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百家姓氏小故事:吴姓世仇是哪个姓 吴姓与什么姓是世仇
最近看到有人说这个吴姓不见得,怎么个不简单法呢?实在就是说的吴姓家族的人异常的厉害,被誉为是历史上最为绚烂的姓氏了,那么有人问了这个吴姓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另有人说这个吴姓和另外一个姓的人有世仇,那么这到底是哪一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剖析看看吧!实在真正意义上没有谁人姓氏和吴姓是有世仇的,但是有传言说吕姓的人是和吴姓的人是不能通婚的,吴姓实在都是春秋时期吴国人,由于是被越国所消亡的,以是以吴姓为国名,由此也可以看出,越国人和吴国人是世仇啊,那姓越的人是世仇,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下面再来看看这个吴姓家族到底有多厉害吧。吴氏以句(读勾)芒玄鸟为图腾。吴由太阳和玄鸟组成。句芒是太昊的宗子,是专门丈量春分点的上古东方氏族,是太昊的助手。句芒是鸟图腾,吴也就是鸟图腾。吴权、吴回、吴枢、虞、周古公宗子太伯,皆吴姓祖。姓氏图腾图腾由“太阳”和“鸭头人身像”两部分组成,解释吴人是太阳崇拜者。得姓始祖泰伯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宗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从小就很伶俐,深受周太王溺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凭据那时传统应传位于宗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了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冷落的江南,自创基业,确立了勾吴古国。商朝消亡后,周朝确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迁徙漫衍吴国消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漫衍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拓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受命率6000人搭船"往使琉球"(即台湾)。吴氏迁居香港,约莫始于元代。吴姓在台湾为第七大姓。台南县吴姓人最多,另有在嘉义、云林、彰化等。明朝末年至清代,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营生创业。现台北县新店安坑吴姓人家是于顺治年间从福建移居入台湾的打狗(今高雄市),康熙年间平和人吴凤父子到台等。生长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向外洋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另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区域。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确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自力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生长至今,吴姓成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另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西欧。姓氏源流除了太伯之外,吴姓另有以下这些源流:①源于姜姓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裔是中国乐曲的发明者。吴姓源流之一就是出自炎帝大臣吴权之后裔,以族名或国名为氏。据纪录黄帝的母亲就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停生长壮大,并逐渐星散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②源于虞氏古代姓名文籍《姓氏·急就篇》纪录,舜的后裔被封于虞,由于吴、虞的上古读音相近而且字形相近,故舜的后裔也有改姓吴。属于以国名为氏。历史文籍《元和姓纂》中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吴”,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最先区别。③少数民族改姓少数民族中的吴姓以苗族最多,也有满族汉化改姓。哈尼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姓。他们有的是汉族姬姓吴氏与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不外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改用、借用汉姓“吴”而成,与姬姓吴氏没有血缘联系。郡望吴姓郡望主要有延陵郡、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和武昌郡等。延陵为故邑名,即今江苏常州市,西晋分曲阿县始置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西南。濮阳郡为晋咸宁时改东郡置国。治所在濮阳,西晋末改为郡。渤海郡为西汉时从巨鹿、上谷二郡之地分出,相当于近河北、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区域。陈留郡为西汉设置,治所陈留(今开封东南),北魏移至浚义(今开封市西北)。吴兴郡为三国时设置,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汝南郡为西汉初设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长沙郡为秦设置。治所临湘,(今长沙市)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武昌郡为公元二二一年,三国吴孙权把原来的江夏、豫章、庐陵三郡之地分出一部分而设置,局限约莫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区域。堂号渤海堂:以望立堂。武昌堂:以望立堂。汝南堂:以望立堂。长沙堂:以望立堂。吴兴堂:以望立堂。陈留堂:以望立堂。濮阳堂:以望立堂。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续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逝世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至德堂:孔子对泰伯的忍让精神十分佩服,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人品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称为“至德堂”。历史名人1、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2、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确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下令杀戮。3、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转变厚实,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生长了线描的艺术方式,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4、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5、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卓越讽刺作家。6、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眼见之怪现状》。文章来源:故事365,本文中国最大吴氏宗祠在哪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阿尔法趣味语文网】为同学们提供语文相关的趣味知识:趣味成语、百家姓、文化、知识、名人等。
学习更多趣味语文知识就到阿尔法趣味语文网。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趣味百家姓氏小故事:天下吴姓24个字辈分排列
- 下一篇: 趣味百家姓氏小故事:中国最大吴氏宗祠在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