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 第93页
-
数学日记:巧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数学日记:巧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 【数学日记:巧用假设法解决问题】趣味小故事: 巧用假设法解决问题(鸡兔同笼类型):我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以为豪。 这天,我要去看电影,爸爸不同意,两人争执很久,最后爸爸说:“好,如果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同意你去看电影!”我想:为了看电影,花费点脑细胞,值!...
-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黄豆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小学生数学日记:数黄豆。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 【小学生数学日记:数黄豆】趣味小故事: 有趣的数学题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大脑,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生数学日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今天的数学课是实践活动,我们分成每8人一小组。接着每个小组的组员便分工合作地想办法估计出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根据书里介绍的估计方法看来不难,但是要把误差减到最低就...
-
二年级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三则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二年级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三则。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 【二年级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三则】趣味小故事: 有趣的数学题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大脑,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二年级小学生暑假数学日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
-
陆蠡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惠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 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认脚。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 《海星》中几乎全部是散文诗似篇的篇章,表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回忆、幻想与沉思,文字清新纯朴,笼罩着孤独和空虚的情绪。《竹刀》中的一些篇章,增加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并写了走向反抗的农民。笔调忧...
-
王老九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原名王建禄,山西临潼人。出身于农民家庭。32岁开始创作快板诗,控诉、控诉黑暗的旧社会。早年流传的快板诗有《洋烟歌》、《打麻将》、《跑郭坚》。 1949年临潼解放,在斗争恶霸地主的大会上,朗读了自己创作的的揭露地主阶级罪恶的快板诗《秦宋丞的画像》。以后又创作了《除了肚里的大疙瘩》。1951年创作了歌颂新生活的长诗《进西安》。 诗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着深厚的创作源泉。解放后,他的诗大都以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劳动人民翻身解放为主要内容,被誉为“农民诗人”。 {著作书目} 王老九进西安...
-
彭荆风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江西萍乡人。1949年6月在南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驻云南。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当过教员、编辑。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其中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被列为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 1955年由边疆连队调到昆明军区任创作员。1957年,与林予合写的《边寨烽火》,与陈希午合写的《芦笙恋歌》两部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很受欢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离开文坛22年。 1976以后,陆续...
-
徐玉诺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原名徐音信,笔名红?。河南鲁山人。1921年毕业于河南第一师范,同年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处女作《良心》。不久由郭绍虞、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以后不断发表小说、新诗、散文和剧本。诗歌数量最多且成就较高,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诗人之一。他的诗多诅咒黑暗现实,幢憬美好未来,充满泥土气息,或粗犷豪放或清新柔美。朱自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里收有他的诗歌10首。他写的小说如《遗民》、《我的最后》等,真实地反映论了河南农村匪祸兵灾,为鲁迅所推崇。1921年后,漂泊各地,游踪不定,曾编过《厦门日报》副刊,先后在福州...
-
降边嘉措[藏]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藏到拉萨。1952年到西藏军区干部学校学习藏文,1954年到成都西南民族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当教员讲授藏文,1956年调北京,在中央民委翻译局当编译。1958年到民族出版社从事翻译、编辑工作。 1978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吉祥的彩虹》。1980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翻译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研究藏族文学。同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格桑梅朵》是解放后藏族作家创作的第一部发反映当代藏族人民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以5...
-
小思[女、港]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原名卢玮鉴,多用在学术研究论文和资料汇编的署名上,在散文创作上多用笔名小思,其他笔名有明川等。生于香港,1964年毕业于新亚学院,一年后在罗富国师范学院毕业获教育文凭,先后曾在4所中学任教,其间于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中国文学一年。1977年任香港嘉撤培德书院中文科教师,1978年起在香港大学任教,目前是该校中文系讲师。曾任《中国学生周报》(1965—1973)、《星岛日报》副刊《星晨版》《七好文集》(1974)、《突破少年》(1979—1980)、《学生时代》的《三人行》(1981)等栏目的专栏作家。...
-
李广田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山东邹平人。1923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后,开始接触五四以来的新思潮、新文学。1929年入北大外语系预科,先后在《华北日报》副刊和《现代》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并结识本系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芳。后出版3人诗合集《汉园集》,被人称为“汉园三诗人”。 1935年北大毕业、回济南教书,继续写了不少散文,结集为《画廊集》、《银狐集》,内容多为故乡童年回忆或抒发对现实不满的抑郁感情。抗战爆发后,随济南一中流亡南下,徒步跋涉经河南、湖北、四川、于1941年秋至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除散文创作外,还写了长篇小说《引力...
