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法:合理分配预习时间
怎样合理分配时间,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应该教孩子把预习的重点放在自己比较薄弱的学科上,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酌情减少预习。因为预习的目的是达到更高的目标,如果付出了一定的时间,某个自己比较擅长的学科的成绩提高却并不显著,就要相应缩短预习的时间,将时间用于比较薄弱的、收效明显的科目,这样有利于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预习根据时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及时预习
老师讲课前,自学老师要讲授的新课。
(2)阶段预习
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把下一阶段要讲的一章或几章的新课内容自学一遍。
(3)学期预习
利用寒暑假,自学新学期所讲课程的全部内容。
预习时间一定要安排好。什么时间采用哪种预习方法,每次预习要花多少时间,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预习还是不会奏效。
李明华同学是合肥市第八中学初三学生。他在一次全市初中生学习经验交流大会上,谈到他在预习时间安排问题上遇到的教训。
初二那年署假,李明华听人说,暑假里预习一下下学期上的课,开学后那门课肯定能学好。小事试了试,利用暑假看了看下学期要上的几何。果然,那学期几何课程一直在班上领先。
小李尝到了甜头,逢人就讲预习的好处。他自己也近乎到了迷信预习的地步。
初二下学期开学之后,小李拿出了老办法,集中一切课余时间来预习新开的物理课,拼命地往前赶。结果打乱了学习计划,不仅物理课没学好,还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连做作业的时间都没有了。各科学习成绩出现下降的趋势。老师发现之后,帮助小李作了分析。指出用假期预习方法预习几何取得成功,是因为预习方法和预习时间搭配得当。而开学之后,正常的教学活动已开展起来,每天上午、下午都要上课,各门功课都留有作业,仍然采取集中时间的学期预习方法预习物理,势必影响整体的学习。
所以开学之后使用的预习方法通常都是及时预习。及时预习的突出点是实用性,老师讲多少,就预习多少。这样预习的内容少,花的时间也不宜太多,一般有一两个小时就够了。如果时间过长,就适得其反。一是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影响做作业;二是容易疲劳,效果不佳;三是看了过多的内容,第二天上课还讲不到,用途就不太大了。
预习时间的安排要注意处理好复习和预习的关系,在有限的时间内,先安排好复习的时间,而将预习安排在所有作业都做完之后进行。预习可以分为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孩子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好奇的情况下进行,一般由父母来指导。针对课本(主要是英语、数学、语文)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则需要孩子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孩子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如果周预习比较粗,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30分钟即可。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高效学习法:预习的五种形式
- 下一篇: 高效学习法:鼓励孩子自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