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数学
-
动物趣味数学故事:买鸡
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同学们带来的动物趣味数学故事是:买鸡。故事内容:东晋时期有一位叫陶渊明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流传于世,被公认为一篇佳作。关于他的很多有趣故事也广为流传。一次,陶渊明出了一道算术题,想考考他的几个孩子。试题是这样的:已知每只公鸡价格是5文钱,每只母鸡价格是3文钱,每3只小鸡价格是1文钱,现在用100文钱买100只鸡。提问:在这所有的100只鸡中,公鸡总共有几只?母鸡总共有几只?小鸡总共有几只?考问的结果很让陶渊明失望,因为他的所有孩子,居然没有一个能把这道数学题回答正确,陶渊明回头想想:...
-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九金十一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九金十一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题目适合年级:六年级九金十一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趣味数学题目:九金十一银,重量两持平;相互换一个,黄金那头轻;相差十三两,不知是何因;现问金银各一枚,各是几两又几斤?这是依据《九章算术》上的“九金十一银”算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各一枚各重几何?”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题目的意思可以是:有9枚重量相等的黄金和11枚重量相等的白银,它...
-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牛羊各几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牛羊各几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牛羊各几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趣味数学题目:五牛加二羊,共值十两金;牛二羊五只,价格仅半斤;借问能算者,各值多少金?这是依据《九章算术》中的“牛五羊二直十金”算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几何?”原题中的“直”字,古时与“值”字相通,“直金十两”“直金八两”,即“价值为金子十两”和“价值为金子八两”。题目中的“斤”“半斤”和“...
-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大小各几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大小各几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题目适合年级:六年级大小各几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趣味数学题目:小器一,大器五,合起来,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合起来,容两斛。现问两器各一个,各能容纳多少斛?这是依据《九章算术》上的“大器和小器”算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大器五、小器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问:大器、小器各容几何?”题目中的“斛”,与“胡”音相同。“斛”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种容量部位,它与另一种旧制容量单位“斗”的进率...
-
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二人均有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九章算术》里的趣味数学题:二人均有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题目适合年级:四年级二人均有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列法】趣味数学题目:二人均有银,数量未说明;甲得乙一半,甲满五十银;乙得甲太半,乙也整五零;二人各多少,谁能说得清?这是依据《九章算术》上的名题“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亦钱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诗题中的“五零”即五十;“太半”即2/3,题目的意思可以是:甲乙二人各有钱若干,甲得乙钱...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有物不知数【公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综合应用】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有物不知数【公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综合应用】。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有物不知数【公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综合应用】趣味数学题目:有物不知数,让我数一数;三个三个数,剩二好孤独;五五数剩三,七七又二单;此物多少数,谁能说清楚?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有名的“孙子问题”(又称“物不知数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用通俗的话来说,题目的意思就是:有一些物品,不知道有多少个,只知道将它们三...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荡杯”名题-洗碗在河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荡杯”名题-洗碗在河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目适合年级:四年级“荡杯”名题-洗碗在河边【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趣味数学题目:妇人洗碗在河边,旁人问客有几员?答曰不知人数目,碗的只数听我言:一只盛饭二人用,一汤摆在三人前;四人共食一碗肉,六十五只便周全。请你仔细算一算,家里客人共几员?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的“荡杯”名题以及我国民间流传的“荡杯”诗题,编写而成的。在《孙子算经》上,此题的原文是:“今有妇人河上荡杯,津吏问:杯何以多?妇人曰有客。吏曰...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三鸡啄粟米【条件应用题】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三鸡啄粟米【条件应用题】。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三鸡啄粟米【条件应用题】趣味数学题目:三鸡啄粟米,速度不整齐;公鸡啄四粒,母二雏一粒。粟主责令赔,共赔千零一;各应赔多少,公平又合理。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的一道名题—“三鸡啄粟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三鸡,共啄一千一粒。雏啄一,母啄二,翁啄四。主责,本粟三鸡主各偿几何?”题中的“一千一粒”即“1001粒”。题中的“雏”“母”“翁”,分别指小鸡、母鸡、公鸡。题目的意思是:分别属于三户人家的...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持钱数不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持钱数不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持钱数不明【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趣味数学题目:三人持钱数不明,但知三人友谊深;乙丙半数都给甲,甲钱九十好欢欣;甲丙之半乙拿走,乙整七十无零星;丙拿甲乙钱半数,共是五十六文银。原来钱数各多少,谁能将它说得清?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的“三人持钱”趣题编写而成的。题目的原文是:“今有甲乙丙三人持钱。甲语乙丙:‘各将公等所持钱半以益我,钱成九十。’乙复语甲丙:‘各将公等所持钱半以益我,钱成七十。’...