-
张长[白]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云南云龙人。原名赵培中,1953年考入昆明医士学校,1956年毕业,分配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养卫生所当乡村医生。1957年8月首次以张长为笔名为《长江文艺》发表处女作诗歌《乘月亮钻进云彩》,反映了傣族青年的爱情生活。1960年起先后在景洪县委宣传部、西双版纳州文化馆、云南省文化局创作室等单位从事文化工作,1987年开始专业创作。 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因为长期生活在边疆,对少数民族生活有较深体会,所以作品充满边寨风情,风格朴素,清新。197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空谷兰》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陈其通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祖籍湖北孝感,生于四川巴中,幼时曾读私塾。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红军。1935年随军长征,任宣传队队长,写过小型歌舞剧和活报剧,1937年到延安。 抗战期间在烽火剧社等单位工作,创作了不少戏曲、秧歌剧、话剧剧本。1938年创作话剧,〈风云路程三万里〉,经三次改写,1954年定名为《万水千山》。该剧注重人物刻画,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精神,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坚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解放战争期间任辽南武装部长。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会上演出了他的话剧新作《炮弹是怎样造成的》,叙述一...
-
张资平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原名张星仪,广东梅县人,出身破落世家。1906年进美国教会办的广益中西学堂。1910年春入西广高寻巡警学堂。1912年夏,被广东国民政府选派为留日学生。1922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 1913年开始创作。1920年1月发表小说《约檀河之水》。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这一时期的作品,或控诉宗教的虚伪,或描写日本下层人民的生活,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某些侧面。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 1922年6月回广州,任焦岭铅矿经理兼技师,1924年秋,被聘为武昌师范大学教授。1928年3...
-
晓雪[白]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原名杨文翰。云南大理人。1952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云南省文联任《边疆文艺》编辑。 中学时期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1952年评论方志敏的《可爱的总国》,是写作生活的开始,后来主要致力于诗歌创作,所作评论也大多着重诗歌创作方面。1957年出版的文学评论集《生活的牧歌》,对艾青的作品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评述。他的评论和诗歌作品成就显著,曾多次在国内获奖。《晓雪的诗》获全国第2届(1983—1984)新诗诗集奖,评论集《诗的差学》获全国第一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表彰奖。长诗《大黑天神》获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
-
曾敏之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笔名望云,阻击广东梅县,生长于广西罗城,30年代抹走上文坛,在桂林等地从事散文和报告文学。创作。1941年出版第一个散文集《拾荒集》。《烧鱼的故事》是他早期散文的代表作,通过溶江边上一个农家少女烧鱼的生活片段精确而感人的描述了战时乡间人们的心态。1942年起在《大公报》任记者,积极投身于大后方的抗日救亡文化工作。1946年起任重庆《大公报》采访主任,写了不少专访和特写,其中《闻一多的道路》、《十年谈判的周恩来〉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文章。1949年后在广州从事鲁迅研究和古典文学研究。1960年转到?南大学中文系任副...
-
龙应台[女、台]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湖南衡山人。生于台湾高雄,台南女中毕业。1970年入成功大学外文系。1975年留学美国,攻读英美文学,30岁时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和梅西大学英文系教美国小说和现代戏剧。1983年回台湾,此后几年曾任中央大学英文系客座副教授。 1984年开始在《新书月刊》发表文学批评,次年6月结集为《龙应台评小说》出版,一个月印行了4版,有很大反响,,她说:写书评是“希望推动台湾的批评风气,开始一个锋利而不失公平,严肃却又不失活泼的书评,而且希望突破文坛的小圈圈,把书评大入社会大众的观念里去。...
-
杜鹏程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原名杜红喜,笔名司马君。祖籍陕西韩城。1938年参加革命到延安,先后进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和鲁迅师范学院学习。1942年入延安大学,学习近4年。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担任新华社随军记者,参加了著名的延安保卫战,转战大西北。写了大量的通迅和特写。1951年从部队转业后,曾任新华社记者、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1954年创作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这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延安保卫战的全过程,成功的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的光辉形象以及周大勇、李诚等一组英雄群...
