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年11月 第34页

2020年11月 第34页

  •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思: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多指巨大的变化,这里比喻的是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解释 这句话是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是指,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更新变化,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有生活阅历的人,用来劝诫走上迷途的人,意思是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必须要走正道!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39 0 高考状元
  • 周进与范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周进与范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他们都是出身贫寒,暮年得第。他们都是利用八股这块敲门砖敲开了仕途的大门,终于从社会的底层挤进了统治者的行列。两个扭曲灵魂的失态发疯同样让人心酸。不同:周进是考了几十年,年过花甲,连最低的功名也得不到,因而痛不欲生,连撞号板;范进是几十年的愿望突然实现,喜出望外,疯狂失态。 周进和范进一样是腐儒的典型,是一个漫画式的人物。周进应考至六十岁,仍是童生,只好以教书糊口。 小说让其遭受新进的秀才与举人两度奚落,使其强烈感受科举功名成否的天壤之别。后来,他村塾先生的饭碗也因“不懂承谢”而被夺取,只好为做生意的舅...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257 0 高考状元
  • 晴雯撕扇性格特点

    晴雯撕扇性格特点

    晴雯撕扇这一情节刻画了晴雯天真幼稚、张扬率性的性格特征,也为其后来的遭遇埋下伏笔。晴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 晴雯撕扇故事简介 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被训斥了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来,主动寻求和解。 宝玉说出了一番对物用的态度,“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86 0 高考状元
  • 醉翁亭记的写作手法

    醉翁亭记的写作手法

    《醉翁亭记》采用了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文章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情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25 0 高考状元
  • 社戏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社戏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社戏》全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写出了诗情画意。多角度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墨画优美的景物。烘托了欢乐的气氛,衬托了孩子们的迫切心情,并陶醉于笛声中的美妙感觉。 《社戏》景物描写的作用 全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写出了诗情画意,优美的景物烘托了欢乐的气氛,衬托了孩子们的迫切心情,并陶醉于笛声中的美妙感觉。 两段文字情景交融正如峻青所说:“我喜欢情景交融,但绝不为写景而写景,总是希望把景色描写与文章内容有机在结合起来。”景是优美的景,情是真切的情。 《社戏》景物描写内...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80 0 高考状元
  • 鲁滨孙是个什么样的人

    鲁滨孙是个什么样的人

    鲁滨孙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从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上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在荒岛上生活28年,跟他这种态度是息息相关的,他能理智的面对现实,把在荒岛上的好处坏处列出来,从绝望中得到希望的火花,安慰自己,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 鲁滨孙·克鲁索又译作鲁滨逊·克鲁索,欧洲的“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叙述者和主人公。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47 0 高考状元
  • 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藤野先生,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热情诚恳、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学者,他就是鲁迅在仙台学医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鲁迅受益匪浅。 如何评价藤野先生 1.藤野先生的第一节课——表现先生中规中矩,学究气,略有些古板; 2.上讲堂忘记带领结——对外表不拘小节; 3.添改“我”抄的讲义——表现先生对学生关心、认真负责; 4.先生纠正“我”绘的解剖图——表现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5.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6.先生想了解中国女...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44 0 高考状元
  • 儒林外史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描写,表达对人物的嘲讽之情。《儒林外史》的讽刺,不仅仅是对人物的讽刺,更是对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的揭露、控诉和批判。小说对匡超人这个形象的塑造也主要运用了前后对比手法,揭露了科举制度和不良社会风气对读书人的腐蚀危害。 创作背景: 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 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50 0 高考状元
  •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汇总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汇总

    古诗词是初中必背的重点内容,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汇总了七年级上、下册必背的语文古诗词,希望对同学们背诵古诗词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1.《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52 0 高考状元
  • 寒食这首诗描绘了什么的景象

    寒食这首诗描绘了什么的景象

    《寒食》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创作背景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89 0 高考状元
  • 社戏主要内容概括

    社戏主要内容概括

    《社戏》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这篇小说所着重表现的是“我”对都会和农村两种生活情景、两种人情人际关系的不同感受。 1、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描写“我”在大都会看京戏的描写,展现了那里丑恶龌龊窒息的社会景象和庸俗冷漠自私的人情人际关系。 2、小说的第二部分所描写的则...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28 0 高考状元
  • 智取生辰纲的是谁?

    智取生辰纲的是谁?

    智取生辰纲的是吴用。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 吴用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 北宋末年,大名府留守梁中书, 为讨好权臣蔡京, 民脂作生辰纲献京。三都捕快何涛受委任护送生辰纲顺利通过配州, 杨志负责押送。刘唐饱受贪官迫害,遂联同晁盖、吴用、阮氏兄弟、白胜等智劫梁中书向京贺寿的生辰纲。杨志在押运途中,步步为营,但终为盖等人所算,于黄坭岗被迷倒,尽失生辰纲。 智取生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59 0 高考状元
  • 出师表主要内容概括

    出师表主要内容概括

    《出师表》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76 0 高考状元
  • 最后一课主要内容

    最后一课主要内容

    《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 普法战争后,战败的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禁止这两地的学校再教授法语。这里的乡村小学迎来了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学生小弗郎士因为上学迟到了非常担心被老师韩麦尔先生惩罚,但是到了学校却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教室里不再乱糟糟一片,老师也不再那么严厉。这一切让小弗郎士感到奇怪。但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36 0 高考状元
  • 朦胧诗派的特点

    朦胧诗派的特点

    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 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47 0 高考状元
  • 风雪山神庙的主人公是谁

