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觉哉是中国革命家、著名作家。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他写下了《不惑集》、《谢觉哉杂文集》等许多著作。谢觉哉把读书视为“攻书”-在读书中遇到不懂的知识,像行军打仗一样勇敢进攻,直到最后胜利。
他在关于“攻书”的日记中写道:"读书如垦地,斩棘铲丘平。读书如攻城,坑道要打通。剩勇追穷寇,寸土在必争。痛打落水狗,不使再逃生。排除其糟粕,缴获其精英。如斯攻书者,方可谓之攻。”
这首简短的攻书诗,说出了他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他的这种方法具体有以下四点:一、扫除障碍。
他认为读书就像开垦荒地,不认识的生字、难句、句段如同荆棘和土丘。要想读懂书,首先要把这些荆棘和土丘,用查工具书或求教的方法铲除掉。
二、弄通原理。
他把读书比喻成攻城打仗,只有打通坑道,才能避开敌人的枪林弹雨。书中的主要脉络和原理,就像城堡的坑道一样,要读懂书,这些城堡的坑道一定要认真钻研,想方设法去打通。
三、理解透彻。
他认为读书就像追穷寇那样,要乘胜追击,一举歼灭。在读书的同时,不仅要找出疑点、难点,还要通过求教、查询和研究的途径来解决它。
四、丢弃糟粕。
他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是具备判断精华和糟粕的能力。
书中错误即为糟粕。阅读时,在吸收精华的同时,还要找出书中的错误,弄清错误的原因和出处。如果不能正确地判断什么是糟粕,那么精华也就不会很好地被吸收。
谢觉哉不仅很好地利用以上几种学习方法,还在每读完一本书之后,再把全书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存储在自己的记忆仓库里。
他的这种力求攻克难点,取其精华的攻坚式学习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学习中借鉴。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谢觉哉简介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1884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在中央苏区任内务部长时,主持和参加起草了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 《土地法》等法令和条例。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
“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这是延安时期人们向谢觉哉祝寿时赠送他的诗句,这也是谢觉哉革命一生最真实的写照。主要著作收入《谢觉哉文集》。【参见百度百科:谢觉哉简介】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