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状元 第88页

高考状元 第88页

  • 数轴的三要素及画法

    数轴的三要素及画法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称数轴的三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 1.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0这个点叫做原点。 2.正方向: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单位长度: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 数轴的画法 1.画一条直线。 2.在直线上任选一个点,标记为0,在直线的右端画上一个向右...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452 0 高考状元
  •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接下来分享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2)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4)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必须同时满足①直线过线段中点;②直线⊥线段。 垂直平分线判定方法 (1)利用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到一条线...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97 0 高考状元
  • 初中数学补习方法

    初中数学补习方法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要注意讲究方法,下面总结了提高数学成绩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 学好初中数学的技巧 1、课前认真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得听老师讲课,通过预习,掌握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来解答这类的问题。预习还可以使听课的整体效率提高。 具体的预习方法:将书上的题目做完,画出知识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20分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练习册做完。 2、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当老师让同学去黑板上演算时,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如果...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75 0 高考状元
  • 除法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除法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的基本性质 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基本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除以后几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04 0 高考状元
  • 初二数学重点归纳总结

    初二数学重点归纳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复习初二的数学知识点,现将中国练字网整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大家分享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平移性质 (1)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多次连续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4)偶数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5)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89 0 高考状元
  • 初中数学课本重点内容总结

    初中数学课本重点内容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系统的复习初中数学的知识点,这篇文章给大家总结了数学课本的重要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学习。 有理数 (1)定义: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2)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63 0 高考状元
  • 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对不对

    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对不对

    零除以任何数都得零这句话不对,应该是零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零。零不能作为分母出现,零的所有倍数都是零,零不能作为除数。 零的性质 (1)0是最小的自然数。 (2)0不是奇数,而是偶数。 (3)0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5)0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 (6)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即,∣0∣=0。0的相反数是0,即,-0=0。 (7)0没有倒数。 (8)0乘任何实数都等于0,0除以任何非零实数都等于0;任何实数加上或减去0等于其本身。...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63 0 高考状元
  •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这条直线与此平面互相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如图,l与α内两条相交直线a,b都垂直,求证:l⊥α 证明:与a或b平行的直线必垂直l,因此接下来的讨论围绕与a,b不平行的直线进行。 先将a,b,l平移至相交于O点,过O作任意一条直线g,在g上取异于O的点G,过G作GB∥a交b于B,过G作GA∥b交a于A。连接AB,设AB与OG交点为C ∵OA∥GB,OB∥GA ∴四边形OAGB是平行四边形...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66 0 高考状元
  • 一元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推导过程

    一元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推导过程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是y=a(x-h)^2+k,k(a≠0,a、h、k为常数)。接下来中国练字网给大家分享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推导过程,供参考。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推导过程 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2+k 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h,k) 推导过程: y=ax^2+bx+c y=a(x^2+bx/a+c/a) y=a(x^2+bx/a+b^2/4a^2+c/a-b^2/4a^2) y=a(x+b/2a)^2+c-b^2/4a y=a(x+b/2a)^2+(4ac...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891 0 高考状元
  • 零是不是整数和自然数

    零是不是整数和自然数

    零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有理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以下是中国练字网整理的相关内容,供参考。 零是不是整数 零是整数。0是介于-1和1之间的整数,是最小的自然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我们以0为界限,将整数分为三大类:正整数,即大于0的整数如,1,2,3······直到n。零,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它是介于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数。负整数,即小于0的整数如,-1,-2,-3······直到-n。(n为正整数) 零是不是自然数 零是自然数。自然数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02 0 高考状元
  • 初三数学总复习资料总结

    初三数学总复习资料总结

    这篇文章中国练字网将初三数学中考复习重要知识点做了归纳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系统的复习初三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实数的知识点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关于原点对称; (2)实数a的相反数为-a; (3)a和b互为相反数则,a+b=0; (4)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 3、倒数----乘积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51 0 高考状元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公式及练习题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公式及练习题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公式 乘法交换律是一种计算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公式表示为:a×b=b×a。三个数相乘时,可任意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公式表示为:a×b×c=b×a×c=a×c×b。 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64 0 高考状元
  • 比负数大的数都是正数对吗

