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海底地形示意图
地理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海底地形与陆地一样,有山岭、高原、盆地、丘陵等形态。下面和中国练字网具体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参考。
初中地理海底地形示意图
海底地形分类
1.大陆架是指陆地向海洋延伸的平浅海底。
2.大陆坡是大陆架与深海底之间较陡的陡坡。
3.大洋底是海洋主要部分,有海岭、海脊、海底高原等正地形;也有海沟、海槽、深海盆地等负地形。
海盆:大洋的主体部分。洋底下凹并为海岭或海底隆起所分割的盆地。面积大,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较平坦,深度3,000-6,000米(大多为4,000-5,000米)。覆盖着深海沉积,以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为主。
海沟:大洋中水深超过6,000米的狭长陷落地带。长可达数千公里,宽一般在百公里左右,两侧坡度陡急。海沟常与海岭相伴分布。海岭出露水面成为岛屿,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一系列岛屿呈弧形,成岛弧。海沟一般在岛弧的凸面,邻近大陆沿海山脉或紧靠岛屿,大洋的边缘上。
海底扩张
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海底世界。测绘结果显示:海底有座相当高耸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脉”,绵延约83683.6千米,穿过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断裂谷,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条条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脉,这个过程就叫海底扩张,而这些新生的海底山脉则称为海岭。由于断裂谷里添了新岩石,断裂谷两边的岩石就逐渐远离了洋脊中央。所以,距离“山脉”越远的岩石就越古老。
当海岭和新的海底平原形成后,断裂谷的岩浆还会继续喷出,它们起着“传送带”的作用,把一条条新海岭从地壳岩层中推送出来,同时又把它们慢慢地从地壳岩层中推落下去,重新熔化到地幔中去,达到新生和消长的平衡。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初中地理顺口溜总结
- 下一篇: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