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063.东京梦华录全译(修订版)》.姜汉椿.扫描版[PDF]
内容简介:
《东京梦华录全译(修订版)》所记述的,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民风时尚,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宋代在我国历史上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即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承上启下的变革时期。虽然北宋建国后先后有辽、西夏等与宋政权对峙,积贫积弱是宋政权的明显特征,但宋代的经济却始终处于上升趋势,商品经济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城市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地位日趋重要,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变化,特别是北宋的首都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为发达、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这在宋代的史书志乘及众多的文人笔记、著述中,都有大量生动的记载。然而,最为完整、全面地反映北宋京城社会生活的,当首推《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所记述的,从都城的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的处所到城内的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平无所不包,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民风时尚,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作为七朝古都的开封,宋政权在前代城池的基础上屡加修茸,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格局。东京城分外城、里城和宫城三部分。外城周围达四十里,又名新城,罗城;里城即旧城,周围亦达二十里,也称阙城;宫城周围五里,官城内建筑物的分布、方位,在书中均有详细的记述。有多条河道通入京城,以利漕运;为防御需要,在外城四面筑敌楼、瓮坡并浚治壞堑,里城外也有城濠,宫城四周角楼高耸,城墙“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卷一“东都外城”)。由此可见开封城之大,也使读者对东京有一概貌的了解。
然而,《东京梦华录》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不在于此,其精华在于反映了当时丰富的社会生活,涉及手工业、商业、饮食、文化娱乐、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本文试作简要论述。
高度发达的手工业。与前代一样,宋代手工业也分官营和私营两大类。而官营手工业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组织分工等方面,都远胜于
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且官营手工业主要为皇室服务。在书中记载的官营手工业,仅卷四“军头司”条中所记即有修内司、八作司、广固作坊、后苑作坊、书艺局、绫锦院、文绣院、内酒坊、法酒库、牛羊司、油醋库、车子院等。据《宋会要辑稿》载,后苑作造所共有兵匠和工匠四百多人(职官三六);东西作坊分工、杖鼓、藤席等五十一作,共管兵匠和工匠七千九百多人
(方域三,东西作坊);文思院有匠人二指挥(每指挥五百人),绫锦院有兵匠一千零三十四人(职官二九“绫锦院”)。据估计,当时东京的官营手工业者,不下十万人,足见其规模之大。
民营手工业,较之官营手工业,其规模则要小得多,但却种类繁多,如马行街之“东西两巷,谓之大小货行,皆工作伎巧所居"。(卷二
“酒楼”)手工业者所从事的职业,涉及到当时人生活的所有方面。在民营手工业中,雇工已相当普遍,且雇工数量不少。“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卷四“肉行”)。而为时人喜食的面饼,“每案用三五人捍剂卓花人炉”,而“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五十余炉”。以“每案三五人”计,则一家雇工将近二百人,规模已相当可观。当时的手工业,已形成各种行业,作有作头,行有行老或行头,凡需雇觅作匠者,便可找“行老”、“引領”:“凡雇觅人力、幹当人、酒食作匠之类,各有行老供雇。见女使,即有引至牙人。"(卷三“雇觅人力")“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生辰忌日,欲设斋僧尼道士,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作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卷四“修整杂货及斋僧请道”)由此可见,这种雇佣关系是相当普遍的,尤其是私人临时雇佣的杂货工匠等,雇佣关系较为自由,但雇工的地位却很低下,任由雇主驱使,卷四“食店”条中记述雇工“不容差错",如一旦发生差错,主人则“必加北骂,或罚工价,甚者逐之"
便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空前繁荣的商业。宋代经济的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作为首都的东京,其商业的繁荣程度也是空前的。
北宋以前,整个中国不论大都市或州县市镇,均严格实行坊市分离。“坊”是居住区,“市”为交易区,坊市分离,各有不同功能。据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唐代首都长安分为一百零八坊,东西有两个
市,每个“市”大约两个“坊”的大小,可见“市"的规模不大。而且,两千年来,城门、坊门入夜关闭,一直有着较为严格的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商业也随之兴盛。商业的发达,原来的坊市制度就无法适应都市人的生活要求,宋代的东京,就突破了这一限制。宋初,朝廷规定三鼓前不得禁止行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说明了市民夜生活已相当频繁,店家营业时间也明显延长。神宗时,定旧城(即里城)各门三更一点闭,到五更一点开(《朱会要辑稿.方域》)。到北宋后期,繁荣的商业区已经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通宵达旦的盛况,书中对此即有大量的记述。如卷二"朱省门外街巷”条云:“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州桥夜市”条云:“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卷三"马行街北诸医铺”条云:"夜市比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闻拥,不可驻足,都人谓之里头'。”同卷“马行街铺席”条云:"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巷二“酒楼”条云:“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署、白昼黑夜,骈阅如此。”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