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初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①清朝后期政治腐败,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②英国为了开辟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③鸦片的输入带来巨大危害。
2、鸦片输入的危害: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吏治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
3、经过:①道光帝命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②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下令将缴获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历史意义: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爆发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建立政权组织——1851年,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东西南北翼)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5)北伐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6)颁布文件: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后期——《资政新篇》——进步之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7)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占天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8)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9)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没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集团的腐败与不团结。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四、戊戌变法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2、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
3、活动:创办报刊,组织团体(强学会),培养人才,宣传变法。
4、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
(2)内容:政治: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经济: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文化: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军队: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3)失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六君子;
(4)性质: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5)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五、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3、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4、经过:①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主力是学生,中心在北京;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以后,主力由学生转向无产阶级,中心由北京到上海。(斗争形式由罢课转变成罢工、罢市)
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原因: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8、“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⑴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⑵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发动广州起义,结果失败,孙中山断发改装,流亡海外。
2、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日本东京
(1)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改革土地制度)
(2)机关刊物:《民报》
(3)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意义: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3、三民主义
⑴创立者:孙中山
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发展)
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七、中华民国的创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
措施: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中华民国纪年法:1911年+民国?年=公元?年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过程:①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②2月13日,孙中山辞职。③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④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1)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选举等自由和权力;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成功:(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2)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寒假放假时间2020年是什么时候
- 下一篇: 井田制和均田制的区别有哪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