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性质
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二)直接原因
(1)守旧派势力强大,维新派没有实权。
(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
(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性质
1、改良主义运动。
这次运动要求缓和的手段,自上而下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也不要求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是一场改良主义运动。
2、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变法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是社会性质的变更。“百日维新”是资产阶级的一次夺权尝试。维新派主要运用和平手段,但并不完全排除暴力,如策动袁世凯杀荣禄、围颐和园及后来的自立军起义,都含有彩暴力行动夺权的倾向。
3、资产阶级改革(或改良)运动。
改良与改革是同义词,是相对革命的一种渐进方式。而改良和改良主义却不能混为一谈,改良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革命的思潮,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内容,因而把改良主义的帽子硬戴在戊戌变法的头上是不合适的。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权利法案的意义和背景
- 下一篇: 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达157.6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