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年10月 第53页

2020年10月 第53页

  •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

    洗刷后的仪器内壁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则说明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了。所有的化学实验必须用干净的仪器,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一般用试管刷、烧杯刷等工具进行洗涤。 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步骤: 实验中要使用各种玻璃仪器,这些玻璃仪器是否清洁,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验前必须将玻璃仪器清洗干净。 一般的玻璃仪器, 如烧杯、烧瓶、锥形瓶、试管和量筒等,可以用毛刷从外到里用水刷洗,这样可刷洗掉水可溶性物质、部分不溶性物质和灰尘;若有油污等有机物,可用去污粉、肥皂粉或洗涤剂进行洗涤...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72 0 高考状元
  •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初中的化学知识点很多,建议同学们的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接下来分享化学中考总复习必背知识点,供参考。 溶解度 1.定义: (1)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 2.影响因素 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01 0 高考状元
  •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这篇文章中国练字网给大家整理了初三上学期化学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复习有帮助,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 化学反应规律 1。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②碱+酸→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17 0 高考状元
  • 遇水放热的物质

    遇水放热的物质

    生石灰、浓硫酸和氢氧化钠遇水放热。放热是指物体本身的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外界温度升高。物理中的放热包括物态变化中的液化、凝固、凝华。 物理中的放热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应用,比如:北方人冬季常在菜窖中放几桶水,这就是利用了水凝固时放热,使菜不至于被冻坏。 化学中的放热化学中的放热反应大致包括:(1)燃烧,例:C+O2==点燃==CO2;(2)中和反应,例:NaOH+HCl==NaCl+H2O;(3)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例:Mg+2HCl==MgCl2+H2↑;(4)缓慢氧化;(5)大多数化合反应;(6)铝热...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40 0 高考状元
  • 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海水晒盐的过程:海水→(风吹日晒)→粗盐→(溶解)→盐水→(过滤)→固体杂质,得到食盐。原理: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1)原理: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2)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 (3)粗盐:它含有泥沙及氯化镁和氯化钙,需要再提纯。 (4)母液:晶体析出后的剩余溶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又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53 0 高考状元
  • 化学中考总复习必背知识点

    化学中考总复习必背知识点

    初三的化学知识点很多,建议同学们的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接下来分享化学中考总复习必背知识点,供参考。 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25 0 高考状元
  •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水煤气是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燃烧后排放水和二氧化碳,有微量CO、烃和NOX。可作为燃料,或用作合成氨、合成石油、有机合成、氢气制造等的原料。 水煤气是向固定床煤气化炉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制得的煤气。其组成大致为:CO25%、H250%,CO 40%,N25%。以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连续通入气化炉,在高温下进行煤气化反应。调节空气与水蒸气的比例,气化炉可以自热运行,制得的煤气称为发生炉煤气。其组成大致为:CO 25.5%,CO 29%,H2 10.5%,N255%。发...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50 0 高考状元
  • 物质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物质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物质是由分子、离子、原子构成。分子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离子是原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所以归根结底,物质是有原子构成的。除氢(氕)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构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组成的。 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例如空气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钢铁和铜、铝,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纤维、塑料等等,都是物质。世界上,我们周围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质。人体本身也是物质。 除这些实物之外,光、电磁场等也是物质,它们是以场的形式出现的...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90 0 高考状元
  • 化学标况是什么条件

    化学标况是什么条件

    化学中的标准状况通常指温度为0℃(273.15开)和压力(或压强)为101.325千帕(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的情况,使在比较气体体积时有统一的标准。气体的密度,除了特别说明的以外,都是指在标准状况下说的。 化学中的标准状况是指由于地表各处的温度、压强皆不同,即使是同一地点的温度压强也随测量时间不同而相异,因此为研究方便,制定出描述物质特征的标准状况。 在中国大陆的高中课本中,0 ℃(273.15 K)、101kPa被定义为标准状况。1摩尔的理想气体在0℃、101kPa下占有的体积为22.41399...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232 0 高考状元
  • 加快溶解方法有哪三种

    加快溶解方法有哪三种

    1.看溶质的性质,有的物质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有的相反,一些溶于溶剂放热的物质应尽量使温度降低,溶解吸热的则要加热使之溶解。2.尽量使溶解物与溶剂的接触面增大,即粉状接触最大了。3.溶解后的溶质在溶剂内都是由溶度高的往溶度低的方向扩散,所以搅拌也可以加快溶解。 加快溶解方法 1、升温 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2、搅拌 搅拌能够增加溶剂与溶质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加快物质溶解速度。 3、增压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溶解度 溶解度并不是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99 0 高考状元
  • 硫化钡是沉淀吗

