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讯 第49页

  • 议论文的三要素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议论文的三要素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论据 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91 0 高考状元
  • 说明文语言特点及说明方法有哪些

    说明文语言特点及说明方法有哪些

    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语言特点 1.这类文章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为主要目的。 2.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同说明文本身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3.说明文语言简明准确,通俗易懂,清楚明白,条理分明。说明即解说,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4.说明文的语言既不同于记叙文语言,也不同于议论文语言;既不是为了感动人,也不是为了说服人,而是为了使人明白,获得知识。语言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这是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色。...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62 0 高考状元
  • 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及作用是什么

    语文表达方式有哪些及作用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记叙 记叙,用文字叙述。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79 0 高考状元
  • 社戏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社戏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鲁迅的《社戏》体裁是小说。《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 社戏的文章体裁 鲁迅的《社戏》体裁是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339 0 高考状元
  •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处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处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自《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出处 出处《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翻译: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近义词:针锋相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反义词:退避三舍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造句 1、“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样“还”下去是没有结局的。 2、你要小心你的对手。常言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吗? 3、我们应该原谅伤害过我们的人...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00 0 高考状元
  • 脍炙人口的意思是什么及造句

    脍炙人口的意思是什么及造句

    脍炙人口意思是: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 脍炙人口意思 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近反义词 近义词:到处颂扬、流脍人口、交口称誉、爱不释手、颂声遍野、口碑载道、喜闻乐见 反义词:鲜为人知、平淡无味 成语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61 0 高考状元
  • 伯牙鼓琴的意思

    伯牙鼓琴的意思

    伯牙善鼓琴出自战国列御寇的《列子》中的一文。原段: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意思是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 《伯牙鼓琴》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鼓琴》翻译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69 0 高考状元
  •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孙悟空是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主角,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孙悟空的性格有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善恶分明、做事谨慎等。 孙悟空的性格 1.有责任心,敢作敢当:孙悟空甘愿忍受被唐僧念咒的疼痛,一次次承受痛苦,却没有拂袖离去。 2.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在看到百姓受灾受难的时候,孙悟空会设身处地的解救人们脱离水深火热的处境。甚至不惜得罪玉帝,甚至如来佛祖。 3.善恶分明,做事谨慎:在遇到各种妖怪的时候,不管他们怎么瞒天过海,但骗不过孙悟空,每次遇到特别的人,孙悟空都会仔细的观察,所以,很少会上妖怪的当。 4.忍辱...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02 0 高考状元
  • 老舍四世同堂主要内容

    老舍四世同堂主要内容

    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四世同堂》主要内容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北平沦陷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祁老人渴望圆满的度过80大寿,然而日本人突然打进来,使表面本来和睦的胡同变得风云四起。 钱家二少爷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冠家人为取得日本人信任而告发钱家,钱默吟被迫下狱,钱家大少爷和钱夫人病死,祁瑞全在大哥的帮助下逃出城外开始抗战。 冠家最终在靠出卖女儿色相的帮助下取得了妓女所所长的职位。瑞丰在妻子的帮助...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66 0 高考状元
  • 论证方法及作用有哪些

    论证方法及作用有哪些

    引用论证→权威有力;举例论证→具体有力;比喻论证→形象有力;对比论证→鲜明有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证方法及作用,供参考。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1.事实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2.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3.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4.引用论证:...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78 0 高考状元
  • 孙悟空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

    孙悟空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1.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在看到百姓受灾受难的时候,孙悟空会设身处地的解救人们脱离水深火热的处境。甚至不惜得罪玉帝,甚至如来佛祖。 2.善恶分明,做事谨慎:在遇到各种妖怪的时候,不管他们怎么瞒天过海,但骗不过孙悟空,每次遇到特别的人,孙悟空都会仔细的观察,所以,很少会上妖怪的当。 3.意志坚定,敢于吃苦:当孙悟空被关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意志坚定,敢于吃苦:当孙...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17 0 高考状元
  • 以小见大的作用

    以小见大的作用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能产生丰富的联想;事件平凡,人物亲切,读来就好像事件就发生在身边,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以小见大手法的作用 (1)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 (2)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能产生丰富的联想。 (3)从平凡中体现出不平凡,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以小见大的特点 (1)从材料上来讲: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以小见大”的基本点在于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都是小的选取对象。...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84 0 高考状元
  • 围城主要内容是什么

    围城主要内容是什么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接下来分享《围城》主要内容。 《围城》主要内容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15 0 高考状元
  • 初中说明文语言特点有哪些

    初中说明文语言特点有哪些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下面整理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结构,供参考。 说明文语言特点 说明文具有内容的严密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正确无误的认识;有条理地说明描述某一对象的特征或位置等;摸清事物之间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语言简明,说明严密,拥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说明文结构 1.总分式 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1)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2)总——分——总,如《故宫博物...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06 0 高考状元
  • 名人传主要内容200字左右

    名人传主要内容200字左右

    《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名人传》主要内容 作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71 0 高考状元
  • 运用典故的作用

    运用典故的作用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运用典故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用典的意思是一种修辞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诗词中,...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14 0 高考状元
  • 律诗在对仗押韵的特点

    律诗在对仗押韵的特点

    律诗在对仗时句法要相同,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句数固定: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 讲...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79 0 高考状元
  • 社戏写作背景和段落大意

