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必背元素化合价顺口溜: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
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质量守恒定律
1.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1)六个不变:
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2.元素的种类不变;3.各元素对应原子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种类改变。
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
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微观:分子总数可能会改变。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药品: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的原理:
(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
4.收集方法: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6)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药品: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HCl)。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验满: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木条熄灭(不要伸入瓶中)。
注意:药品不能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因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着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因为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混入CO2中,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 下一篇: 稀释浓硫酸时玻璃棒的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