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善于创造的人,在某种场合,由于某种事物的启发,会偶然获得一些意料不到的即兴灵感。把这种灵感用于学习创作上,就会得到令人瞩目的收获。
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是一个激情作曲家,他的即兴灵感往往来自这种情况:一个初夏的晚上,贝多芬在波恩郊外散步,晚风中隐隐传来了叮咚的琴声,弹的是他谱写的一首奏鸣曲。他循着琴声来到一座房子前,只见窗内一个少女,坐在一架旧钢琴前弹奏,旁边一个男子,在昏暗的灯光下缝做皮鞋。
贝多芬推门走进屋。男人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告诉他,那姑娘是他的妹妹,自幼双目失明,非常喜爱音乐,苦于没有名师指点,平时听见隔壁贵族人家弹奏贝多芬先生的曲子,便暗记在心。
贝多芬被感动了。这时,忽然夜风吹灭了烛光,月光如水,照在那体态窈窕的盲女子身上,照在那架钢琴黑白相间的琴键上,瞬间,一副奇幻的图画呈现在贝多芬的眼前。贝多芬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激动,他对兄妹俩说:“让我为你们弹奏一曲吧!”
琴声响起,时而朦胧缥缈,如新月初升;时而清朗明丽,如皓月当空,兄妹俩听得入了神。
一曲弹完,贝多芬告别兄妹俩,飞奔回家,迅速摊开五线纸,把乐谱记了下来,这就是他不朽的名作《月光》奏鸣曲。
这种奇特的灵感来自一瞬间,流星一样稍纵即逝。只有那些善于创造的人,才能眼明手快地抓住它。
世界名曲《摇篮曲》的作者舒伯特,也善于抓住这种灵感进行创作。
有一次,他去吃饭,走进一家小酒馆,一摸口袋分文不存。向四周张望也没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目光偶然落到一份报纸上,那上面刊登了一首小诗。这首小诗的意境涌进了舒伯特的心灵,变成了一个个音符,激起了他创作的灵感。他走到窗前,飞快地把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随即把乐谱交给店主,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摇篮曲》。在他逝世三十年后,这首乐曲的手稿在巴黎的一个拍卖行里,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出。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它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因此,当灵感产生时,要设法将它捕捉住,使它成为创造的契机。
一个人出门时,最好随身带着记事本。一有灵感,马上将它记下来。如果没有带记事本,突然来了灵感,也应当尽量想办法补救,只要动脑筋,办法总会有的。
著名的电学家安培,有一次在大街上突然来了灵感,可是身边没带纸和笔。他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街道旁,就把马车的后板当成黑板,完成了他的公式推算。
灵感的产生,有时还会发生在半睡半醒之间。
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天夜里躺在床上,突然想到了他要写的诗中的一句比喻,便立即在黑暗中摸到一根烧焦的火柴杆,迅速在香烟盒上写下了“惟一的腿”几个字。早晨起来后,他根据这几个字,整理出了昨夜构思的一首诗。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贝多芬的励志故事
贝多芬的励志故事:不向命运低头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写了9部交响乐和32首钢琴奏鸣曲,此外,还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一二百部作品,其中有许多是在耳聋以后写成的。
1798年,28岁的贝多芬发现自己的听力出现了问题,继而听觉日益衰退。1822年,因为失去了听力,贝多芬指挥歌剧《费德里奥》预奏失败,他扔掉指挥棒,一口气跑回家里,倒在椅子上,沉默了很久很久。耳病的恶化使贝多芬非常痛苦,他的消极情绪达到了极点,曾写下遗书,陈述自己的悲惨遭遇与不幸。但是,贝多芬并没有一蹶不振,他重新树立起与聋疾斗争的信心,全心投入音乐创作中。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仍然由他亲自担任指挥。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贝多芬却丝毫听不见如山似海的掌声和欢呼声,直到女歌手温葛尔把他的身子拉向观众时,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终场后贝多芬感动得晕了过去……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作为一个音乐家却失去了听觉,为了挚爱的音乐他终身未娶,但他却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快乐。
【感悟】
在生命的历程中,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帆风顺。当厄运降临时,我们可以埋怨命运的不公,也可以为不幸而悲痛,但不要让生活就此剧终。坚定信念,就算人生的道路再多坎坷,生命之光也必将大放异彩。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经典火柴棒游戏系列:5个正方形变3个【移动3根火柴棒】
- 下一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暑假日记范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