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趣味数学故事正文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秀才的故事

秀才在古代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今天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给同学们一个秀才一家的趣味故事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秀才的故事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三年级

秀才一家的趣味小故事

从前,有个穷秀才在乡下教书,他有个学生是一个地主的儿子。这个地主是有名的守财奴、吝啬鬼,连过端午节也不给先生送节礼(旧时候,春节、端午、中秋是3大重要节日,按规矩,要给教书先生送节礼)。于是先生间学生:“你父亲怎么不送节礼?”学生回家问老子,老子说:“你回先生说,父亲忘记了。”学生便依照老子的教导来回复。先生听后一本正经地对他说:“我出一句对子让你对,若对得好倒也罢了,对不好定要打你。”接着就出了上联:汉有三杰——张良、韩信、尉迟恭。学生对不出,怕挨打,回家哭告父亲。吝啬鬼父亲说:“怕什么?你去对先生说,这对子根本就出错了,尉迟恭是唐朝人,不是汉朝人。”学生把这番话“传达”给先生,先生道:“你老爹千年前的事儿都记得一清二楚,怎么一个端午节反而忘记了?”

后来,这个秀才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年过花甲之后,元配夫人忽然去世,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做老婆。时隔不久,得一子,便取名为“年纪”。一年之后,又得一子,长得很帅,有点儿像个读书的种,于是取名为“学问”。又过了一年,第三个儿子又呱呱坠地。秀才满心欢喜,自言自语道:“如此老年,还生此儿,真乃笑话也。”于是便给小儿取名为“笑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眼看十几年过去了,3个儿子都已成为很有力气的青年了,老秀才也教不动书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叫他们都上山打柴去。

日头西下,炊烟四起,3个儿子打柴回来了。老秀才间妻子:“3个儿子各打了多少柴呀?”妻子回答:“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儿也无,笑话倒有一担。”这句天造地设的模糊语言,既说明了儿子们打柴的实际情况,又说明了老秀才的现状,真是一箭双雕。

秀才一家的趣味小故事中包含的趣味数学题

那一年,老秀才的年龄比“古稀之年”(70岁)还多出+载,他夫人的岁数是第二个儿子年龄的一倍。说来也巧,母子4人的年龄之和正好等于老秀才的年龄。你知道这一家子年龄的总和是多少吗?3个儿子各自的年龄又是多少呢?

古代趣味数学故事:秀才的故事

巧算灯盏故事题解题答案与分析:

当然,这题并不难解。对于第一个问题,不需作任何计算即可脱口说出:160岁。

设第二个儿子的年龄为x,则其母年龄为2x,由于3兄弟是在3年之内连续出生的,所以他们的年龄之和为:

(x-1)+x+(x+1)=3x。

于是可按题意列出方程:

5x=80

x=16

3个儿子的年龄分别是15、16和17岁。

听完故事的课后思考:

同学们,你们算出了秀才儿子的年龄吗?


版权说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阿尔法趣味数学网(www.allfloor.org)!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eowhen.com/169.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92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