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年10月 第2页

2020年10月 第2页

  • 穿井得一人断句

    穿井得一人断句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翻译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363 0 高考状元
  • 陋室铭翻译

    陋室铭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珍贵的经文。 《陋室铭》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珍贵的经文。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66 0 高考状元
  • 穿井得一人注释

    穿井得一人注释

    穿:挖掘,开凿。而:于是,就。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居:停留。于: 给。及:待,等到。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谈论,讲述。对:应答,回答。 穿井得人的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人翻译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54 0 高考状元
  • 文言文琅琊溪述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琅琊溪述原文及翻译

    《琅琊溪述》原文:陇西李幼卿,字长夫,以右庶子领滁州,而滁人之饥者粒,流者占,乃至无讼以听。故居多暇日,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溪左右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以环之,探异好古故也。 《琅琊溪述》原文 陇西李幼卿,字长夫,以右庶子领滁州,而滁人之饥者粒,流者占,乃至无讼以听。故居多暇日,常寄傲此山之下。因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溪左右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以环之,探异好古故也。按《图经》,晋元帝之居琅琊邸而为镇东也,尝游息是山。厥迹犹存,故长夫名溪曰琅琊。他日赋八题,题于岸石,及亦状而述之。是岁大...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688 0 高考状元
  • 庄暴见孟子翻译及原文

    庄暴见孟子翻译及原文

    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朝见,大王和我谈论喜好音乐的事,我没有话应答。”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错了!”几天后,孟子在觐见宣王时问道:“大王曾经和庄子谈论过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 《庄暴见孟子》翻译 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朝见,大王和我谈论喜好音乐的事,我没有话应答。” 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错了!” 几天后,孟子在觐见宣王时问道:“大王曾经和庄子谈论过爱好音乐,...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61 0 高考状元
  • 陈万年教子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陈万年教子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陈万年教子》翻译: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来跪在床边训话。一直说到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 《陈万年教子》翻译 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来跪在床边训话。一直说到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什么道理?”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认错,说:“我完全明白您所说的话,主要的意思是教我要对上司要奉承拍马屁罢了!”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陈万年教子》注释 尝:曾经。...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65 0 高考状元
  • 东施效颦原文及翻译

    东施效颦原文及翻译

    《东施效颦》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东施效颦》翻译 西施心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儿躲开(她)跑开。(东施)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 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77 0 高考状元
  • 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于令仪诲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本文整理了《于令仪济盗成良》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于令仪济盗成良》翻译 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商人;他为人宽厚,不触犯法律,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麼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90 0 高考状元
  • 愚人食盐的翻译及启示

    愚人食盐的翻译及启示

    愚人食盐出自《百喻经》。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愚人食盐的翻译及启示,供参考。 《愚人食盐》文言文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51 0 高考状元
  • 游褒禅山记译文及注释

    游褒禅山记译文及注释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翻译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45 0 高考状元
  •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五人墓碑记》译文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算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26 0 高考状元
  • 截竿入城文言文翻译

    截竿入城文言文翻译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截竿入城》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截竿入城》的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75 0 高考状元
  • 季氏将伐颛臾的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的翻译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40 0 高考状元
  • 司马光砸缸译文及注释

    司马光砸缸译文及注释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瓮上面,失足跌落瓮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瓮,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生:长,...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69 0 高考状元
  • 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及意思

    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及意思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出自《宋史·杨时传》。接下来分享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及意思。 《程门立雪》原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298 0 高考状元
  • 塔顶鱼文言文翻译

    塔顶鱼文言文翻译

    摇动那木舌的铃铛,巡行于路上,《周官》用以警醒那些顽固愚昧的人。铜钟鸣响于晨昏,则是佛门用以唤起众生的觉悟与灵性。钟声上彻於天宫,可解除魔王的好斗之性。 摇动那木舌的铃铛,巡行於路上,《周官》用以警醒那些顽固愚昧的人。铜钟鸣响于晨昏,则是佛门用以唤起众生的觉悟与灵性。钟声上彻於天宫,可解除魔王的好斗之性。钟声下贯於地狱,可缓解众生的悲苦辛酸。就好比那善辩的提婆尊者大显神通,使那外道无言可答。又似那曹山本寂禅师体悟了佛法真谛,在赞颂那无上的古德。钟,实名为“法器”,其号叫“大音”。本寺匾额上称为“寒山寺”,创建...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49 0 高考状元
  • 或曰的或是什么意思

    或曰的或是什么意思

    或曰的或是有的人、有人的意思。或还有三种解释,1.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或许、或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可单用“或”)或然、或则。2.某人,有的人:或告之曰。3.稍微:不可或缓、不可或忽、不可或缺。 或曰示例 或曰:“啖菱须去壳。” 翻译:有人说,吃菱角必须先去掉外壳。出自明代江盈科的《雪涛小说》中的《北人食菱》。 《北人食菱》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285 0 高考状元
  • 陆绩怀橘文言文翻译

