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法:鼓励孩子提问能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孩子提问能培养创新能力?今天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同学详细的剖析一下鼓励孩子提问能培养创新能力。
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已经认识到,面对未来社会,孩子仅仅学好书本知识、获得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书本知识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孩子站在人生舞台的制高点,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
孩子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如此重要,应该从何着手来培养呢?就家庭而言,鼓励孩子多提问、善提问、不人云亦云、不盲目崇拜、敢于反思和质疑,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有效方法。
表面上,爱不爱提问只是嘴巴上的事,实际其内在功夫体现的是孩子是否有一个勤于思考、敢于表达、习于创新的头脑。孩子爱不爱提问与学校教育体制及教师的观念、素质有关,尽管存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父母要做孩子提问的启发者
善于提问的孩子有出息,武汉就出了一个因爱提问而出名的小学生。江典帅在武汉市一学校上小学四年级,这个10岁的小姑娘发现,现行小学《数学》第七册关于“带小数”的定义不准确。她的质疑得到教材主端的认同,并将在再版时修正教材。
这个发现源于一次购物。一天,她跟爸爸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共花了45元钱,收款机打出的单据写着:45.00元。她百思不得其解:干吗非要在后面加两个“0”呢?她问爸爸、妈妈,没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来,老师在讲纯小數和带小数时,她突然想到:“1"的后面不一样可加“0”
吗?如果是这样,带小数不也有等于“1”的时候吗?
小典帅有这非凡的“眼力",绝非一日之功,这与父母长期精心呵护她创新质疑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江典帅的妈妈江南美曾是一位小学教师,自从有了女儿以后,她就辞掉公职,做了专职妈妈。她是一个教育有心:人,每天做完家务,都要花数小时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做笔记、写心得,与下班回家的丈夫做交流。夫妇俩在教育女儿的主导思想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达成了“双八字教育方针”: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平等宽松,信任鼓励。他们认为,这种家庭气氛能激发孩子对什么事都抱着好奇的心态,喜欢观察,习惯探究。这比单纯教孩子认识一些字、做几道算术题有意义得多。
在江典帅的家里,有两本厚厚的笔记,记载着江典帅提出的各种问题: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圖?插座为什么有两孔的也有三孔的?为什么我的这么小的眼睛,却能看见那么大的汽车、房子?天上有雷阵雨,为什么没有雷阵雪?
江南美每天坚持整理孩子的各种问题,她说,只有正确引导孩子的求知欲,把她头脑中的“?”一个个拉直,才能激发她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拓展孩子思维的空间,促使她不断涌现更多的“为什么”。
孩子天生都好奇,都爱问,可是能否坚持下去,形成爱提问的好习惯,与父母的反应和态度密切相关。很多时候,大人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心不在焉、答非所问、不耐烦,甚至被认为是找麻烦,孩子受到冷落,再去动脑子提问题的兴趣锐减,渐渐埋没了自己心中的许多想法,变成了一个不愿思考、熟视无睹、缺乏个性的人。这是父母们不愿看到的结果,却与父母们错误的教育态度密切相关。
其实,孩子间天生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后天的教育才是孩子间差异的实质。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行家,关键在于家长的培养教育到不到位。
(2)父母要有鼓励孩子提问和创新思维的教育策略
①父母减少直接灌输知识的做法,先设悬念,再启发,让孩子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
②与孩子一起观察事物,先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和“怎么样",再查阅资料寻求答案。
③建立一个“问题小博士”之类的笔记本,专门纪录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对孩子提问行为的莫大奖励。
④家里多买一些“发现"、“发明”、“探迷”一类的书,让孩子随手翻阅,让他对神奇的世界、神秘的人类充满好奇。
⑤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他向纵深思考,长期下去,他也习惯于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⑥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多、很简单,父母也不能嘲笑他;即使父母手头的活儿很忙,当时不能给孩子解释清楚,等手头的活儿忙完以后,也要继续与孩子探讨个水落石出。
⑦对于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父母应诚实坦白,纪录下来,与孩:子长期共同探索。
(3)家校密切合作,营造-一个让孩子敢于表达的环境如果孩子在家能说会道,在学校却畏缩不前,这与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父母与学校、教师的沟通技能技巧,关系到能否家校合作培养出一个爱提问、爱动脑的好孩子。
江典帅敢于向教学权威一-教材 发出挑战,是因为她有一个不肯向权威认输的爸爸,爸爸带头这么做,女儿自然敢于“勇往直前”。
老师曾布置一道数学题:在一个长宽若干米的长方形游泳池四周种树,每隔两米种--棵树,问应种多少树?江典帅的爸爸张以新辅导女儿完成这道题,答案却与老师的不一样。他便在家校联系卡上说明了自己解题的思路。过了一周收到老师的回复后,他再次申明应该把第一棵树种在泳池拐角上,要不然,答案不确定。最终老师承认这个思路有道理。对这道数学题的探讨,往返三次,家校联系卡已写满了,又转到信纸上写了好几页。老师感叹:没见过对孩子作:业这么较真的家长!
父母这种执著的精神对女儿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江典帅上二年级时,班里上公开课,老师教大家认时钟。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个9时55分的示意图,时针指到10,分针指到11。这时,江典帅举手发言:
“老师,这个钟画得不对,如果是9时55分,时针就应该不到10。”
在鸦雀无声的教室里,她的提问有点出人意料,老师愣了一下,并不觉得她令自己当众出了丑,当即承认:对,这个问题提得好!事后,班主任说,我们下面坐了那么多听课老师都没发现这个问题,这个孩子确实善于发现,而且敢于怀疑。一个问题弄不懂,别人的解释说服不了她时,她甚至会质疑书本,于是便有了对教科书的挑战。虽然,她的置疑未必都正确,但这种大胆精神却是非常可贵的。
江典帅被老师亲切地称为“问题大使",她的爸爸妈妈很感激学校老师对女儿爱提问习惯的欣赏和维护。
(4)家校合作时,教孩子反思质疑精神的策略
①把孩子的“底细”告诉老师。如果孩子不爱说话,比较胆小,请老师多给孩子举手发言的机会;如果自己的孩子爱打破砂锅纹(问)
到底,有时难免把握度,请老师不要误解为孩子在故意调皮捣蛋。如果孩子因提问受到同学的误会或老师的批评,父母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调查清楚后再心平气和地与学校、老师沟通、交涉。既不要偏听,也不要把矛盾激化。
②孩子对学校、同学、老师发表个人意见时,父母要注意倾听,教育孩子向别人发出质疑时,说话要懂文明礼貌,在尊重、友善的基础上学会与人沟通。
③在老师的回答不完整,甚至有错误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告诉孩子“学海无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世上不存在万事兼通的人的道理。
④让孩子与爱动脑筋、爱提问的同学交朋友,让他们在互相切磋中,养成怀疑和创新的习惯。
调查显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孩子越大越不爱提问。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孩子问的问题越多,从父母和老师那里遭到的挫折也越多。随着孩子思维水平和内省能力的发展,他们渐渐发现“求人不如求己",索性提问就越来越少了。小学阶段是维护孩子提问习惯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提问,父母和老师应利用小学阶段这个“天赐良机",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帮孩子养成好提问的习惯,奠定其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人生根基。
以上是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鼓励孩子提问能培养创新能力】总结,欢迎大家给出宝贵建议。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小学数学自制天平秤
- 下一篇: 高效学习法:让孩子爱提问应从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入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