-
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出门望九堤【幂的应用】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数学算经《孙子算经》里的趣味数学题:出门望九堤【幂的应用】。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出门望九堤【幂的应用】趣味数学题目:出门望九堤,堤上九树奇;每树九个枝,每枝九巢倚;每巢九只鸟,每鸟九雏依;每雏九片毛,每片九色披。请问各项数,每项各是几?这是依据我国古代算书《孙子算经》上的名题“出门望九堤”编写的。原来的题目是:“今有出门望九堤,堤有九木,木有九枝,枝有九巢,巢有九禽,禽有九雏,雏有九毛,毛有九色。问各几何?”题中的“堤”即堤坝,是沿河或沿海修筑的防水建筑物;题中的“木”即树木或树,...
-
古代神话趣味数学题:《西游记》里的数字倒数诗
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的是古代神话趣味数学题:《西游记》里的数字倒数诗。题目适合年级:五年级《西游记》里的数字倒数诗趣味数学题目: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说到唐僧和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在平顶山莲花洞消灭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然后师徒们继续赶路,又遇上一座巍峨险峻的大山。一面赶路,一面观景,不觉天色已晚。故事发展到这里,小说中写道:……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正是: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观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
-
古代趣味数字故事: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阿拉伯数字的来历?阿拉伯数字来自于阿拉伯吗?且听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这个趣味数学故事。通常,我们把1、2、3、4.5、6、7、8、9、0称为“阿拉伯数字"。如果问为什么叫它“阿拉伯数字",也许你会说:“当然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啦不过,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这些数字,最早产生于古代的印度。可是,人们为什么又把它们称为“阿拉伯数字"呢?据传早在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人逐渐征服了周围的其他民族,建立起一个东起印度、西到非洲北部及西班牙的萨拉森大帝国。后来...
-
数学发展史之芝诺悖论的故事——阿基里斯追乌龟数学趣味题
数学发展史上有许多数学悖论【发生的无法解决的认识矛盾】,比如说芝诺悖论,今天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为同学们解读数学发展史之芝诺悖论的故事——阿基里斯追乌龟。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四年级难度:较高【阿基里斯追乌龟数学趣味题】趣味小故事: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了数学史上著名的一道难题:在希腊神话中,阿基里斯是跑得最快的人。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发现在他前面100米远的地方有一只大乌龟正在缓慢地向前爬。乌龟说:“阿基里斯,谁说你跑得最快?你连我都...
-
趣味数学与文学:古人是如何用诗歌来表达数学问题的。
诗歌表达数学问题,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因为大家肯定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是在中国的古代就做到了。今天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这个趣味数学与文学:古人是如何用诗歌来表达数学问题的。。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故事适合年级:五年级古人是如何用诗歌来表达数学问题的1.百羊问题 甲赶群羊逐草茂, 乙拽肥羊一只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 甲云所说无差谬, 若得这般一群凑, 再添半群小半群(小彪群就是四分之一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 玄机奥妙谁猜透? 此诗...
-
古代数学家徐光启与几何学的故事:中国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希腊语:Στοιχεῖα)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那么中国的“几何原本”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大家带来这个古代数学家徐光启与几何学的故事:中国的“几何原本”。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它有一门分科叫作“几何学”,然而却不一定知道“几何”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在我国古代,这门数学分科并不叫“几何”,而是叫作“形学”。那么,是谁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呢?他就是是明...
-
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的故事:据说一年365天是他所定
泰勒斯(Thales,前624-前547),古希腊学者,出生在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城的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家庭政治地位的显贵、经济生活的富足,泰勒斯均不屑一顾,而是倾注全部精力从事哲学与科学的钻研。在年轻时,他四处游学,到过金字塔之国,在那里学会了天文观测、几何测量;也到过两河流域的巴比伦,饱学了东方璀灿的文化。回到家乡米利都后,创立了爱奥学派,后成为古希腊著名的七大学派之首。泰勒斯素有“科学之父”的美称。下面一起来看看泰勒斯的4个小故事吧! 泰勒斯的故事一:泰勒斯观星掉坑 有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古希腊哲学...
-
古代数学家趣味数学故事:祖冲之5岁决心解开圆周之谜——中国圆周率的历史
中国圆周率的历史最早是由祖冲之解开的,还是5岁的时候,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数学家趣味数学故事:祖冲之5岁决心解开圆周之谜——中国圆周率的历史。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数学启蒙,幼小衔接【祖冲之5岁决心解开圆周之谜——中国圆周率的历史】趣味小故事: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的科学家。他计算出的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当时全世界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童年不爱读书,喜欢数学和天文...