    风雪山神庙的主人公是谁

    《风雪山神庙》主人公是林冲。《风雪山神庙》是经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段落,出自第十回。故事讲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因格外恼怒,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 《风雪山神庙》故事概括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 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266 0 高考状元
  • 契诃夫变色龙讽刺了什么

    契诃夫变色龙讽刺了什么

    《变色龙》这部小说通过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又为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平民的疾苦感到忧伤。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早期短篇小说,该篇以爬行动物“变色龙”为篇名,使读者通过篇名就可得知小说所讲述的人物,必定是一个见风使舵,随风摇曳的墙头草形象。作者用这简单的三个字就生动形象的概括了小说主人公形象,并用幽默的话语将主人公的“变色龙”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完之后,既感到主人公的可笑,又为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平民的疾苦感到讽刺和忧伤。 契...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97 0 高考状元
  • 初中语文知识点梳理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点梳理总结

    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可以归纳总结成知识框架,方便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语文的知识点,供参考。 常见写作方法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52 0 高考状元
  •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手法

    记承天寺夜游写作手法

    记承天寺夜游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45 0 高考状元
  • 狼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狼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狼》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狼》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143 0 高考状元
  • 醉翁亭记体现与民同乐的句子

    醉翁亭记体现与民同乐的句子

    《醉翁亭记》中体现与民同乐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醉翁亭记》中体现与民同乐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的翻译为: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玩乐,却不知道太守是因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210 0 高考状元
  • 打比方的作用是什么

    打比方的作用是什么

    1、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3、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打比方的作用 使文章更具体准确、生动形象。 中国人说话爱打比方,用于文章叫比喻。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通晓及明白帮助人们理解问题,所以,优秀的演讲者都会使用打比方。但是,如果比方打得不好,或者说打得太过,那就令人厌恶了。 打比方是向别人——尤其是外行,解释一个问题的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5 255 0 高考状元
  • 春江花月夜写景特点

    春江花月夜写景特点

    这首诗运用多角度写景的手法,从月生、月照、月轮、月徘徊、月华、月斜,直写到月落,辅以江潮、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浦、江潭、江树等特定场景衬托,由九个形象画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思妇的离愁。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154 0 高考状元
  • 皎皎河汉女的河汉指的是什么

    皎皎河汉女的河汉指的是什么

    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一。河汉是指天上的银河,河汉女指织女。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主要写织女,写牵牛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诗对织女的描写...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189 0 高考状元
  • 唐代新乐府的特点

    唐代新乐府的特点

    唐代新乐府的特点:用新题、写时事、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的产生,标志着唐代乐府诗体的一大变化。新乐府体裁无论从体式上,还是内容方面,都与传统的乐府诗不同。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155 0 高考状元
  • 长沙过贾谊宅表现手法

    长沙过贾谊宅表现手法

    《长沙过贾谊宅》运用了比喻和双关的写作手法。此诗既表现了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136 0 高考状元
  • 商山早行表现早行之早的句子

    商山早行表现早行之早的句子

    《商山早行》中表现早行之早的句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句诗的意思是: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商山早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商山早行》中表现早行之早的句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202 0 高考状元
  • 岳阳楼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

    岳阳楼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152 0 高考状元
  • 左传和史记的区别

    左传和史记的区别

    左传和史记在叙事体例上是有区别的。《左传》的体例是编年体,严格依从时序叙事。《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主体,将人物事迹多层次复合、多向度有机连缀。 1.左传和史记叙事体例的区别 《左传》的体例是编年体,严格依从时序叙事。但在个别段落中,时间的线性流动常常被“倒叙”等叙事手法打断。但总体上还是严格以时为序。 《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主体,将人物事迹多层次复合、多向度有机连缀。叙事者关注的重心在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在阅读之后对人物的性格、特色有生动的印象。 2.左传和史记叙事立场的区别...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218 0 高考状元
  • 醉翁亭记动静对比之美的句子

    醉翁亭记动静对比之美的句子

    《醉翁亭记》中动静对比之美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翻译为: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这句话写出了树木之静与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 《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中全文的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醉翁亭记》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中最能体现滁人欢乐情状的句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醉翁亭记》中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239 0 高考状元
  • 古文骈文词赋三种文体特点

    古文骈文词赋三种文体特点

    骈文特点:一是语句方面的骈偶和四六,二是语音方面的平仄相对,三是用词方面的用典和藻饰。词特点:一是标题形式丰富多彩,二是体制结构更摇曳多姿,三是句式句法更参差多变。赋特点:一、语句上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 骈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204 0 高考状元
  • 送东阳马生序苦中作乐的句子

    送东阳马生序苦中作乐的句子

    《送东阳马生序》苦中作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为: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全文分三大段。第一段写自...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169 0 高考状元
  • 倒叙的作用是什么

    倒叙的作用是什么

    1、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文章中最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这样更能突出文章的内容。2、为了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使戏剧冲突更加强烈,避免平铺直叙的表达。3、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让文章内容更加的曲折有致,从而造成悬念,这样就更能够引人入胜了。 倒叙定义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电影及小说创作中常用。 叙事学中,倒叙是一种逆时序。这种时序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 示例 比如,在《永不忘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165 0 高考状元
  • 岳阳楼记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岳阳楼记》中的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227 0 高考状元
  • 岳阳楼记作记缘由的句子

    岳阳楼记作记缘由的句子

    岳阳楼记作记缘由的句子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作记缘由的句子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为: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4 154 0 高考状元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