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
王利器学习方法分享:两个阶段学习法【情感】,附施蛰存简介
施蛰存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他的著作有《上元灯》、《梅雨之夜》、《施蛰存散文集》,译作有《妇女三部曲》等作品。他把读书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即感情读书阶段和理智读书阶段。感情读书阶段,是青少年时期的读书学习阶段,这个阶段读书,多半用感情去读。感情读书阶段,一般都是在二十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人读书,多数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凭着自己的爱好去读书。读书时也很少去作分析研究。每读完一本 书,就将书中人物模仿一番,认为这样做就是真正把书读懂读透了。这时的读书,多数都是为了找乐。但是,它是养成一个人勤于学...
-
拿破仑学习方法分享:痴迷一科学习法【情感】,附拿破仑名言
法国杰出的新兴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曾获法学博士学位,是该城的律师。拿破仑十岁时进入一所公费的布里恩纳军校学习,五年.的军校生活,对他反封建思想的形成颇为重要。1784 年7月,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又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学习。拿破仑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断了他的求学之路。辍学后的拿破仑参军做了一-名军人。由于他痴迷军事政治,善于钻研军事理论,被驻扎在朗斯城的拉费尔团任命为炮兵少尉。这更引起了他强烈的求知欲,他废寝忘食地博览群书...
-
冯骥才学习方法分享:想像勾画学习法【情感】,附冯骥才简介
冯骥才是中国著名作家.现任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j李定兴合作)、《神灯》,散文集《雾里看伦敦》、《珍珠岛3、《秋天的音乐》以及《冯骥才小说集》等。想像勾画学习法.是冯骥才白己独创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文革”时,抄家的人把他几千册的藏书撕的撕、烧的烧。抄家的人走后,他把“残书和那些零零散散的书纸都万分珍惜地收敛起来,认真仔细地整理.缝订,发现有破口的地方,全用玻璃纸粘好,结果完整者寥寥,残篇散员却有一大包。逢到苦闷寂寞之时.便拿出来读"。他在读这些残篇散...
-
王利器学习方法分享:专研双取学习法【情感】,附王利器简介
王利器是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著有《盐铁论校注》、《风俗演义校注》、《郑康成年谱》等著作。王利器从小热爱读书,中学毕业先后进人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养成了读书写作的好习惯。在学习时,他选定好专业方向后,就开始向这个方向努力。他在阅读大量专业书籍时,悟出了重点精读与非重点粗读结合的方法。这就是他的“专研、仅取”学习法。他在读《吕氏春秋》、《盐铁论》、《风俗演义》等书时采用了“专研"的方法:把一本书从头至尾反复研读,直到深入了解、透彻气悟为止。然后再去读其他的书,每次专攻一本书,目标...
-
谢里曼学习方法分享:兴趣延伸学习法【情感】,附谢里曼简介
德国考古学家、现代考古学鼻祖谢里曼,小时候读过一本《古希腊罗马神话》的书,他对书中“特洛伊战争”的描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841年,谢里曼决定要实现童年的梦想,寻找“特洛伊”的遗址,弄清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作准备。首先,他学习了拉丁文;然后又学习了古代和现代的希腊文;最后,他仔细研读了荷马史诗,特别是关于“特洛伊战争”最后一个时期的描写。为了寻找书中所描写的地方,证实自己的判断,谢里曼多.次前往希腊和小亚细亚。他断定"特洛伊”的遗址,就在小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