    陆绩怀橘文言文翻译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官职最大时曾居太守之职,精通天文、历法,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藏了三只,临走时告辞袁术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 《陆绩怀橘》翻译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官职最大时曾居太守之职,精通天文、历法,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藏了三只,临走时告辞袁术时,橘子掉在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陆绩跪着回答说:“是因为橘子...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79 0 高考状元
  • 河中石兽翻译

    河中石兽翻译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40 0 高考状元
  • 牧竖文言文翻译

    牧竖文言文翻译

    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牧童们商量好了,每人捉了一只各自爬到一棵树上,两棵树之间大约相隔几十步远。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两只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小狼嗥叫。 《牧竖》翻译 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牧童们商量好了,每人捉了一只各自爬到一棵树上,两棵树之间大约相隔几十步远。 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两只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小狼嗥叫。大狼听见后,仰起头寻找,愤怒地奔...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78 0 高考状元
  • 卖油翁翻译全文

    卖油翁翻译全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卖油翁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72 0 高考状元
  • 越妇言文言文翻译

    越妇言文言文翻译

    朱买臣地位变高的时候,没有痛恨他的前妻,建房子让她居住,分衣服食物让她生存,这也是仁爱之人的心意啊!一天,前妻对朱买臣的身边侍从说:“我在朱买臣的跟前做这做那,好多年了。 《越妇言》翻译 朱买臣地位变高的时候,没有痛恨他的前妻,建房子让她居住,分衣服食物让她生存,这也是仁爱之人的心意啊! 一天,前妻对朱买臣的身边侍从说:“我在朱买臣的跟前做这做那,好多年了。每次想到忍饥挨冻勤勉苦读的时候,看见买臣的志向,何尝不曾说过官运亨通以后,把匡正国家、辅助国君作为自己的使命,把安抚平民救济百姓作为心愿。而我不幸离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37 0 高考状元
  •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好学》翻译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305 0 高考状元
  • 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苏秦刺股》说的是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接下来分享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苏秦刺股文言文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之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84 0 高考状元
  • 唐代阙楼最高等级

    唐代阙楼最高等级

    唐代阙楼最高等级是三出阙。唐代阙楼作为礼制性建筑其最高等级为三出阙,属于帝王级别的建筑。唐宋时期,陵阙中三出阙得到广泛应用及宫阙整合。 古建筑中的阙 阙,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发展变化很大。现存的地面古建筑中,要以阙为最早,汉代的地面古建筑除一两处石祠而外,就是阙了。阙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 唐宋时期三出阙 唐宋时期,陵阙中三出阙得到广泛应用及宫阙整合。宋代延续了唐代的这种形制,多设置陵阙,而四门外的阙与门相连,四交阙也设置为三出阙相连的直角形制。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因号墓为陵...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223 0 高考状元
  • 狼第一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狼第一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下面整理了原文及翻译,供参考。 狼第一则原文及翻译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看,窥视)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退);及走,(狼)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悬诸树而蚤(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拂晓,黎明)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68 0 高考状元
  • 岳阳楼记点明主旨的句子

    岳阳楼记点明主旨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岳阳楼记》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56 0 高考状元
  • 月攘一鸡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月攘一鸡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月攘一鸡,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下面整理了月攘一鸡文言文翻译及道理,供大家参考。 原文及翻译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有一个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拥有的道德。”他回答说:“那就让我减少这种行为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如果知道偷鸡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道理...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368 0 高考状元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的意思是什么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的意思是什么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的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意思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解释:祖先们打下来的江山,应当拼死保卫,哪怕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不能让给他人。这是李纲听到对金朝割地求和的奏议后奏言宋钦宗的三句话。 总结:三句话表现了李纲对祖国山河的深挚的热爱和可贵的民族气节。 李纲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269 0 高考状元
  • 醉翁亭记贯穿全文主线句子

    醉翁亭记贯穿全文主线句子

    《醉翁亭记》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中最能体现滁人欢乐情状的句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醉翁亭记》中表明太守宴是就地取材的句子: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中描写众宾客欢乐景象的句子: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中全文的主旨句:醉...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46 0 高考状元
  •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本文整理了《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58 0 高考状元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言文翻译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言文翻译

    魏文侯外出游历,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衣背草料,魏文侯说:“为什么反穿这皮衣背草料?”那人回答说:“我喜爱我皮衣上的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没地方依附了吗?”第二年,东阳官府送来上贡的礼单,上交的钱增加了十倍。 翻译: 魏文侯外出游历,看见路上有个人反穿着皮衣背草料,魏文侯说:“为什么反穿这皮衣背草料?”那人回答说:“我喜爱我皮衣上的毛。”魏文侯说:“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没地方依附了吗?”第二年,东阳官府送来上贡的礼单,上交的钱增加了十倍。 大夫全来祝贺。魏文侯说:“这不是你们应...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58 0 高考状元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及思想意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及思想意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本文整理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翻译,欢迎阅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25 0 高考状元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意思是什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意思是什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意思是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供参考。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原文意思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为: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出处 与朋...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202 0 高考状元
  • 学弈文言文翻译

    学弈文言文翻译

    《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讲的是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当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本文整理了《学弈》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学弈》翻译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学弈》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31 144 0 高考状元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