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
依据: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在回答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时,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描述地形特点、判断地势的依据
1、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地势起伏(大、小)
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丘陵一般海拔在250米以上,55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10米。
2、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山地,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地形类型及其特征
一、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
一般从地形类型及比例(以什么为主,一般不超过两个、主要地形区分布);
地势特征(地势变化、相对高差大小、山脉走向);
特殊地表形态(沙地、沼泽、岩溶地貌等);
沿海的一般还要描述海岸线的曲直等。
等高线本身就是反映地形本质特征的,因此在试题中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来命题是最常见的。这类题型的突破关键在于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分布特征: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密度不大;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顶部较稀疏;
盆地:等高线形状大致呈闭合状态,周高中低。
第二、依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推测地形特征。
等温线与地形的关系:
①一般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等温线数值变化反应地势的变化;
③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可反映地表的坡度状况;
④陆地上的等温线发生弯曲变形多是受地形影响,且等温线的延伸(凸出)方向与地形的走向大致一致。
第三、依据河流水系特征推定地形特征。
我们应该知道,河流的流向以及干支流等水系的分布特点是由地形、地势决定的,因此可以依据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分布特征来推测地形、地势的特征:
四、通过文字叙述推测地形地势特点。
五、采用其它类型图进行命题。
近些年的试题中不断出现景观图、煇渲图等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地形地貌特征。
上一篇:正能量激励人四字成语有哪些 下一篇:龙飞凤舞的意思是什么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相关推荐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和启示
- 下一篇: 稻草人主要内容及启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