    硫化钡是沉淀吗

    硫化钡可溶于水,遇水逐渐水解为硫化氢和氢氧化钡,所以硫化钡不是沉淀。硫化钡用于制无砷硫化氢。加硫剂,制造钡盐、发光粉的基质。硫酸钡跟煤粉混和煅烧、分离提纯即得。 硫化钡外观为白色等轴晶系立方晶体,不纯时为浅灰色、黄绿色、浅棕色或黑色的粉末,工业品为浅棕色或黑色粉,亦有块状。在潮湿空气中或酸雾中能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可能引起燃烧。具有腐蚀性。其水溶液呈强碱性。有腐蚀性,能烧伤皮肤,使毛发脱落。与水或酸反应也会生成硫化氢,其他产物是氢氧化钡、硫氢化钡或其他钡盐。可以从饱和溶液析出六水合物(BaS·6H2O),六方...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285 0 高考状元
  •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电解水实验是一个测试水的组成的实验。实验现象为试管内有气泡,与电源正极(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比值为1:2(熟记口诀:氢二氧一,阳氧阴氢)。 根据电解时生成物的情况,电解可分为电解水型、分解电解质型、放氢生碱型、放氧生酸型等几种类型。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分,可构成新的分子。 实验注意事项: ⒈纯水不导电,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或稀硫酸增强导电性。...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37 0 高考状元
  • 氢气支持燃烧吗

    氢气支持燃烧吗

    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密度只有空气的1/14,即氢气在1标准大气压和0℃,氢气的密度为0.089g/L。 氢气支持燃烧 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克,相同体积比空气轻得多)。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 另外,在101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 ℃时,氢气可转变成无色的液体;-259.1 ℃时,变成雪状固体。常温下,氢气的...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211 0 高考状元
  • 球形干燥管作用

    球形干燥管作用

    球形干燥管是内部填充固体干燥剂,可以干燥净化气体;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目的;起到冷凝作用的同时可以防止倒吸;球形干燥管可使固体和气体充分接触,反应较完全。 使用时先将干燥管洗净,根据需要干燥的气体特点,选用适当的干燥剂,一般碱石灰、烧碱石棉或浸有苛性钠溶液的石棉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高氯酸镁、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等用以吸收水分等。干燥剂选定后装入干燥管的底部或球部。装入的方法:通常是先在干燥管(一球或二球)的底部放入少量玻璃棉,然后再放入干燥剂,在干燥剂放好后再在干燥剂的上面塞入少量玻璃棉,这样把干燥剂夹在...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230 0 高考状元
  • 整式和分式的区别有哪些

    整式和分式的区别有哪些

    分式有分数线并且分母中有字母,而整式即使有分数线,分母中也没有字母。特别注意,如果代数式的分母中只含有π,而没有字母,因为π是常数,所以不是分式。 整式和分式的区别 1、整式 如果代数式的分母中没有字母,就是整式。整式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 2、分式 如果代数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就是分式。一般地,如果A、B(B不等于零)表示两个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 就叫做分式,其中A称为分子,B称为分母。分...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59 0 高考状元
  • 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

    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

    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容量瓶。化验室中大量使用玻璃仪器,因为玻璃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绝缘性能。 玻璃材质的仪器称为玻璃仪器。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滴管、容量瓶。利用玻璃的优良性能而制成的玻璃仪器,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实验室,如化学实验室、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研究实验室以及教学实验室。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好,但并不是绝对不受侵蚀,而是其受侵蚀的程度符合一定的标准。因玻璃被侵蚀而又痕量离子进入溶液中和玻璃表面吸附溶液...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42 0 高考状元
  • 除法去括号法则口诀是什么