    比负数大的数都是正数对吗

    比负数大的数都是正数是对的。若一个数大于零,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包括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所有的正数都比负数大 1、正数的定义: 若一个数大于零,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包括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正数的点都在数轴上零点的右边。 2、负数的定义: 负数是数学术语,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负数用负号(即相当于减号)"-"和一个正数标记,如−2,代表的就是2的相反数。于是,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便成了负数。 3...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29 0 高考状元
  •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方法有哪些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方法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数学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在中考总复习阶段一定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提高数学成绩。 考前要回归课本 考前要回归课本,掌握了教材就把握了考试的根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考查的内容分类整理,理清脉络,使考查的知识在心中形成网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每一个考点的内涵与外延。在建立知识系统的同时,同学们还要根据考纲要求,掌握试卷结构,明确考查内容、考查的重难点及题型特点、分值分配,使知识结构与试卷结构组合成一个结构体系,并据此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复习结构,使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系...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84 0 高考状元
  • 初中提高数学成绩的诀窍

    初中提高数学成绩的诀窍

    数学是初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是三大主科之一,但是有很多同学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提高数学成绩的诀窍,供参考。 提升数学基本能力 初中数学基本能力有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相关学科相联系的能力等等。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必须做到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触类旁通。目前阶段应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复习,查漏补缺做好知识归纳、解题方法的归纳。 做题求精 在公式记清楚的前提下,适当的做题,不要盲目的做很多题型,然后...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77 0 高考状元
  •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判定: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如果这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以这条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④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1:有一个...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33 0 高考状元
  • 初三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初三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为了方便大家系统的复习初三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整理了初三数学重点知识点,供参考。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3.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61 0 高考状元
  • 数学分段函数的定义域

    数学分段函数的定义域

    分段函数就是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解析式的函数。下面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供参考。 分段函数的定义域 分段函数,就是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解析式的函数。它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函数定义域的并集,值域也是各段函数值域的并集。 定义域是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之一,对应法则的作用对象。指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对于两个存在函数对应关系的非空集合D、M,集合D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M中都有且仅有一个确定的数与之对应,则集合D称为函数定义域...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31 0 高考状元
  • 椭圆切线方程公式推导

    椭圆切线方程公式推导

    设椭圆方程为x²/a²+y²/b²=1,两边对x取导数得:2x/a²+2yy'/b²=0,故椭圆上任意一点(x,y)处的切线的斜率k=y'=-b²x/(a²y);若M(x0,y0)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那么过M的切线方程为:y=[-b²x0/(a²y0)](x-x0)+y0。 椭圆切线方程公式的推导过程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离,相切,相交。 1.直线与椭圆相离的充要条件是直线与椭圆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无解,即转化为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小于0。 2.直线...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652 0 高考状元
  • 什么是因数举例说明

    什么是因数举例说明

    因数是指整数a除以整数b(b≠0)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b是a的因数。例如:2X6=12,2和6的积是12,因此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假如a*b=c(a、b、c都是整数),那么我们称a和b就是c的因数。需要注意的是,唯有被除数,除数,商皆为整数,余数为零时,此关系才成立。反过来说,我们称c为a、b的倍数。 因数的例子:3X(-9)=-27,3和-9都是-27的因数。-27是3和-9的倍数。事实上因数一般定义在整数上:设A为整数,B为非零整数,若存在整数Q,使得A=Q...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94 0 高考状元
  • 6的倍数有哪些

    6的倍数有哪些

    6的倍数有很多,可以用代数式表示。即6n(n是任意自然数)。当n=1、2、3、4、5、6、7、8、9、10……时,6的倍数分别是6、12、18、24、30、36、42、48、54、60…… 6的倍数 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4、90、96、102。还有无数个。 6的倍数特征 一是都是偶数,二是将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其和必定是6的倍数,9的倍数,12的倍数,15的倍数。 倍数 ①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337 0 高考状元
  • 二的倍数特征

    二的倍数特征

    2是自然数,是1到3之间的正整数,也是偶数。尾数是0,2,4,6,8这五个数字中的一个是二的倍数;二的倍数均能够被2整除;二的倍数都是偶数。 根据倍数的定义,一个数除以另一数所得的商。如a÷b=c,就是说,a是b的倍数。例如:A÷B=C,就可以说A是B的C倍。 2÷2=1,也就是说2是2的1倍。 4÷2=2,因此,2的2倍是4。 倍数: ①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②一个数除以另一数所得的商。如a÷b=c,就...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86 0 高考状元
  •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2020年的中考就要到了,同学们在总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供参考。 概率 1.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2.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3.对立事件:即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 4.必然事件:那些无需通过实验就能够预先确定它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5.不可能事件:那些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有理数 1.定义:由整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71 0 高考状元
  • 四成是十分之几