-
古人趣味数学故事:曹冲6岁称象的故事——古代度量衡
曹冲6岁称象的故事体现的是古人在数学上的智慧,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人趣味数学故事:曹冲6岁称象的故事——古代度量衡。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数学启蒙,幼小衔接【曹冲6岁称象的故事——古代度量衡】趣味小故事:曹冲,三国时魏国人,曹操的儿子,公元208年,因病夭折,年仅13岁。自幼聪慧异常。善于动脑。6岁称象,展露超人的智慧。曹冲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儿子,小时聪慧异常,善于动脑筋,而且他心地善良,深得曹操的疼爱,常常把他...
-
古代分数趣味数学故事:奇妙的1/243——循环小数化分数
奇妙的1/243?有的小朋友就会问了,这有什么奇怪的,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分数趣味数学故事:奇妙的1/243——循环小数化分数。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五年级【奇妙的1/243——循环小数化分数】趣味小故事:20世纪,有个杰出的物理学家叫范曼,他不但在物理学上很有造诣,也非常有文学才能。他写了一部小说《范曼先生,你在开玩笑啊》,以他自己的经历做题材,记载了他本人和其他的一些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造出原子弹的故事和其他的...
-
古代计数趣味数学故事:古代计数趣闻集锦
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计数趣味数学故事:古代计数趣闻集锦。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数学启蒙,幼小衔接【古代计数趣闻集锦】趣味小故事:计数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人类的计数史上,现在看来是趣闻,然而在当时,却是人类智慧的结品,特列举若干,以飨读者.大约公元前9一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os)的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当俄底修斯刺瞎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并离开库克罗普斯国以后,那个不幸的盲老人每天坐在山洞口照料...
-
古代时间趣味数学故事:365天与历法——年的来历
年的来历,同学们有去了解吗。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时间趣味数学故事:365天与历法——年的来历。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五年级【365天与历法——年的来历】趣味小故事:现今的阳历,承自古代的埃及,那时尼罗河的大水,大约每365天泛滥一次,周而复始。因此,365天便被定为一年,而月亮大约每30天,缺而复圆,因此,30天便被定为一个月,这样,一年十二个月还余5天,古埃及人便把这多出的5天放在年终当节假日,好让大家庆贺新年。然而,尼...
-
数学家趣味数学故事:有趣的斐波拉契数列——黄金分割数列
斐波拉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要给同学们带来这个数学家趣味数学故事:有趣的斐波拉契数列——黄金分割数列。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六年级【有趣的斐波拉契数列——黄金分割数列】趣味小故事:13世纪初,欧洲最好的数学家斐波拉契写了一本叫做《算盘书》的著作,它是当时欧洲最好的数学书。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题,其中最有趣的当属下面这个题目:"如果一对兔子每月能生产1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在它出生后的第3个月里,又能开始生1对小兔子,假...
-
古代逻辑推理趣味数学故事:楚晋商人渡河——数学思维挑战
楚晋商人过河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逻辑推理趣味数学故事:楚晋商人渡河——数学思维挑战。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四年级【楚晋商人渡河——数学思维挑战】趣味小故事: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和晋国连年打仗,伤亡惨重,结下了冤仇,弄得两国的人民,相互之间也都不信任了。在历次战争中,楚国失败的次数多。所以,一般晋国人都害怕楚国人要报复。有一次,三个楚国商人和三个晋国商人一起到齐国去经商。齐国的主顾要求六个人同日到达,说是这...
-
古代几何趣味数学故事:哥尼斯堡的七座桥——一笔画问题
哥尼斯堡的七座桥是经典的一笔画问题。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哥尼斯堡的七座桥——一笔画问题?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二年级【哥尼斯堡的七座桥——一笔画问题】趣味小故事:现今的加里宁格勒,旧称哥尼斯堡,是一座历史名城。在十八、十九世纪,那里是东普鲁士的首府,曾经诞生和培育过许多伟大的人物。著名的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终生没有离开过哥尼斯堡一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德国的希尔伯特,也出生于此地。哥城景...
-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百钱买百鸡的故事——不定方程组
百钱买百鸡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却影响到现在。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百钱买百鸡的故事——不定方程组?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七年级【百钱买百鸡的故事——不定方程组】趣味小故事:相传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出了一个“神童”,他反应敏捷,计算能力超群,许多连大人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他一下子就给算出来了。附近的人都喜欢叫他帮忙。“神童”的名气越来越大,传到了宰相的耳中。率相为了弄清“神童”是真的还是假的,特把“神童”的父亲叫去,给...
