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 第56页
-
磁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用磁铁矿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高温)==3Fe+4CO2↑。 磁铁矿,是指氧化物类矿物磁铁矿的矿石。属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十二面体。晶面有条纹。多为粒块状集合体。铁黑色,或具暗蓝靛色。条痕黑,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5.5~6.5。密度5.16~5.18g/cm3。具强磁性。性脆。无臭,无味。常产于岩浆岩、变质岩中。各种含铁矿物按其矿物组成,主要可分为4大类: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由...
-
稀释浓盐酸的正确步骤
先加水,后加酸。稀释盐酸要注意挥发出来的雾状盐酸,会伤害人的呼吸系统,戴上口罩更好,但也要不停搅拌。盐酸的用途仅次于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化学试剂,用于医药、食品、电镀、焊接、搪瓷、等工业。 浓盐酸 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六大无机强酸[硫酸(H2SO4)、硝酸(HNO3)、盐酸(HCl,学名氢氯酸)、氢溴酸(HBr)、氢碘酸(HI)、高氯酸(HClO4)]之一,也是无机化工中常说的“三酸”之一。盐酸为无色液体,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由于盐酸有强挥发性,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有刺鼻气味,粗盐酸或...
-
排水法为什么短进长出
短管进入气体气体的密度比水小,进入集气瓶中气体浮在水上,由于气体的通入使瓶内压强增大,将水从长管压出。如果从长管通入气体,水由于重力作用无法从短管流出,所以应该是短进长出。 排水法“短进长出”一般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氧气、氢气等,采用短进长出是让收集的气体从短口出进入集气瓶,由于瓶内压力增大,水会从长口出挤出,以此来逐渐收集气体。而且这样可防止气体逸出集气瓶。 排水法,即排水收集气体法,在实验化学中是一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在气体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时,用此方法。 排水法的优点是:得到的气体较排空气法更为纯...
-
中考必背的热化学方程式总结
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接下来中国练字网给大家分享中考必背的热化学方程式,供参考。 热化学方程式 1、CaCO3(s)+==CaO(s)+CO2(g); 2、C(石墨)+O2(g)===CO2(g); 3、C(金刚石)+O2(g)===CO2(g); 4、C(石墨)===C(金刚石); 5、NaOH(aq)+HCl(aq)=NaCl(aq)+H2O(l); 6、C(s)+O2(g)==CO2(g); 7、CO(g)+1/2O2(g)==CO2(g); 8、H2(g...
-
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区别
同位素:一种元素,但是原子里面的中子数不同。典型代表:氕氘氚。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典型代表:碳和金刚石、氧气和臭氧。总的来说,同位素是微观上的,同素异形体是宏观上的。 同位素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同一化学元素的两种或多种原子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行为几乎相同,但原子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注明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左下角注明质子数。 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
-
固体加热装置为什么试管向下
固体不可能完全干燥,肯定含有一些水分,加热的时候里面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试管口温度较低,到试管口的时候会凝结成水珠;如果试管向上倾斜的话,试管口的水珠会倒流回试管底,而试管底的温度远远高于试管口,这样造成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试管破裂。因此,试管口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凝结的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加热固体的步骤: 1、取下酒精灯盖子,点燃酒精灯。 2、加热固体时,药品均匀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微向下 ,(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试管夹应夹在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3、将试管置于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加热...
-
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主族元素最高化合价从左至右是递增的;同族元素的化合价基本一样;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它们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所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相等。 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OF2除外)元素除外; 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 元素最高价的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
-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公式
质量守恒定律公式:A+B=C+D。质量守恒定律在19世纪末做了最后一次检验,那时候的精密测量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结果表明,在任何物理反应中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1)“质量总和”是指已经“参加”化学反应的所有反应物的质量与所有“生成“的物质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注意不包括物理变化。 (3)质量守恒定律是指物质的质量守恒,不是体积等其他量的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1)化学反应的...
-
加热固体试管口向下的原因
固体不可能完全干燥,肯定含有一些水分,加热的时候里面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试管口温度较低,到试管口的时候会凝结成水珠;如果试管向上倾斜的话,试管口的水珠会倒流回试管底,而试管底的温度远远高于试管口,这样造成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试管破裂。因此,试管口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凝结的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具体步骤: 应先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注意事项: 1、试管口必须稍微向下倾斜,以防止固体试剂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
-
铁锈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铁锈主要由三氧化二铁水合物和氢氧化铁组成。三氧化二铁水合物的化学式为Fe₂O₃·nH₂O,氢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O(OH), Fe(OH)₃)。 铁锈为铁氧化物的统称,通常为红色,由铁和氧气境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不同情况下会生成不同形式的铁锈。铁生锈所需的条件如下: 1、铁本身的活泼的化学性质。 2、外界条件空气中所含的氧气。 3、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1、保持干燥: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促进铁生锈的化学反应。因而尽可能保持铁器的干燥。在湿度较大的环...
-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吗
净化后的水是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将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没有经化学合成而组成。 水 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纯净物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
-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
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操作和配制溶液中的作用是搅拌,蒸发完毕可以用玻璃棒转移固体。玻璃棒还能起的作用是蘸取少许溶液测pH,红磷燃烧试验中引燃红磷。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 玻璃棒的作用 1、在过滤等情况下转移液体的导流; 2、用于溶解、蒸发等情况下的搅拌; 3、对液体和固体的转移; 4、引发反应,如引燃红磷; 5、使热量均匀散开。 使用玻璃棒的注意事项 1、搅拌时不要太用力,以免玻璃棒或容器(如烧杯等)破裂。 2、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容器底,不要发出响声。...
-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这篇文章中国练字网给大家整理归纳了九年级化学重要知识点,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类应对技巧 1、 酸(无论是稀硫酸还是稀盐酸)足量前提下,质量相同的这四种金属反应生成H2质量的多少是:(参照的标准、考虑的角度是金属) Al > Mg > Fe > Zn 18:2 24:2 56:2 65:2 2、 金属足量前提下,这四种金属与等质量酸(无论是稀硫酸还是稀盐酸)反应生成H2质量的多少是:(参照的标准、考虑的角度是酸) Al = Mg = Fe = Zn...
-
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
这篇文章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上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帮助,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 物质的溶解性 (一)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二)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
-
酸雨形成的化学方程式
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含有硫的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点燃=SO2;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在空气中氧化成硫酸:2H2SO3+O2→2H2SO4。 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雷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的二氧化氮产生。 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N2+O2=放电=2NO 一氧化氮结构上不稳定,空气中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2NO2 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生成硝酸 3NO2+H2O=2HNO3+NO (3)酸雨与大理石反应: CaCO3+H2SO...
-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吗
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根据分子大小不同,沸点不同的原理,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予以分离,再以化学处理方法提高产品的价值。 石油分馏是将石油中几种不同沸点的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石油是由超过8000种不同分子大小的碳氢化合物及少量硫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 石油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制成适合各种用途的石油产品。常见的处理方法为分馏法,利用分子大小不同,沸点不同的原理,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予以分离,再以化学处理方法提高产品的价值。 工业上先将石油加热至400℃...
-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天气与气候的详细区别 概念不同: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T、E、P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
高中地理雾形成的原因
贴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乳白色的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距离降至1千米以下时称为“雾”,当能见距离在1~5千米时称为“轻雾”。厚度一般在几十到几百米,厚的也可到1千米以上,厚度不到两米的雾,叫做浅雾。形成雾的机制是近地面空气由于降温或水汽含量增加而达到饱和,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雾。 雾形成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既然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应从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中寻找它的成因。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