    四成是十分之几

    四成表示百分之四十,等于十分之四。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相当于百分数。通常用在工农业生产中表示生产的增长状况,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数学概念 一数为另一数的几成,泛指比率:应在生产组内找标准劳动力,互相比较,评成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 通常用在工农业生产中表示生产的增长状况。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例如,粮食产量增产“二成”。 “二成”即是十分之二,也就是粮食产量增加了20%。 在计算成数时,设有甲、乙两数,求乙数对于甲数的比,并把比值化成纯小数,那么所得...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30 0 高考状元
  •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像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是实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它是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号。其中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任意个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例如:0.4=0.400,0.060=0.06。把小数点分别向右(或向左)移动n位,则小数的值将会扩大(或缩小)基底的n次方倍。 有限小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59 0 高考状元
  •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对不对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对不对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一。即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称为正方形,又称正四边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特性。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邻边互相垂直。 正方形的性质 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4.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5.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6.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305 0 高考状元
  •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有哪些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有哪些

    一般地,把形如y=ax²+bx+c(a≠0)(a、b、c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接下来中国练字网给大家分享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形式,供参考。 二次函数解析式 (1)一般式:y=ax²+bx+c(a,b,c为常数,a≠0)。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的坐标可求函数解析式。 (2)顶点式:y=a(x-h)²+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直线x=h;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²的图像相同,当x=h时,y最值=k.有时题目会指出让你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3...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74 0 高考状元
  • 初一到初三数学重点公式

    初一到初三数学重点公式

    初中生学习数学应该熟练掌握基本公式,下面总结了初中数学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数学。 因式分解常用公式 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76 0 高考状元
  • 珠心算口诀表

    珠心算口诀表

    加一请拨双下九,加二请拨双下八,加三请拨双下七,加四请拨双下六,减一请拨双上九,减二请拨双上八,减三请拨双上七,减四请拨双上六。加时,本档要满十,进一补数来加;减时,本档不够减,退一还补数来减。 拨珠口诀 加一:进一双分九 减一:退一双合九 加二:进一双分八 减二:退一双合八 加三:进一双分七 减三:退一双合七 退商口诀: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口诀共9句: 见...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75 0 高考状元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

    一元二次方程指的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 开平方法 形如(X-m)²=n (n≥0)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得解为X=m±√n。 ①等号左边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而等号右边是一个常数。 ②降次的实质是由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③方法是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 配方法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74 0 高考状元
  • 半圆的面积公式怎么求

    半圆的面积公式怎么求

    半圆的面积公式是S半圆=(πr^2)/2。(r为半径)。半圆是形成一半圆的点的一维轨迹。 半圆的圆弧总是测量180°。 半圆的面积公式 S半圆=(πr^2)/2。(r为半径)。 因为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半圆的面积为圆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半圆的面积为S半圆=(πr^2)/2。(r为半径)。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 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就等于圆的半径(r),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C)的一半。长方形的面积是ab,那圆的面积就是:圆的半径(r)乘以二分之一周长C,S=r*C...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233 0 高考状元
  •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八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在数学的学习上给大家带来帮助。 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63 0 高考状元
  • 50以内勾股数有哪些

    50以内勾股数有哪些

    勾股数,又名毕氏三元数。勾股数就是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正整数。接下来给大家分享50以内勾股数。 50以内的勾股数 3 4 5 5 12 13 6 8 10 9 12 15 10 24 25 12 16 20 15 20 25 18 24 30 21 28 35 24 32 40 27 36 45 30 40 50 常见的勾股数的形式 (1)(3,4,5),(6,8,10)…… 3n,4n,5n(n是正整数) (2)(5,12,13),(7,24,25),(9,40,...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548 0 高考状元
  • 初中三角函数半角公式大全

    初中三角函数半角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在初中数学中是很重要的知识,下面总结了三角函数半角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数学。 半角公式 半角公式是利用某个角(如∠A)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及其他三角函数值,来求其半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及其他三角函数值的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303 0 高考状元
  • 初二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知识点的总结,下面总结了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含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通常地,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者横轴,竖直的数轴叫y轴和纵轴,二者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被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③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组有...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0 138 0 高考状元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