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精神
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是一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它启导广大人民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市民的同盟军作用)(广泛的群众性)。
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它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并受其深刻影响。(影响的国际性)
五四运动的精神
关于五四运动的精神,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赛先生”(科学),“德先生”(民主),1949年中共阐述为爱国,自救,进步,科学,民主。一种是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爱国青年和工人阶级为达到爱国的目的,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大解放。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一种青春的赞歌。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武昌起义的时间及成功原因
- 下一篇: 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