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读后感大全
本文《毛泽东传读后感大全》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毛泽东传读后感
很久没有看人物传记了,也许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虽然我是一个喜欢读闲书的人,但很多的时候,都是看一些五花八门的书。时间,如沙漏流逝,不可追忆。人在空闲时,在闲暇中拾起书本,安静的心竟能读得进这种大部头的书,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我以前也看过很多名人的传记如李鸿章、张静江、慈禧太后、丘吉尔、戴高乐、罗斯福等等,不过看这本毛泽东传却是因为与友人逛书城时候的随手兴致,但我以前就很想看一些关于毛泽东的书了,以此重温这段历史、了解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向导,领略伟人之所以成其为伟人的原因,从而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开国之人。这本由罗斯·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从很客观的角度(虽然有一些谬误的地方,毕竟是外域人士所著)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的生命历程充满了奋斗、追求、思索、斗争、挫折、坚持、艰辛、胜利、失败、阴霾和辉煌等等,从儿时与父亲的抗争到17岁出乡关,从同学少年指点江山到秋收起义,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从万里长征到延安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到三年解放战争,从建立新中国到大跃进,从庐山会议到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一直到逝世。毛泽东作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部传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写出了毛泽东在这个时期的独特人生经历和思想性格;写出了毛泽东在中国的黄土地上一步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写出了毛泽东是怎样思考和处理中国革命过程中面对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怎样解决一个又一个常人深感棘手的难题,从而引导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大本大源。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后,这一特质和思想源头得到了升华和充分的发展。他对问题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去解决,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书中对理论问题的叙述和分析,由于紧扣住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显得既深刻又生动,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形成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重要侧面集中反映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这部传记没有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当做天生的救世主或完人来写,而是把他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努力反映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便什么都成竹在胸,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他也不是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还说过,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在工作方式上有缺点,长征中他也指挥打过败仗。这部传记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一一做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从而保持了全书的历史真实性。
黑发下温和的面容,有力的双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没有皱纹的脸上尤显突出的下颚上的黑痣,一个伟大的导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深深地烙上了他的标记。任何一个想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任何一个真正寻求被压迫民族解放的人,都无法回避毛泽东这个伟大的名字。
自从毛泽东以他巨大的身影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时候起,人们便越来越关切地注视着他,渴望了解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谁也无法否认毛泽东在20世纪中国所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少有人能同他相比拟的。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几乎总能在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的时刻,中国的命运困惑徘徊在十字路口的时刻,他如同上帝般的预言准确而清晰的指示着中国革命的方向,振奋着人民的精神。并以他超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党魂、军魂、民族之魂。如果说“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创下的是华夏一统的千秋伟业;而毛泽东则是让这个自鸦片战争百年来受尽屈辱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了世界的民族之林。他的一生不仅改变了整个中国,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也许并不过分。我看了这部毛泽东传以后,不仅能正确认识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最真诚的儿子是如何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不息的,同时,这部毛泽东传还像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也只能从这位伟人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中撷取点滴,以感悟这位伟人的迷人风采。
这本书中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毛泽东对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艰辛努力和历史贡献,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历程。同时,也不讳言他的失误,并对当时的国内外历史背景和他作出决策的思考过程、失误原因,作了客观的叙述。它的出版,对于深入了解和研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决策的过程,对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思想发展和变化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他在建国后期出去了一些错误,使我国停止了发展甚至出现了倒退,但这些是非功过自有我们后人评说。现在我们对毛主席的一生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但他那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人格魅力在当时,实实在在的激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中国人,他就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心中的太阳。
现在,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我们而去,但是如今读着他的传记,也仿佛和他一起再次经历了一个传奇的人生,他的一生有很多地方给我们思索的启迪。因此,我看后感触颇多。下面谈一谈自己读他的传记的一点感想:
1、毛泽东少年时就是一个心系社会,很有志向的人。
毛泽东虽然出生于农民家庭但这样的出身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志向与追求。少年时,父亲本打算送他去一家米店当学徒,以便继承家业,发家致富。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走上父亲所安排的生活道路,而是走上了一条寻找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道路。回头看看我们这些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志向又如何,我们有几个会把自己的未来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时常会抱怨学习的苦闷那全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的志向,为什么读书?所以现在的年轻一代是需要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的,有了奋斗的目的,当然就有奋斗的斗志。
2、毛泽东是坚持学习的人。
为了不断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毛泽东带头读书、学习。尤其是在重要历史关头亟需总结经验时,他更始强调认真学习,提高理论修养。读书伴随着毛泽东度过一生,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毛泽东是一个擅长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他老人家曾说过,他只有在游泳的时候才不思考问题,因为在水中如果一思考,就容易沉于水中或者呛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老人家几乎是走到哪里就思考到哪里,是个不停地思索的人。而对水中思索的体会,估计也是吃了很多水的苦头后的经验总结。而所有这一切,也是他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判断的根本,试想,一个整天不思考的人,或者说,不思考正事的人,怎么会对任何问题都有明确的看法呢?
总之,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感受颇深。心中毛泽东的形象不再模糊,而是充满血肉,充满了一种力量……
第二篇范文:毛泽东传读后感
寒假看了罗斯·特里尔着的毛泽东传,据说这本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自1980年出版后,被翻译成至少8国文字,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中国曾畅销0万册。读完之后,确实受益非浅。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顶天立地。盖世无双。撼动宇宙的英雄。他改变了中国和世界,他使中华民族永远的屹立在世界之林,他使世代欺辱我们的西方列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他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毛泽东是属于人民的,他为中国人民奋斗了一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我就书中谈到的毛泽东的教育理念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一、他充分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积极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百业俱兴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极为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事业看作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毛泽东认为教育在革命前,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人民大众只有接受了革命的教育,掌握了文化工具,掌握了革命的理论,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他不但在理论上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积极投身革命的教育实践活动,他先后创办了工人夜校、湖南自修大学、农民夜校,组织了赴法勤工俭学活动,担任过历史课教员、湖南第一师范附小主事(校长)兼国文教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等职,讲授过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和地理等课程。
他积极倡导在苏区举办夜校、识字班和列宁小学,使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据1932年的统计,中央苏区许多地方学龄儿童入学率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不到10%,提高到60%以上;特别是成人教育和妇女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可是很多人没有发现到的毛泽东的一大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及时地提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这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949年底,在毛泽东同志直接关怀下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根据这些方针,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有感作文
- 下一篇: 小公主读后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