    社戏写作背景和段落大意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接下来分享社戏写作背景和段落大意。 社戏写作背景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十月革命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暴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起来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381 0 高考状元
  • 欲扬先抑的作用

    欲扬先抑的作用

    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欲扬先抑的意思是要发扬、要放开,先控制、压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63 0 高考状元
  • 梅子黄时具体指哪个月份

    梅子黄时具体指哪个月份

    梅子黄时指五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出自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三衢道中》,用首句中的“梅子黄时”点明出行时间,写出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赏析: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08 0 高考状元
  • 放荡形骸褒义还是贬义

    放荡形骸褒义还是贬义

    放荡形骸是贬义词,意思是行为放纵,不拘礼节。出自元代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反义词:规行矩步;近义词:放荡不羁。 放荡形骸解释 成语解释: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放纵自己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放荡不羁 反义词:规行矩步 放荡形骸造句 1、李志远慌忙把车停下,人一喝多了什么可能都有,连平时最注重形象的赵新伟,这会儿也放荡形骸了。 2、彼放荡...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85 0 高考状元
  •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好句摘抄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好句摘抄

    《中国诗词大会》的宣传语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好句,供参考。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语录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是一个耕种的季节,而在这个新春,我们又一次撒下了诗意的种子,期待有一天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说,告别母亲,走出家门,意味着我们的成长,那么抱着拳拳之心,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意味着我们的成熟,在这里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平安! 3...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35 0 高考状元
  •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作用是什么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作用是什么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作假设。 说明方法及作用 1、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2、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73 0 高考状元
  • 朝花夕拾优美句子段落摘抄

    朝花夕拾优美句子段落摘抄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接下来分享朝花夕拾优美句子段落摘抄。 朝花夕拾优美句子 1.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2.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3.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75 0 高考状元
  • 简爱每章概括及读后感

    简爱每章概括及读后感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接下来分享简爱每章概括及读后感。 简爱每章内容概括 第一章:简爱的父亲是个穷牧师,当她还在幼年时,父母就染病双双去世。简爱被送到盖茨海德庄园的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 第二章: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第三章: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并决定把她送进达罗沃德孤儿院。 第四章...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38 0 高考状元
  • 古诗泊船瓜洲的瓜州是哪里

    古诗泊船瓜洲的瓜州是哪里

    《泊船瓜洲》的瓜洲是瓜洲镇,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属于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泊船瓜洲》原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赏析 诗人用词讲究。为了表达自己离开故居钟山时的依恋情怀,他把泊船处瓜洲跟对江的京口说成无非是一江之隔,把明明是在群山之后的钟山故居轻描淡写地用“只隔”来形容...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83 0 高考状元
  • 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

    关联词语分类及用法

    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关联词语是指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 1.并列:前后分句所表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都已经存在或确定不存在,且相互既不隶属,也不交叉。包括平行并列和对照并列两种句式。 2.递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表明后一种情况的程度更深一层。分句之间有偏、正句之分,前偏后正,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3.转折:对前面分句提出的某种已存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转而述说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即相反或相对的结论。且...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11 0 高考状元
  • 引用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引用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引用可以使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引用可以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答题格式为:运用引用的修辞方法,既形象地描绘了……,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已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302 0 高考状元
  • 用四字词语概括小石潭记景物特点

    用四字词语概括小石潭记景物特点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下面整理了《小石潭记》景物特点,供参考。 《小石潭记》景物特点 文中描写小石潭的(水、石、树、鱼、岸)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水清、石怪、树绿、鱼多)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凄凉 悲伤)的情感。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小石潭记景物的特点:悄怆幽邃,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赏析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438 0 高考状元
  • 成语四面八方什么意思

    成语四面八方什么意思

    四面八方,意思是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四面八方的意思 四面八方: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近反义词 近义词:五洲四海、五湖四海、大街小巷 反义词:弹丸之地、一步之遥 四...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216 0 高考状元
  • 严贡生人物形象分析

    严贡生人物形象分析

    严贡生是讽刺小说反面人物。在《儒林外史》的许多人物中,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下面分析了严贡生的人物形象,供参考。 严贡生人物形象 在《儒林外史》的许多人物中,严贡生六亲不认、无恶不作,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作者刻画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 清朝的科举,纯为以文试士,惟有“优贡”这一个名目,是制度上唯一强调要凭所谓优良的品行来决定应举资格的。 严贡生人物出处 严贡生出自《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反面人物。在《儒林外史》的许多人物中,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作者...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319 0 高考状元
  • 新乐府运动特点

    新乐府运动特点

    新乐府运动用新题、写时事、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的乐府诗及其他的一些作品,反映了中唐时期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新乐府运动的特点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多未尝“...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78 0 高考状元
  • 杯弓蛇影的意思和寓意

    杯弓蛇影的意思和寓意

    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杯弓蛇影的意思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载:应彬请杜宣饮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形容人神经敏感,含贬义。 杯弓蛇影的寓意 本文既嘲笑了那个被杯中蛇影吓得病倒的人,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心病还须心药来医.乐广明白客...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69 0 高考状元
  • 引用他人的话的作用

    引用他人的话的作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引用的作用 (1)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 (2)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4)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5)引用具体的事例,可以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97 0 高考状元
  • 前后照应的好处和作用

    前后照应的好处和作用

    前后照应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内容完整,结构严谨,搭配衔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加有力,感情更加强烈。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 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开头说:“我早已想写—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里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1-02 165 0 高考状元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