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趣味数学故事正文

2016数学文化探秘之+-×÷的由来

xiawuyouke 趣味数学故事 2020-07-15 09:49:37 269 0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来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趣味数学故事是:2016数学文化探秘之+-×÷的由来。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

【2016数学文化探秘之+-×÷的由来】趣味小故事

数学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求学网大学网为大家推荐数学文化探秘,希望大家认真品阅。

加减号“+”、“-”—五百年前德国人最先使用的。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这两个符号表示剩余和不足,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乘号“×”—三百多年前英国著名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他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便把前人所发明的“×”转动45°角,这样乘号“×”也就面世了。“×”既表示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又表示了相乘的方法。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最早人们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文化探秘,有没有哪一条触动了你呢?




更多小学趣味数学故事,可以微信搜索qwshuxue或者中小学趣味数学,获得更多趣味数学故事的文章。


相关推荐:2016数学趣味常识之我国古代珠算、筹算的历史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客服联系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eowhen.com/23077.html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