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方法正文

想让孩子乖乖听话,父母得先好好说话

xiawuyouke 学习方法 2020-09-03 21:11:39 200 0 记忆力

想让孩子乖乖听话,父母得先好好说话

  婴儿一出生,无论哪对父母都会由衷地感动;刚刚出生的婴儿强有力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时,父母会感动;当他能够自己翻身时,父母会感动;当他能站起来、能走路、会说话的时候,父母也会感动。

  然而,当孩子长大后能够自由行动时,不管去哪儿、不管什么东西都会伸手去拿;把梳妆台的抽屉拉出来,把里面的东西洒落得到处都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一抓住就扔出去;把拉门弄坏···总之所做的事情在父母看来都是些让人头疼的恶作剧。

  等到了这一时期,父母就会不知不觉地忘记要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感到感动,反而会不时地冒出“不行”“不可以”这样严厉的话来。

  若总是被父母制止,孩子就会产生躁动、逆反的心理,原本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出现裂痕,逐渐生出各种教育问题。

  从这里开始,教育产生一个岔路口,父母采取的不同方法将决定接下来是迈向艰难的育儿之路,还是走向轻松的育儿之路。

想让孩子乖乖听话,父母得先好好说话

  教育孩子前,请先转变为正能量的父母!

  “越是训斥,孩子的表现越是反常”,我想这是所有父母都曾体验过的状况。

  在孩子行为不当的时候,为什么要训斥呢?为了教导孩子?我想,父母真正的出发点其实是想让孩子按自己的希望去做事情,对于不是自己所希望的行为,就想通过训斥来减少。因为父母们都相信“表扬使之强化,训斥使之削减”的道理。但实际情况是,不想让孩子做的事,并不会因为训斥而减少。比起训斥,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被赞赏、被爱着,百分之百能让孩子发生转变。

  某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培养孩子,一点都不难,只要表扬就行了。吃饭时礼仪正确,就表扬;画了画就表扬;做家务的时候,就算稍微帮了忙,也要表扬,只要这样就可以了。”

  可以说,人这一生都是在逃避责罚,寻求赞美中活下去的。 优缺点就像是跷跷板一样的存在,不去挑剔缺点,只关注优点并赞扬它,不知不觉间优点就会增多,缺点就会减少甚至消失不见。

  为人父母,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在给孩子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引领右脑专家推荐教育孩子前,父母首先应该转变为成熟、自省、充满正能量的人。

想让孩子乖乖听话,父母得先好好说话

  罗森塔尔心理实验揭示正面暗示的效果:心理学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曾对人们的教育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选出了20%的学生,告诉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这个实验中,老师的期望起到了关键作用。老师相信罗森塔尔的话,对那20%的学生寄予更大的期望,给他们更多的信任、鼓励和支持。而这种期望,对于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他们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就是更有出息的人,于是行为也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父母教育孩子时,也不可小视暗示的力量。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建议父母教育孩子时,若懂得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比直接的说教、讲道理更有效果,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eowhen.com/24157.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20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