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随笔
-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随笔:你的“生成”促进着我的进步
今天课上学习乘法和加法对比的解决问题,是在对乘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回头看,结合情景对比两个运算,增进对不同运算含义的理解。 例题很简单,第一题“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第二题“有2排桌子,一排有4张,另一排有5张,一共有多少张?”先读题目,找出异同点,充分理解之后,给出时间画图,将已知信息用图形展现,强化数形结合的思想,也促进理解力的提升。第三步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同学根据图片说信息,能够实现信息和图片的双向转化,真正意义上理解文本。 在展示算式时,出现了我没有想到的生成,对于第二个问题...
-
小学数学教师日记随笔:新知不新
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有这样几个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三、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四、积的变化规律;五、估算。这五个知识点在教材的编排上是分两块(口算和笔算)逐步呈现的。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个知识点教材在编排上前后联系紧密,特别是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的关系与积的变化规律两个知识点虽然教材上安排了集中教学的例题,但在这之前有过多次渗透。 考虑到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我没有按照教材安排的次序依次教学,而是对教学内容进...
-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日记: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研室 武金壮 从古到今,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尤其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社会也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就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这些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
-
小学数学随笔:图形的拼组课后反思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带来的是小学数学随笔:图形的拼组课后反思。 最近听了一节一年级的《图形的拼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当学生通过自已动手操作,将一个长方形的一角对折,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时候,老师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正方形的边与边的关系。师:观察你手中的正方形的四条边,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呀?很多的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一样。也就是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可是有一个学生这个时候举起了手说:有一条边长,有一条边短。师:怎么可能呢?你说错了。 课后我来到这个学生身边,拿到这个学生手中的“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