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是中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他的主要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反复三遍学习法,就是说在读文章时,至少要读三遍。采取粗精结合、学用结合的消化式阅读。
他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
反复三遍学习法的整个过程如下:
第一遍:粗读。
对一本新书,先大略地读一遍。粗读、全读、快读是第一遍读书的特点。
粗读时,对书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句子、不明白的文章段落,先不去仔细研究和推蔽,只是简单地做个记号,等以后再去处理。
全读,是把整个文章全部读完,让大脑留下个初步的印象。
快读,就是迅速地把书读完。
第二遍:精读。
在第一遍粗读之后,大脑中已经留下了初步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作精读。慢读、细读、深读是第二遍读书的特点。
慢读,就是要放慢读书的速度。
细读,就是对每个字要读准,每个词要理解,每句话要知其意。对某些存留疑点的地方,要通过查参考资料、找工具书或向他人请教来彻底解决。就像老牛“反刍”那样,一点一点地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深读,就是要深入到文章里面去,把文章的层次、结构、字里行间的意思、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写作的特点、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都读透。理解文章强调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第三遍:消化。
在第一遍粗读和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弄通整个作品的意思,反复琢磨,仔细推敲,边读边思索。对书中的语法用词,要细细品味,消化理解。对书中的精华之处,要牢牢记住,并为自己所用。
第三遍的消化读书过程,就是从“情感上感动”到"理智上的感动"的过程。
茅盾在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读了两三遍还觉得没看透。他认为,只有这样看作品,才能看出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想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又是怎样形象地得到表现,陪村人物又是怎样不可缺少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学会识别书中的不足之处,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此来激发自己思维想像的创造性。使学用结合,增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观察、判断和解决的能力。
茅盾的反复三遍学习法,对于各类文章和书籍的阅读学习都非常适用,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将会得到很大收获。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茅盾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中文名:沈德鸿
外文名:Mao Tun
别名:茅盾、郎损、蒲牢、沈余、微明(笔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出生日期:1896年7月4日
逝世日期:1981年3月27日
职业: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预科
主要成就: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 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
代表作品:《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白杨礼赞》等
字:雁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小学2015新编小学生数学文化
- 下一篇: 锟怎么读_金字旁加昆念什么_锟是什么意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