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前概念原理、方法、案例、行动》扫描版[PDF]
内容简介:
由俞晓鸿、苏宁、沈云云所*的《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前概念原理方法案例行动)》从教学实际出发,梳理了人们对前概念的探索,提出了前概念的基本原理(教学是有前概念的,前概念是可以捕捉的,不捕捉前概念的教学有可能是无效的),揭开了前概念与有效教学的关系,给出了前概念相关工具原型图,展示了学段、学科、区域、学校条件、教学环境等不同维度下通过捕捉学生的前概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际案例,由此阐明了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目 录:
第1章 原理:前概念的基本原理
第1节 原理一:教学是有前概念的
第2节 原理二:前概念是可以捕捉的
第3节 原理三:不捕捉前概念的教学有可能是无效的
第4节 前概念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第2章 名词:前概念
第1节 前概念名词的由来
第2节 国内外对前概念名词的使用
第3节 前概念与一些相近名词的区别
原有概念24,前科学概念25,潜概念26,潜意识
元认知27,另类概念29,相异构想29,直觉概念
迷思概念30,日常概念
第3章 方法:前概念的捕捉与使用
第1节 前概念捕捉工具的设计
第2节 教学配方生成工具的设计
第4章 案例:减负增效常态化
第1节 小学6年级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堂实录59,教学设计第一稿64,现场点评
第2节 小学2年级数学《“重复”的奥妙》
课堂实录69,现场点评74,教学反思
第3节 小学5年级语文《桥》
课堂实录77,教学设计第二稿81,现场点评
第4节 小学6年级语文《月光曲》
课堂实录84,现场点评89,教学反思
第5节 高中2年级英语《W0men of Achievement》
课堂实录91,现场点评100,教学反思
第6节 初中2年级科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课堂实录103,现场点评111,教学反思
第7节 小学4年级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Al的教学过程113,对Al教学的评议
A2的教学过程117,对A2教学的评议
B的课堂实录120,B的教学反思
第8节 小学4年级美术《圆筒造型》
第1稿的教学过程126,对第l稿教学的评议
第2稿的课堂实录129,教学反思
第9节 幼儿园中班《大家来排队》
课堂实录132,教学反思135,现场点评
第10节 设计有效教学的几个关键
一定要在课前真实地捕捉每一个学生的前概念
一定要顺着学生的前概念安排纠正一巩固一提升的策略
一定要在随堂检测时发现学生的改变并布置差异化作业
第5章 行动:虔行的脚步
第1节 教学之困
第2节 应用之叹
第3节 产品之问
第4节 发展之道
附录一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系数的猜想
附录二 相关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鸣谢
1·教学是有前概念的;
2·前概念是可以捕捉的;
3,不捕捉前概念的教学有可能是无效的。
您注意过这些现象吗?
对于成年人来说,平行四边形是个再常见不过的图形了,根本没有任何的学习障碍,但是在小孩子眼里却有着令人忍俊不禁的想法。有位教师在教完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之后,开始教对角相等但邻角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了,她点开一张窗户照片的课件,由于拍摄视角的关系它看起来的确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就滔滔不绝地讲平行四边形了。可有些孩子晕了,那窗户明明是长方形嘛,怎么成平行四边形了呢?于是几乎整个一节课都在为这个事纠结,别的都听不进去了。其实,人们看到的图形与人们通过浏览照片而判断的图形不是一回事。孩子们由于每天看到的窗户都是长方形的,长方形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头脑里了。虽然教师在讲平行四边形,但孩子们认定的是长方形,双方在有限的40分钟里始终在不同的思维轨道上奔跑,教学有效性荡然无存。之后,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习惯于通过对交互式课件中平行四边形同底等高的摆弄让孩子们明白,不管怎么折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不会改变。这下可好,当遇到这样一道题,对小木条钉成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摆弄时,孩子们当即认定:面积不会改变。这就错了,因为高变了。这里面,教师自认为已经把“只有"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才一样的”这个要点传达了,可学生接受的却偏偏是“不管怎么折腾”这一摆弄的动作。我们总是以为学生会乖乖地跟着我们的思路走,可现实却偏偏不是那样。【数学】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机器文明数学本质》扫描版[PDF]
- 下一篇: 《党务公文写作与范例大全》扫描版[PDF]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