    除法去括号法则口诀是什么

    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变符号。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变符号。 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 2.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3.括号前面是乘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 4.一定要注意,若括号前面是除号,不能直接去除除号。 去括号法则的依据 依据是乘法分配律。注: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它是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是否变号的依据。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909 0 高考状元
  • 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是CuSO₄·xCu(OH)₂·yCa(OH)₂·zH₂O。1882年法国人A.米亚尔代在波尔多城发现其杀菌作用,故名叫做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杀菌剂之一,因Cu2+能破坏病原菌体细胞膜,同时一部分Cu2+透进菌体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从而起到杀菌防病作用。CuSO4+Ca(OH)2=Cu(OH)2↓+CaSO4。所配浓度要根据使用对象配置。 波尔多液使用问题: 1、配制容器不能用金属器皿(主要是化学性质比铜活泼的金属);喷过的药械要及时洗净,防止腐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23 0 高考状元
  • 复分解反应生成物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生成物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发生条件:(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入酸);(2)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弱电解质(如:NaAc+HCl=NaCl+HAc)生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基本条件: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能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 1、碱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较强(如HCl、H2SO4、HNO3等),可发生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当酸、碱都很弱时,不发生反应。 3、酸+盐:强酸制弱酸;交换离子后有沉...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26 0 高考状元
  • 数学中近似数是什么意思

    数学中近似数是什么意思

    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那么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止。 近似数的意思 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准确数即这个数的最原始数据,没有经过约分、化简、或者四舍五入等任何运算之前的表达方法。近似数即经过四舍五入、进一法或者去尾法等方法得到的一个与原始数据相差不大的一个数。 近似数运算口诀 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 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 等...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248 0 高考状元
  •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首先在元素周期表中,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在同一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次,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金属单质可以与水发生反应,其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与元素的金属性有关。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一、依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 二、依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其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218 0 高考状元
  • 一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还是小

    一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还是小

    一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小,CO的分子量是28,而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9。一氧化碳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密度为1.25kg/m3,空气为1.29kg/m3,所以一氧化碳密度略小于空气。 一氧化碳,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化学式量为28.0101,通常状况下为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上,一氧化碳的熔点为-205℃,沸点为-191.5℃,难溶于水(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2838g),不易液化和固化。 化学性质上,一氧化碳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能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反应)、歧化反应等;同时具有...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81 0 高考状元
  • 初二数学的学习方法

    初二数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是一门分值很高的学科,要引起学生的重视,下面为大家总结了数学的学习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双基训练 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是指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以及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技能是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已经程式化了的动作,初中数学基本技能包括运算技能、画图技能、运用数字语言的技能、推理论证的技能等。只有扎实地掌握“双基”,才能灵活应用、深入探索,不断创新。 归纳总结 学习数学离不开归纳总结,数学题型你这么做都是做不完的,要知道题海无涯,我们要做的是将数学考试各类题型都做...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54 0 高考状元
  • 结晶法可以分离什么的混合物

    结晶法可以分离什么的混合物

    结晶法用以分离可溶性混合物或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一般地说,将可溶性的粉末状物质经溶解、过滤、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分离出晶体状态的物质叫结晶。 结晶法可以分离什么的混合物 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常应用于生产或科研,用以分离可溶性混合物或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这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叫结晶法。结晶法又可分结晶、重结晶(或称再结晶)和分步结晶等方法。 一般地说,将可溶性的粉末状物质经溶解、过滤、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分离出晶体状态的物质叫结晶。从混有少量可溶性杂质的晶体里用多次结晶的方法除去杂质得到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206 0 高考状元
  • 蒸馏装置有哪些

    蒸馏装置有哪些

    蒸馏装置有蒸馏烧瓶(带支管的),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支口锥形瓶,橡胶塞。蒸馏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蒸馏化学口诀: 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需加碎瓷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瓶中液限掌握好,先撤酒灯水再停。 相关解释: ①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指冷凝管。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②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464 0 高考状元
  • 液差法检查气密性原理

    液差法检查气密性原理

    液差法检查气密性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装置中注水,水压缩装置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上升,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时,水会留在长颈漏斗中,与装置内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液差法检查气密性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装置中注水,水压缩装置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上升,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时,水会留在长颈漏斗中,与装置内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液差法检查气密性方法:用止气夹夹住橡胶导管部分,向长颈装置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产生高度差,在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发生回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检查气密性的案例:将U型...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59 0 高考状元
  • 红磷燃烧实验集气瓶水的作用

    红磷燃烧实验集气瓶水的作用

    红磷燃烧实验,集气瓶中先加水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有毒物质,其易溶于水,加热吸收,防止溢出,造成污染;红磷燃烧放热,加水吸热,起冷作用。 红磷 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之一。红磷是紫红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有光泽。密度2.34克/厘米3,加热升华,但在4300千帕压强下加热至590℃可熔融。汽化后再凝华则得白磷。难溶于水和CS2,乙醚、氨等,略溶于无水乙醇,无毒无气味,燃烧时产生白烟,烟有毒。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不发光磷在常温下稳定,难与氧反应。以还原性为主,200℃以上着火(约240℃)。与卤素、硫反...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70 0 高考状元
  • 铁生锈放热为什么瓶子不膨胀

