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百家姓氏小故事:百家姓中钱为什么会排在第二位?有哪些历史渊源?
说到百家姓小编信赖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赵钱孙李是人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赵排在第一,钱姓排在第二呢?实在,小编查了一下相关的历史资料,钱姓排在第二与那时宋朝有关,说到宋朝那就要提到宋朝的开国天子宋太祖了,宋太祖实在照样一位异常厉害的人的,详细的相关信息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今年为吴越国王钱弘俶“纳土归宋”1040周年。昔时,钱弘俶遵照祖训,以苍生为念,归于宋朝,实现中华一统,受到史家的赞颂。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想念江南文化的奠基人,五代十国吴越国创建者武肃王钱镠。由于钱镠的战功显赫,曾获得唐王朝发表的铁券金书,俗称免死牌。中国历朝历代所赐予的“铁券”不胜枚数,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多灰飞烟灭,唯有钱镠的铁券金书,履历千年,饱经灾祸,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由浙江嵊州长乐钱氏后裔捐献给国家,成为国家博物馆一级珍贵文物向众人展示。那么铁券金书究竟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历史上的铁券金书铁券金书,也称丹书铁券、金书铁券,是古代天子与臣子所订的左券,用丹砂或金等写在“铁券”上,故称“金书铁券”,因具有刑罚豁免权,俗称免死金牌。铁券外形如筒瓦形的铁制品,两券合而为一整体,左券颁给元勋,右券藏入皇家内府或宗庙内,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验真假。铁券上的信词,最初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后梁用银粉填字,故《资治通鉴》作“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 “金书”,辽代用金填字,故《辽史》作“金券”;《明史》则因铁券可世代相传而称为“世券”。许慎《说文解字》里说“符,信也”。据考,先秦时代,符节是用作凭证的一种信物,一样平常用竹木做成。《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符就是国君的信物。从现在掌握的资料考证,丹书铁券发现人为汉高祖刘邦。史载:刘邦确立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元勋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丹书铁券中的誓词有“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汉高祖为笼络元勋,给元勋发表“丹书铁券”作为褒奖。他也许以为竹木易朽,不足以表达自己拥有天下并与元勋世代永享富贵爵禄的刻意,遂易之以铁。《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限。”受赐者莫不感应皇恩浩荡,世代效忠朝廷,将其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实在天子信誓旦旦,但认真兑现答应的并不多。如韩信、彭越等都是大元勋,效果都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至于元勋子孙更无免罪特权,稍触刑律,即绳之以法,如丞相陈平的后裔抢人妻子,被处以死刑。史学家司马迁曾作统计:“汉兴,元勋受封者,百有余人”,汉武帝太初时,只过了一百年,仅有五个元勋后裔保留封为侯爵,其余均因犯罪而获死罪。自汉高祖开启以铁契褒奖、笼络元勋的先例,后世帝王纷纷仿效,所谓“后裔承业,习而不改”,他们以为这种政治计谋和手段对于增强统治权力十分有用。三国时期,为笼络周边少数民族,蜀汉对南中诸夷、曹魏对关陇氐、羌,都赐予铁券与之会盟。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丹书铁券的誓词,由汉初的世袭爵禄一改而为免去死罪。唐代免去受赐者起义罪之外的死罪一次或数次,成为唐政府犒赏铁券的主要内容。唐末,不仅受券者有免去死罪的特权,还涉及宽宥其子孙死罪特权。文学作品也有渲染铁券金书,以增添其神秘感和影响力的。小说《水浒传》第九回写店主人先容柴进时说:“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天子钦赐予他‘誓书铁券’在家……”第五十二回再次写柴进道:“小人是柴世宗嫡派子孙,家间有先朝太祖誓书铁券。”此“誓书铁券”,是“丹书铁券”的一个异称,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赐柴氏“丹书铁券”,柴氏后人犯罪不得施刑,历史上确有依据。钱鏐对中华一统的孝敬晚唐五代十国被史学家称为“乱斯极矣”,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灾荒频仍,北方十室九空, “江南大旱,饥人相食”,国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吴越国王钱镠就生于其时。