-
巴·布林贝赫(蒙古)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内蒙古昭乌达盟人。母亲是民间歌手,自又爱民见闻学熏陶。 1946年前后在昭哲一带流传的民歌《圆圆袁的山峰》的歌词是他的第一篇作品。 1948年入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文学艺术院学习。毕业后,参加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部队,从事文艺宣传和编辑翻译工作。部队的战斗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蒙文小说《热爱母亲就应该保卫祖国》,诗歌《秘密战斗》曾获奖。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蒙文诗集《你好?春天》,曾于次年获自治区二等文学奖。 1958年从部队转业到内蒙古大学蒙语系任教并继续从事创作。多年来先后出版了蒙,汉文诗集...
-
梁宗岱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笔名岳泰,广东新会人。中学时代主编过校刊,同时开始写新诗,有“南国诗人”之称。1921年冬由郑振铎介绍参加文学研究会。1923年秋被保送入广州岭南大学文科学习。同年还筹办文学研究会广州分会,创办《广州文学旬刊》。出版过诗集《途遇》。1924年出国留学,先在日内瓦大学学法语,一年后转入巴黎大学。这时曾用法文写诗,翻译中国古诗,在《欧洲》和《欧洲诗论》上发表。1929年夏去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半年德语。同年和罗漫·罗兰相识。1931年夏赴意大利翡冷翠大学进修意大利语。这时被选为国际联盟附属机构“为争取和平的宗教和道德...
-
菡子[女]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原名方晓,江苏溧阳人。青少年时代在苏州女子师范和无锡竟志女校读书。1938年参加新四军,给报纸写过不少通讯报道。1945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纠纷》被评为解放区创作获奖作品。 全国解放后在工厂、农村作基层实际工作。1952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五六十年代发表的散文成就较大,著名的《我从上甘岭来》、《黄山小记》等,文字清丽,诗意盎然且富于哲理。 1977年后,重新以江南农村为基地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散文、小说。短篇小说《万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军队的热爱,受到好评。她还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和寄托哀思、回...
-
汪曾棋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江苏高邮人。1939年入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1940年开始创作。大学毕业后,当过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并继续写作,现存较早的作品为《复仇》。解放前的小说大部刊载于《文学杂志》等京派刊物,收入《邂逅集》,表现抗战环境下普通人物,身上具有的坚韧、淡泊的传统精神,富有生活知识的蕴含,具沈从文风格。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1950年后,先后在《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任编辑。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做编辑。曾编写过《范进中举》、《沙家浜》等有影响的京剧剧本。近年来发表《受戒》...
-
周纲鸣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生于广西罗城。15岁参加北法,1929年去上海,1932年参加“左联”。曾在《社会生活》、《大美晚报》的文艺副刊任编辑,写了不少评论和散文。一二九运动时,创作了《救亡进行曲》的歌词,鼓励了一代中国人民。抗战爆发后,任《救亡日报》记者,写了许多报告文学,后来总结经验,写了《怎样写报告文学》艺术。这本启蒙性的小册子配合抗战初期报告文学的兴起,对广大文学青年影响较大。1938年去桂林,任职于《人世间》杂志。曾在报刊上连载长篇小说《浮沉》。抗战胜利后在香港编《文艺丛刊》。解放后,曾任广西、广东两省的文联、作协的领导,行...
-
寓言故事:(趣味)挖掉马肝
越西地方有个男子,独自一个人过活。他用芦苇和茅草盖起了小屋住在里面,又开垦了一小块荒地,用自己的双手种了些庄稼,打下粮食来养活自己。时间久了以后,豆子、稻谷、盐和奶酪等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了,不用依赖任何人。他每天下地耕作,闲的时候就出去走走,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可是有一件事却让他发愁,那就是老鼠成灾。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一帮老鼠,日子不长便成倍成倍地增长。白天,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屋里跑来跑去,在房梁间上窜下跳地吱吱乱叫,打坏了不少东西。到了夜里,老鼠闹腾得更欢了,它们钻进食橱、跳上桌子、跑进箱子里,见东...
