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平均数的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平均数的计算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在古代有一位将军,却因为平均数而输掉了战争,是不是很有趣。那么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古代的有关平均数的趣味数学小故事:愚蠢的将军。此故事知识点适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章:平均数。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故事适合年级:四年级
故事小场景:
东、西相邻两国发生战争。东、西国家之间有一条大河,河上没有桥,而且因为战争,摆渡的船也都停止了做生意。西方的国家取胜心切,派了一名大将率领8000名士兵进攻东方的国家。
大军在河边集结以后,为了快速渡河,将军派兵查看河水情况。
“这条河的平均水深是多少?”将军问。
部队参谋回答道:“将军,平均水深是140厘米。"
"那我们士兵的平均身高呢?”
“士兵的平均身高是168厘米。"
“太好了,这样,士兵的头正好可以露在水面上走过河。大家跟上,过河吧!”将军非常得意,他以为这样就能安全过河了。于是,他下了过河的命令。
士兵们一排接一排,向河水中走去。但是他们越走水越深,水先没过了腿,然后是腰,接着没过了脖子,差不多走到河中央时,将军和士兵们全部被卷入水中淹死了。最后,东方的国家不战而胜。
西方国家元气大伤。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部队参谋错了?显然没有。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故事揭秘:
问题的根源出在“平均"二字上。说“平均"水深,并不是河水最深的地方只有1.4米。其实,河水最浅的地方只有100厘米,但是河中央最深的地方却是180厘米。所谓140厘米,仅仅指的是平均值,身高没有超过180厘米的士兵显然会被卷入水中淹死。因此,西方的国家不战而败。将军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理解什么是平均数。
【什么是平均数】
平均数,统计学术语,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听完故事的课后思考:班级里的平均数题
某班级有70个人,“五一”节要去春游,老师对采购员说:“一半男同学每人需干粮2.5千克,另一半男同学每人需干粮1千克;一半女同学需干粮2千克,另一半女同学需干粮1.5千克。”小朋友,你知道采购员该买多少千克干粮吗?你帮他算算好吗?
答案:
本题关键是要看清“一半”与“另一半”,即每个男女同学的平均量相等。
根据题意,男同学平均每人需干粮1.75千克,女同学平均每人需干粮1.75千克,那么,无论男女各有多少人,他们需要的干粮总斤数应该是:1.75×70=122.5千克。
最后,同学们,当我们学习了平均数的知识,知道了平均数的意义以后,可不能犯将军这样的糊涂错误了。
版权说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阿尔法趣味数学网(www.allfloor.org)!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