-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生死签的故事——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生死签的故事——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六年级【生死签的故事——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趣味小故事:相传古代有个王国,由于崇尚迷信,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即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着“生”和“死”字样,由执法官监督,让犯人当众抽签。如果抽到“死”字的签,则立...
-
进制趣味数学故事:为什么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数学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一般学会了钟表的小朋友都喜欢问爸妈这个问题,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进制趣味数学故事:为什么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数学十万个为什么。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三年级【为什么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数学十万个为什么】趣味小故事:时间的单位是小时,角度的单位是度,从表面上看,它们完全没有关系。可是,为什么它们都分成分、秒等名称相同的小单位呢?为什么又都用六十进位制呢?我们仔细研究一下,...
-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负数是如何引入的——认识负数
负数是如何引入的?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负数是如何引入的——认识负数。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三年级【负数是如何引入的——认识负数】趣味小故事:今天人们都能用正负数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例如若以冰点的温度表示0℃,则开水的温度为+100℃,而零下10℃则记为-10℃。若以海平面为0点,则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为+8848米,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约-11034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表示收入,用“一"...
-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整数是如何诞生的——数学起源
整数是如何诞生的?好多小朋友都喜欢问爸爸妈妈。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整数是如何诞生的——数学起源。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数学启蒙【整数是如何诞生的——数学起源】趣味小故事:学会数数,那可是人类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奋斗才得到的结果。上古的人类还没有文字,他们用的是结绳记事的办法(《周易》中就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记载)。遇事在草绳上打一个结,一个结就表示一件事,大事大结,小事小结...
-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自然数产生于实践——数学起源
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自然数产生于实践——数学起源。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数学启蒙【自然数产生于实践——数学起源】趣味小故事: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是相当长的。在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起初人们用手指、绳结、刻痕、石子或木棒等实物来计数。古代结绳计数例如:表示捕获了3只羊...
-
古代数学故事:古巴比伦对数学的贡献——数学起源与发展
古巴比伦对数学的贡献要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古巴比伦对数学的贡献——数学起源与发展。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数学启蒙【古巴比伦对数学的贡献——数学起源与发展】趣味小故事:古巴比伦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建立的国家,叫巴比伦王国。那里的民族复杂,统治者经常更换。但这里的人民对数学贡献却很大。巴比伦人对天文学很有研究,1个星期有7天是巴比伦人提出来的;1小时有60分,1分钟...
-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神秘的七间房——数字7的幂的加法运算
神秘的七间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趣题了。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神秘的七间房——幂的加法运算。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神秘的七间房——数字7的幂的加法运算】趣味小故事: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埃及的一个僧侣名叫阿默士,他在纸草书上写有如下字样:家猫鼠麦穗麦粒。即在7间房子里,每间都养着7只猫;在这7只猫中,不论哪只,都能捕到7只老鼠;而这7只老鼠,每只都要吃掉7个麦穗;如果每个麦穗都能剩下7颗麦粒,请...
-
图形趣味数学故事 :什么是埃及三角形——边长之比为3:4:5的直角三角形
什么是埃及三角形?我们先从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开始说起。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图形趣味数学故事 :什么是埃及三角形——边长之比为3:4:5的直角三角形。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五年级【什么是埃及三角形——边长之比为3:4:5的直角三角形】趣味小故事:边长之比为3:4:5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大概能算大众们最熟知的几何知识了,连个小学生都知道“勾三股四弦五 ” 。中国古代称短的直角边为勾,长的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据我国西汉时期算书《...
-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人类最早发明的数字是什么?
人类最早发明的数字是什么?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人类最早发明的数字是什么?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数学启蒙,幼小衔接【人类最早发明的数字是什么?】趣味小故事: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如果人类饲养的家畜数量越来越多,那么计算它们的数量时,就要画更多的标记,或者要摆放更多的树枝和小石头了呢?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一定数量以内这些方法还行得通,但是上百上干的数还要用石头和树枝来标记就太麻烦了。因此,人类开始使用数字...
-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数字出现之前,人类是如何计数的?一一对应
数字出现之前,人类是如何计数的?今天就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给同学们带来这个古代趣味数学故事:数字出现之前,人类是如何计数的?一一对应。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一年级,数学启蒙,幼小衔接【数字出现之前,人类是如何计数的?一一对应】趣味小故事:在很久以前,人们还没有开始使用数字1,2,3,..那么那时候的人类是如何计数的呢?我们的老祖先使用的是原始而简单的方法。比如在东西上画道标记、用绳子系一个结,或者用手边就能找到的小石头、树枝等来计数。原始社会的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