-
寓言故事:(趣味)暑天戴毡帽
从前有个人,办事情很糊涂,从不动脑筋想一想,常做出些可笑的事情来。 有一次在暑天里,天气热得厉害,太阳挂在天上,毒毒地炙烤着大地,一刻也不肯停息。知了扯开嗓子拼命地叫唤:“热啊!热啊!”给人们心中又添一分燥热。这个糊涂人出门去办事,这么热的天,他却在头上扣了一顶毡帽。 走在半道上,这个人热得简直不行了。浑身上下的衣服让汗给浸了个透湿,头上更是不停地往下滚豆大的汗珠,连眼睛都睁不开。这人一边擦汗,一边四下里看,看有没有可以坐下来歇歇脚、乘乘凉的地方。忽然他遇到一棵大树,赶忙过去在树阴下乘凉。他...
-
寓言故事:(趣味)我不见了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罪的和尚到边疆去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都要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才肯上路。他先摸摸包袱,自言自语地说:“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又告诉自己说:“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他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里长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如此这般清点一遍,不缺什么才放心上路,没有一天漏掉过。那个生性狡猾的和尚对里长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就想出了一个逃跑...
-
寓言故事:(趣味)阿留看树
爱做傻事的阿留有个要好的邻居叫元素,特别喜爱柳树。有一次,元素到市场上去,正碰上有人卖柳树苗,绿油油水灵灵的,煞是惹人喜爱,禁不住买了几棵带回家去。 元素在屋后的空地上挖了几个洞,将买来的柳树苗全都栽了进去。栽好了以后,元素边擦着汗,边喜滋滋地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忽然他想到一件事,禁不住发起愁来。原来元素还有很多事要干,不可能成天守在树苗旁,而邻里那几个顽皮的孩子太叫他不放心了,要是树被他们弄坏了怎么办呢?他忽然想到了赋闲在家的阿留,对了,请阿留来帮忙看树吧。 阿留看起树来也真是负责,他搬...
-
寓言故事:(趣味)秦士好古
秦朝有个读书人非常喜欢古物,即使价值十分昂贵也一定要求购。 有一天,有人带来了一张破席子。亲自上门对他说:“过去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国事,就让孔子坐在这张席子上。”他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席子很古,就用近郊的田地换了它。过了不久,又有一个人拿了一根旧拐杖来卖,对他说:“这是周太王逃难时所用过的拐杖,它比孔子坐过的那席子要早几百年,您用什么来报偿我呢?”他就把家里所有的资金给了那人。又过了一阵,又有人拿来了一只快腐烂的木碗对这好古的读书人说:“那席子和拐杖还不算很古,我这只碗是夏朝时造的,比孔子和周太王时要古...
-
寓言故事:(趣味)放屁文章
有一个秀才,读了不少书,要是能把这才学全用在正道上那该多好!可他偏偏是个刁秀才,仗着自己知道些典故,又伶牙俐齿、能言善辩,便专去管些是非,帮人打官司,收取很多钱财。因此,乡里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受过他的气。 这秀才帮人诡辩打官司的事情干多了,乡民们怨声载道,县官也很是嫌恶他。终于有一次,县官忍无可忍了,决定要想办法给这刁秀才一点颜色看看,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再生事害人了。县官想了想,心里有了主意。 县官派了几个衙役去把秀才叫来。秀才大摇大摆地走上大堂,他心想,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还会有什么应付...
-
寓言故事:(趣味)愚才酸甜蠢才涩
从前有兄弟二人,弟弟在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发高烧烧坏了脑子,说话做事都有些冒傻气。 有一次,兄弟两人要到一位前辈家里去拜访。临行前,哥哥嘱咐弟弟说:“这次啊,你跟着我到人家府上去做客,千万不要再犯傻了,不然,会叫人笑话。进门见了人要作揖说:‘伯父好!’走的时候再作揖说:‘伯父再会!’除此之外,就不要再轻易开口说话了。”弟弟满口答应说:“我知道了,放心吧哥哥。” 兄弟俩来到这位前辈的家中,进了门,见过主人。弟弟彬彬有礼地向主人作了个揖,说:“伯父好!”主人连声称赞:“好懂事的孩子!”哥哥看在眼...