    铁生锈放热为什么瓶子不膨胀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气与铁和水接触越充分,生锈越严重。所以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水面上部或下部的铁丝生锈不明显。铁生锈消耗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塑料瓶会变瘪。 铁为什么生锈 生锈是金属和空气中的氧,所产生氧化后的一种变化。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成为氧化物。 一般所谓生锈是指其锈改变其物质原有型态与质感,如铁锈或碱式碳酸铜等。不过若只视生锈为金属氧化的话,大部分金属...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255 0 高考状元
  •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万能法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万能法总结

    化学方程式一直是初中化学的重难点之一,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下面总结了初三化学配平方法,供大家参考。 万能配平法 原理是:化学反应前后“二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对于比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可采用此法,做法是先在各化学式前加上字母计量数,再根据守恒列出等量关系即方程组,最后解方程得到解(将某一字母当作常数)。 当然,此万能配平法并非是“万能之法”,也有不全之处(待定系数数多出元素种类2各以上时,此法很不灵巧!),一定要慎用---好学好懂好列,但方程组不好解。 奇偶配平...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69 0 高考状元
  • 稀释浓硫酸四个步骤

    稀释浓硫酸四个步骤

    准备好装有水的烧杯以及需要稀释的浓硫酸。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缓慢把浓硫酸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在缓慢倒入浓硫酸的同时,用玻璃杯不断进行搅拌,使稀释时放出的热量进行扩散。稀释好的硫酸应冷却至室温后存放入试剂瓶中。 浓硫酸密度比水大得多,直接将水加入浓硫酸会使水浮在浓硫酸表面,大量放热而使酸液沸腾溅出,造成事故。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切不能将顺序颠倒,这样会引发事故。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稀释那浓硫酸,浓酸入...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84 0 高考状元
  • 硫酸镁溶于水吗

    硫酸镁溶于水吗

    硫酸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油、乙醚,不溶于丙酮。硫酸镁,或无水硫酸镁,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无水的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干燥试剂,但硫酸镁常指七水硫酸镁,为白色细小的斜状或斜柱状结晶。 硫酸镁的化学式写为MgSO4。硫酸镁又称为或无水硫酸镁,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无水的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干燥试剂,但硫酸镁常指七水硫酸镁,为白色细小的斜状或斜柱状结晶,无臭、味苦。硫酸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油、乙醚,不溶于丙酮。具有刺激性。 以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菱苦土等为原料加硫酸分解或中和而得。也...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331 0 高考状元
  • 古希腊文学分为哪四个时期

    古希腊文学分为哪四个时期

    古希腊文学分为荷马时代,大移民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荷马时代:又被称为英雄时代,(公元前11世纪一前9世纪),是古希腊初步发展的阶段。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荷马时代因著名的“荷马史诗”的产生于该时期而得名,这是古代希腊社会由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 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史称古希腊历史的“大移民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包括抒情诗和寓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98 0 高考状元
  • 北宋统一的方针是什么

    北宋统一的方针是什么

    宋太祖赵匡胤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北宋的统一。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58 0 高考状元
  • 陶片放逐法是谁提出的

    陶片放逐法是谁提出的

    陶片放逐法也被翻译为“陶片放逐制”、“陶片流放法”、“贝壳放逐法”或“贝壳放逐制”等。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 制度优点 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 制度弊病 历史事实表明,“陶片放逐法”也有...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88 0 高考状元
  • 宋朝为什么会分为南宋和北宋

    宋朝为什么会分为南宋和北宋

    很多同学都会疑惑为什么宋朝会分南北呢?宋朝之所以分为北宋和南宋是以国都的位置定的,北宋首都北方开封,南宋在南方的临安。所以后人史称北宋和南宋。 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共称宋朝,又称两宋.北宋一朝乃由赵匡胤建立,掌控了黄河流域以南一带地区,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第一个出现的统一朝代.北宋政权先后与辽、金、西夏对峙。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金掳走了宋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宋灭亡,到此为北宋。共历九帝,167年。 南宋 南宋(1127-1279年),北宋灭亡后...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19 145 0 高考状元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