他身世清贫,少喜习武,因系宗子,16岁便冒险去海盐等地,销售私盐至安徽等地,换回钱粮侍奉怙恃。21岁时,钱镠投身行伍,“骁勇绝伦”,胆识过人,受到石镜镇指挥使董昌的重用。879年黄巢起义军进犯临安,钱镠以少敌多,巧妙地解围。880年,唐朝内乱四起,为珍爱地方清闲,董昌、钱镠确立“八都军”。董昌其人缺少远见,昏庸残暴,野心日增,他与钱镠历经四年艰辛战斗,平定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叛乱后,僭位称帝。895年,唐朝封钱镠为浙东招讨使,诛讨董昌。钱镠初念董昌提携之恩,且又是同乡,两次劝告董昌不行起义。董昌却团结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偷袭苏州、杭州,才使钱镠下刻意攻克越州(绍兴),董昌在被押赴杭州途中,自惭无颜,投江自杀。897年,钱镠诛讨董昌有功,唐昭宗特赐“金书铁券”,铁质形如覆瓦状,中穹旁垂,质如绿玉,上嵌金字350个。在诏文中,唐昭宗褒奖钱鏐削平董昌的功勋,赞美他“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慰社稷,惠以福生灵……志奖王室,绩冠侯藩”。他称钱鏐的劳绩“虽钟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顾功”。因此,他“用赐其金版,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永袭宠荣,克保富贵。”铁券的主要内容是纪录被赐者征讨董昌的功勋,券文明言“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这是天子赏给钱鏐的夸奖和信物。清朝吴任臣在《十国春秋》中称铁券:“晶光闪灼,天语温纯。”钱镠获得这道“金书铁券”时,感动得哭了,他说:“我才46岁,就受到皇上云云厚赏,恩重难报啊! ”并以此谆谆教导自己的子孙:“要谨当日慎一日,诫子诫孙,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因此而贾祸。”同年十月,钱鏐请文学家罗隐起草《谢赐铁券表》,向朝廷致谢。江南文化的焦点为五代吴越国文化,宋人编《百家姓》将钱家排在仅次于赵宋皇家的第二家,解释众人对钱氏家族的家国情怀的一定。钱镠平息战乱后,维护地方安宁,确立吴越王国,定都杭州达八十余年,作育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款式,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江南水乡文化。钱王的仁慈和英明,使西湖化解了“千年之劫”。据纪录:那时中央政府准许钱镠造一座王府,风水先生以为填了西湖造王府是最佳选择,这里风水好,有王气,钱家可享有千年山河。钱镠坚决不同意,说:“国民靠湖水为生,无水即无民,我还要王气干什么?”他不只没填西湖,还招募了7000名“撩浅军”,专门从事西湖等水域的疏浚事情,后人有“留得西湖翠浪翻”的诗句赞颂钱王。钱镠对杭州先后举行3次扩建,大大拓宽了杭州城的局限,杭城留下的“百井坊巷”中那99眼井,就是钱王开凿的,故俗称“钱王井”。钱镠同时发展经济,培植农桑,开拓海运,扩大商业,将杭州建成了“富甲一方”的“人间天堂”。据史料纪录,隋末唐初杭州户籍仅15380户,至五代吴越盛时人口激增至10万余家、50万人。钱王重视苏南重镇苏州,虎丘塔亦为钱王所建。他派出第六子钱元璙(公元886-942)前往驻守。元璙最喜园林,治理苏州30年,颇有政声,特别是其于苏州园林建设的孝敬泽被后世。五代诗人贯休曾写诗赞钱鏐道“一剑霜寒十四州”,成为一时俊杰。81岁时,钱镠在杭州病亡,谥号武肃。他遗言要“子孙善事中国”,“如遇真主,宜速归附”,立下 “八训”等,后演绎成著名的“钱氏家训”,使后裔历久受益而人才辈出。对钱镠的功勋,后人口碑一直,苏东坡写下《表忠观记》的文章。江浙等地更有不少奉祀他的祠庙。北宋欧阳修曾说:“独钱塘自五代时,知尊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顿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赵匡胤称帝建宋,统一天下。978年,第五位吴越国王钱弘俶,为生灵免遭涂炭,遵照武肃王钱镠的祖训,将所辖的一军13州86县、550680户所有献给北宋王朝。铁券金书曾饱经灾祸钱镠的铁券金书经宋代陆游、明代刘基等人题跋,还呈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明成祖和清高宗等六位帝王御览,成为国宝。历经战火风雨,流离失所,这件国宝能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为美谈。钱弘俶归宁后迁宫至河南南阳并死于那里,但“铁券金书”及历代天子所赐的竹册、玉册、诏诰等祖传文物仍留在杭州钱氏祖庙。淳化元年(990),杭州官员将铁券等所有吴越旧物运到汴京献给宋太宗。为抚慰钱氏,宋太宗鉴赏铁券后下诏,将铁券等归钱弘俶之子安僖王钱惟濬保管,钱惟濬去世后交给他的弟弟钱惟演珍藏。钱惟演去世后,铁券交给他的二子钱晦保管,继而又转给钱惟演之孙钱景臻保管。熙宁八年(1075)三月,钱景臻做了宋仁宗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1060—1146)驸马,“金书铁券”最先珍藏在钱景臻的驸马府。