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 第45页
-
古诗泊船瓜洲的瓜州是哪里
《泊船瓜洲》的瓜洲是瓜洲镇,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属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泊船瓜洲》原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赏析 诗人用词讲究。为了表达自己离开故居钟山时的依恋情怀,他把泊船处瓜洲跟对江的京口说成无非是一江之隔,把明明是在群山之后的钟山故居轻描淡写地用“只隔”来形容...
-
引用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引用可以使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引用可以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答题格式为: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既形象地描绘了……,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已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
-
用四字词语概括小石潭记景物特点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下面整理了《小石潭记》景物特点,供参考。 《小石潭记》景物特点 文中描写小石潭的(水、石、树、鱼、岸)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水清、石怪、树绿、鱼多)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凄凉 悲伤)的情感。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小石潭记景物的特点:悄怆幽邃,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赏析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
-
成语四面八方什么意思
四面八方,意思是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四面八方的意思 四面八方: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近反义词 近义词:五洲四海、五湖四海、大街小巷 反义词:弹丸之地、一步之遥 四...
-
杯弓蛇影的意思和寓意
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杯弓蛇影的意思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载:应彬请杜宣饮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形容人神经敏感,含贬义。 杯弓蛇影的寓意 本文既嘲笑了那个被杯中蛇影吓得病倒的人,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心病还须心药来医.乐广明白客...
-
前后照应的好处和作用
前后照应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内容完整,结构严谨,搭配衔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加有力,感情更加强烈。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 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开头说:“我早已想写—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里是...
-
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为发达的“金三角”内。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与欧洲其他各国及工业区间的贸易往来。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4,煤炭可开采量占全国的90%。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发热量高。 2.充足的水源 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和埃姆斯河流经鲁尔区,为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水资源。 3.水陆交通便利 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欧洲中部,经过鲁尔区的铁路运输网密布,多呈东西走向,公路四通八达。四...
-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变动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人口自然增长,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中,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是( ) A.经济发达程度 B.医疗卫生条件 C.妇女就业状况 D.婚姻生育观 答案:D。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因素很多,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口增长,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婚姻生...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是什么意思
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
-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和启示
自相矛盾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出自于《韩非子》。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东西,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
-
什么像什么一样什么比喻句二年级
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可爱极了。春风像慈祥的母亲一样,轻拂着你的脸颊。一排排小树像战士一样,守卫着我们的校园。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 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一样,挂在夜空中。 2.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在崇山峻岭中盘旋。 3.云彩像洁白的羽毛一样,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4.飞驰的汽车像一阵风似一样,从我们身边掠过。 5.春风像一支彩笔一样,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6.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一样,又大又红。 7.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奋力地冲向终点。 8.雪花像跳动的音符一样...
-
班门弄斧成语故事和典故
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出自《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班门弄斧的故事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
-
物极必反的意思和近义词
物极必反的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出自《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物极必反的近义词有月盈则亏、盛极必衰、日中则昃。 物极必反的意思 物极必反: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用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无极必反出自:《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宋·朱熹《近思录》引宋·程颐曰:“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无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运动变化的命题。老...
-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及典故
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接下来分享按图索骥成语故事和典故。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 秦国有个人叫孙阳,他一眼就能认出好马和坏马,人们把他叫“伯乐”。伯乐把自己认马的本领都写到叫《相马经》的书里,画上了各种马的图。伯乐的儿子很笨,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伯乐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
-
智子疑邻的故事和启示
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中的《颜则旭篇》。接下来分享《智子疑邻》的故事和启示。 《智子疑邻》的故事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启示 1.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
-
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及启示
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着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
-
鸿门宴的故事简述300字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鸿门宴》故事概括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
-
狡兔三窟的故事和启示
狡兔三窟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出自《战国策·齐策四》。 狡兔三窟的故事 战国时,齐国宰相孟尝君家中养了三千门客,其中一个名叫冯谖。有一次,孟尝君让冯谖到他的封地薛邑去收债。临走前,冯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你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邑后就和债民们说:“孟尝君不要你们还债了。”说完,冯谖当众把账单全部烧掉了,薛邑百姓为此非常感激孟尝君。 冯谖回去,孟尝君问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给我买什么东西了吗?”冯谖说:“我觉得你家什么...
-
庄周梦蝶揭示的道理和典故
庄周在梦中幻化为蝴蝶,在天地间遨游,逍遥自在,不知何为庄周。忽然醒来,发觉自己仍是庄周。典出《庄子·齐物论》。后以此比喻人生变幻无常。 庄周梦蝶揭示的道理 庄周梦蝶的故事体现的道理:众生平等,人与物合。 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子认为达到天人合一最好的方法是“物化”。 所谓“物化”...
-
朝花夕拾中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
范爱农是一位进步却不合时宜、倔强、坦率、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范爱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中的人物。 范爱农的人物形象分析 范爱农作为一个知识青年,他其实也有是有一份爱国的心的,但就是在长期的压抑中,让他们没有办法说出口,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鲁迅在文中回忆和悼念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从初期的争锋相对,到两人有共同的话题。范爱农是一个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无法表达内心的新青年。他是鲁迅青年时代的挚友,...
-
草房子人物特点和主要内容
《草房子》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江南水乡一个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下面整理了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供大家参考。 《草房子》人物特点 1.桑桑 桑桑是《草房子》这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人物,他也是油麻地的见证人。桑桑和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顽皮,天真好奇:用家里的碗柜做“高级鸽笼”;用蚊帐打鱼虾;夏天看到捂在棉套里的冰棍,自己也穿大棉袄……桑桑的这些举动让人忍俊不禁,这恰恰是他的可爱之处。桑桑勇敢,讲义气:当他看到刘一水等人欺负纸月时,他非常勇敢地去解救纸月。 桑桑还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杜小康家落败后,桑桑仍然...
-
草房子主要内容及读后感
《草房子》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江南水乡一个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接下来分享草房子主要内容及读后感,供参考。 草房子的主要内容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的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痛苦的成长历程。 六年中,桑桑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