-
寓言故事:(趣味)一头学问渊博的猪
一头绝顶聪明的猪,住在一个非常出名的图书馆的院子里。它深信自己由于多年图书馆的生涯,已经成了渊博的学者。 有一天,一只八哥来访问。这头猪立即按照惯例,对客人进行自我介绍。 “朋友,相信我吧!”它说,“我在这个图书馆里待的时间很长了,我对这儿的沟渠、粪坑、垃圾堆,都有着深刻的了解,甚至屋后山坡上的墓穴都拱翻了好几个。谁要是想在这个图书馆得到知识而不找我,那他是白跑了一趟。” 八哥说:“你所说的都是图书馆外面的事,那里面的东西也了解吗?” “里面?”这头学问渊博的猪说,“那我...
-
寓言故事:(趣味)船夫和他的孩子
大寒天,船夫出外划船,他把自己的孩子也带去。船夫用力划了一程,觉得身体很热,便脱去了外衣,只穿一件单衣。 他跑进船舱,对自己的孩子说: “太热了,让我替你把外衣脱掉!” 他把孩子的外衣脱了,也只让他穿一件单衣。 船夫又划了一程,浑身热得淌汗,他索性把自己仅穿的一件单衣也脱掉了。 “呵,太热了!太热了!”他又走进船舱,把孩子的衣服也脱得精光。 船夫划得多有劲呀,身上冒着热气,淌着汗。然而他可怜的孩子,在船舱里已经冻僵了....
-
寓言故事:(趣味)炉口的煤渣
煤渣刚离开炉口,身上还散发着热气,这时,近旁一块废铁冷冰冰地说道: “哟,你就是埋藏亿万年,曾被称做‘乌金’的角色?” “是的。”煤渣坦然答道。 “据我所知,不久前,你还在炉膛里大显身手,发出过耀眼的光,炽烈的热,将我们的铁冶炼成钢,有这事吗?” “那是一段难忘的生活,”煤渣动情地说,“也是我尽义务的最好时光。” “看来,你毕竟太傻了,”废铁说,“你们献出了一切,又有过辉煌的业绩,可如今还剩下什么?哎,哎……” 废铁悲天悯人的神态,终于激恼了煤渣,它不...
-
寓言故事:(趣味)被释放的猴子
峨嵋山一处摄影点,老板从山里捕捉了一只猴子来陪照以招揽顾客。猴子蹲在一根高1.5米的柱子上,脚上系了一根链条。它必须永远蹲在那儿,因为链条只有30厘米长,如果它跳下来,它就倒吊在上面了。它的尊容被摄进了无数的照片,同娇美的太太、潇洒的绅士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为伴;然而领略峨嵋山风光的乐趣同它都是无缘的,它不过是一个柱子上的囚徒,严寒酷暑,日照霜落,它都只能在那儿忍受煎熬。 后来被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现了。协会认为这是虐待动物,要求老板释放这只猴子。老板认为这是他养的牲畜,别人无权干涉。经过激烈的争执,老...
-
寓言故事:(趣味)老海龟的悲剧
海岛的沙滩上,有一只巨大的海龟。它晒着温暖的太阳,慢慢地爬动着,感到十分惬意。 有一只小海鸥飞来,停歇在海龟的背上问: “老爷爷,您多大年纪了?” “不大不小,整整100岁。”海龟慢吞吞地说。 “呀!您这么大年纪,一定到过许多许多地方吧?一定有很大很大本领吧?您……”好奇的小海鸥,连珠炮似地发问道。 老海龟来神儿了,它伸长脖子,昂起头,微微晃动着,夸耀地说: “这个吗,太平洋我是游遍了;荒凉的小岛我全��过;最深的海底我也曾去观过光。至于我神通广大的本...
-
寓言故事:(趣味)驯养斗鸡
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盛行斗鸡。举国上下不乏斗鸡爱好者。其中最酷爱此项活动的莫过于齐王。王宫内养了不少斗鸡,他为了取得胜利,专门派人到纪国雇请出生于驯养斗鸡世家的纪�(sheng)子。 纪�子是驯养斗鸡的高手,有一套祖传的方法,齐王是斗鸡迷,把纪�子雇来10天后便召见他,询问斗鸡的搏斗功夫驯出来没有。 纪�子禀告齐王说:“还没有。它近期表现为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模样盛气凌人。”齐王知道这种精神状态是浮躁的表现。还没到火候。 又过了10天,齐王心里憋得不耐烦了,传旨纪�子汇报驯养情况。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