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
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学习方法分享:“善假于物”学习法【效率】
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劝学》一书是他专门论学的著作。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自著,其中六篇为其弟子记述。“善假于物”学习方法就记载于《荀子》之中。“善假于物”学习法,是指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获得知识的客观条件,并把这些当作工具,利用它们去获得更新更多的知识一个人在学习时,能够充分利用获得知识的各种有利条件,善于借助外物学习,就会加快成才的进程。萄子在《劝学》中论述“善假于物"学习法的重要性和显著效果说:我曾经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
-
中国教育家魏书生学习方法分享:四遍八步学习法【效率】
中国青年教育学家魏书生,是辽宁盘锦实验中学的校长、特级教师。魏书生渊博的知识,是靠他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在《自学方法漫谈》中说:“到今天,我已经曲曲折折地走完了二十年的自学道路,惟其路远漫长,才更觉成果的微不足道。”他总结并指导学生实践的“四遍八步”学习法,受到学生、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四遍八步学习法,是通过跳读、速读、细读、精读几个步骤来读懂文章的读书学习方法。魏书生在《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一文中具体介了这方法,E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一、读总体的语文书。二、读一本语文书。三、读一类课文。四、读一篇课文。四遍八步学习...
-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学习方法分享:八个顾问学习法【效率】
陶行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他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被誉为“万世师表”。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刻苦学习中总结出了“八个顾问"学习法。“八个顾问”学习方法,是指在读书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求,带着问题去读书。多动脑、多思考、多发问,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想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就必须要问。因为“问"是读书的向导,思考的起点。有了问题就要动脑去思考,而且要做到不耻下问,直到问题解决为止。陶行知曾写过一首题为《八个顾问》的诗。诗中写道:“我有八个好朋友,肯把万事...
-
孙绍振喜马拉雅开课讲授中外古诗词:《孙绍振:教你读懂古诗词》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喜马拉雅继推出“在家上学”频道后,整合旗下优质教育资源,推出覆盖统编教材、国学科学启蒙等领域的精品课程。3月13日,喜马拉雅上线了《孙绍振:教你读懂古诗词》,课程总计80讲。孙绍振不仅会以不同的诗歌主题作为切入点,对唐诗宋词进行赏析,同时还将以外语原音带听众体会西方诗歌原意,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学及社会背景出发,深刻剖析中西方诗歌及背后的文化差异。孙绍振是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专家,作家莫言的恩师。莫言曾这样评价孙绍振:“孙老师在课堂上跟我们讲唐诗、宋词,他的讲授,对我文学语言的改...
-
孔子学习方法:学思习行学习法
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了。他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删许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一生勤奋好学,暮年更加刻苦。他读《易经》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易经》是一部古书,十分深奥。孔子研究这部书时已是晚年,但他仍然爱不释手,手不释卷。他白天刻苦攻读,晚上还坚持乘烛夜读。一遍不懂,再读第二遍、第三遍……因为翻阅的次数太多,把穿竹简(古时用来写字的竹板)的牛皮带磨断了好几次。后人把这个故事编成一句成语"书编三绝"(韦是皮革,绝是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