钱景臻跟大长公主结婚后受封会稽郡王等。大长公主伶俐贤惠,是宋仁宗最喜欢的女儿。金人入侵,她变卖所有家产,支持朝廷抗金。徽钦二帝被掳,在赵宋皇室南渡后,她说,国不行一日无君,遂召集皇族、大臣,主持选举康王赵构为天子。绍兴元年(1131年),钱忱奉母之命随宋室南迁,居台州府所在地临海。钱氏居住到台州以后,逐渐成为台州的大族、望族。绍兴四年(1134)夏,宋高宗赐大长公主第“一行”宅,并御题“忠孝之家”四个字,让她安享荣华富贵。“一行”宅位置,在今浙江省临海市台州中学老校园的东侧。“铁券金书”由钱忱携藏在临海宅第,成为台州钱氏的“族宝”。南宋德佑二年(1276),当元兵将至天台时,钱氏家人负铁券逃难,死于途中,铁券不知去向。然而苍天有眼,56年之后的元顺二年(1331),“铁券金书”被一位渔人从泽库的深水中捞了上来,卖给了相近村的一个老学究。钱氏14世孙钱世珪(1276-1346)用10斛谷买回了“铁券金书”。然则浸水太久,嵌在“铁券金书”后半段的金字剥落了许多。“铁券金书”长留临海达767年之久,世守不坠。文学家陆游83岁时写了一篇《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内里有如下纪录。绍兴六年(1136),在他十二三岁时随母至姨母家,拜见了老尊长大长公主,看到铁券、节度使印等宝物,他说:“铁券实藏卧内,状如筩瓦。今七十余年,乃得见录本于武肃诸孙槱家。后十字,盖文僖手书。某家旧藏文僖书帖,亦有押字,皆与此同。武胜军节度使印,则文僖尹洛时所领邓州节钺也。开禧三年六月乙巳,山阴陆某谨书。”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中写道:“券藏白石村民钱文川家。”1895年,岭外钱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日夜有人看守的铁券,竟被人从宗祠里盗走,1901年长乐镇的钱氏后裔花了400两银子从一个常熟人手中再次买回铁券。钱氏后裔为祝贺铁券回家,演戏10天。在嵊州县志中纪录,1938年抗日战争发作,长乐也被日军占领。长乐钱氏族人为防铁券遗失,商定将铁券藏在钱赓麟家的深井里。据钱赓麟的儿子钱文汉先生回忆:七十年多前,当铁券送到了他家时,其怙恃为使铁券不损坏先是涂油,后是封蜡,最后将铁券先用棉线缠好再封上蜡,用线捆好投入自家的井里。此井到秋天水清,一眼见底,文物容易露出。钱赓麟配偶每天晚上从外面挑回一担泥倒入井中,将井水搅混。今后,钱赓麟一家人要到很远之地挑水吃。坚守七年,抗战胜利。昔时11月,天气已冷,钱赓麟喝口白酒,下井取出铁券,剥开来看,保留完好。1949年5月,长乐解放,钱氏族人感应人民政府可以信赖,遂将铁券献给国家,由浙江省文物治理委员会保管。鉴于此物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1959年,那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铁券珍藏。铁券金书文化价值永恒国家博物馆珍藏着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吴越国王“铁券金书”,后世的铁券多系参照这一铁券制作的,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明成祖、清高宗(乾隆帝)等六位天子曾御览,其中朱元璋御览了两次,乾隆天子则在览后送还时亲作“观铁券歌”诗文犒赏,并依其形制发表给元勋、重臣。可以说唐、宋、明、清发表的铁券,形制相仿。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想仿效古代帝王表彰开国元勋,赏给铁券,但无人知晓铁券的形制。这时翰林学士、文学家危素说,临海钱氏藏有铁券,于是朝廷遣人到台州。钱氏后人接到诏书,速将“铁券金书”和钱氏五王画像送到京城。朱元璋与丞相李善长、礼部尚书牛亮等鉴赏后,照样雕了一个模子,并翻刻制成木刻铁券。钱氏后人仍将“铁券金书”带回临海以世代宝藏。铁券进京,让朱元璋的朝臣们大开眼界,他们争相吟咏,唱和一直,文坛领袖宋濂还撰文《送钱允一还天台序》来纪念此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高宗弘历第三次南巡时欲一睹这稀世宝物,钱选等人把“铁券金书”送到常州,让他鉴赏。乾隆天子不只御览了铁券,还把他亲自题写的《观钱镠铁券歌》刻在安置铁券的木盒宝匣上。那时一些大臣、名士,如庄有恭、范清供、齐召南、沈德潜等都赋诗“恭和”。武吴萧王“铁券金书”现在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不少钱氏子孙专程前往鉴赏,浏览之余,感慨万千。“铁券金书”的文化价值是永恒的,它诠释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和荣辱,也见证着千年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文章来源:故事365,本文中国最稀少姓氏,历史上出的皇帝却不少!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阿尔法趣味语文网】为同学们提供语文相关的趣味知识:趣味成语、百家姓、文化、知识、名人等。
学习更多趣味语文知识就到阿尔法趣味语文网。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