来,要将卫士斩首。可是卫士不慌不忙地对楚王说: “大王先息怒,请听我说。我曾问过守门官这药能不能吃,他说可以吃,我才吃的。我是...
-
寓言故事:(趣味)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
-
寓言故事:(趣味)侏儒梦灶
卫灵公在位时,不大亲理朝政。这给一些有政治野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用腐蚀、献媚的手段取悦于灵公,从而换取灵公的宠信。在封建官场的争权夺利中,弥子瑕是一个获胜者。他不仅使卫灵公对他言听计从,而且即使他用自己所把持的朝廷大权为非作歹,灵公也不去过问。对此,很多人深感痛恨。 有一次,一个侏儒求见灵公。进殿后,他兴冲冲朝灵公走去。到了灵公面前,他神秘地说了一句:“我昨天做的一个梦已经应验了!”灵公好奇地问:“是怎样的一个梦?”侏儒说:“我梦见了一口灶。它预示我能见君王。现在我不是见到君王您了吗?这说明我的...
-
寓言故事:(趣味)棘刺刻猴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
-
寓言故事:(趣味)曾子杀猪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