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重点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初中化学的重中之重,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化学的重要方程式,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帮助。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化合反应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现象: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
(2)放出热量;
(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酸和碱反应方程式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
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
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
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
7.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
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
10.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
11.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
盐的通性及化学方程式
1.金属(比盐中金属活泼)+盐(溶于水)——新金属+新盐
Fe+CuSO4=FeSO4+Cu
2.酸+盐——新酸+新盐(条件:生成物有弱电解质,气体或沉淀)
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3.盐+盐——两新盐(条件:反应物皆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
盐1+盐2→新盐1+新盐
2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4.碱+盐——新碱+新盐(条件:反应物皆溶于水,生成物必须有沉淀)
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Fe2(SO4)3+3Ba(OH)2=3BaSO4↓+2Fe(OH)3↓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和方法
- 下一篇: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