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习方法分享:孩子有方法,才能学习好
近些年来,人们对学习方法越来越重视了。教师开始研究学法,有的甚至提出学法决定教法,有的学校还开了学法课程,课外还有一些学法培训班。这是教育上的一种进步。
不过这些学法的指导,几乎都是一刀切的。当它提倡某种学习方法的时候,就只说它的好处,对谁都有好处,对谁都适用,用了准灵。
还有些人把学习搞成某种模式,几个环节,几个步骤,据说人人都必须这样学习,否则成绩好不了。
还有些人总结了一些高分生、状元生的学习方法向大家推荐。家长想:人家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把孩子送进了清华大学,我用同样的方法,我的孩子当然也能进清华大学。
有没有这样一种灵丹妙药式的学习方法呢?
没有!孩子与孩子不一样。有的用这种学习方法灵,有的用那种学习方法灵,所以要因材施教。比如说记忆。有的孩子听一遍记得清楚,有的孩子看一遍记得清楚,有的孩子念一遍记得清楚,有的孩子写一遍记得清楚,有的孩子说一遍记得清楚,有的孩子和别人讨论一下记得最清楚。还有的孩子用笔在纸上画各种图和符号,别人看不明白,他自己却觉得这样记得最清楚。
曾有一个孩子,把该记的东西编在流行歌曲里唱着记,效果很好,情绪也不错,这种办法要推广,肯定会有人说是“半城”。再比如学习的姿势。有的孩子喜欢正襟危坐,你让他姿势随便一点,他就不舒服。还有的孩子正相反,老是动弹,好像身上爬着虫子,屁胶下有着钉子似的。一般教师会很反感这种学生,因为你从讲台看下去,他们实在是“闹心”。于是你就批评他,你就怀疑他“多动症”。可是你会发现他对批评虚心接受,但坚决不改,或者改一小会儿,马上就恢复原状。为什么?因为他就是这种人。若遇见一个厉害的老师,真把他管服了,坐得笔直,这其实更失败,因为他脑子不转了,学习效果反而不好。有些人就是要一边动一边学习的,不动反而不正常。再比如预习,很多讲学习方法的人都提倡预习,还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我看不一定。有不少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是从来不预习的。有些孩子对首次听到看到的东西印象特别深,第二次听到看到就觉得没有意思了。这种孩子就不适合预习,预习破坏了他的新鲜感。还有一个孩子,他总是第二遍学习的时候记得清楚、理解得好。仔细一研究,原来他是细节理解能力强,而整体把握能力差,他画画也是细节精彩,整体结构不佳。原来这种孩子学习第一遍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细节,需要学第二遍加以整合,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画面。这种孩子就特别适合预习。我给他的建议是隶暑假宁可少复习,也要把下学期的课本提前看一看,而且要养成看目录的习惯,以便对知识的大框架有所了解。
所以,这里讲的所谓的“有方法”,指的是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找到这样一套个性化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现在,学校虽然经常喊因材施教的口号,实际往往落空,因为班级人数太多,教师很难给予个别照顾和辅导,再说学校有很多一刀切的规章制度和检查评比,也容不得教师因材施教。这种局面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一时还不好改变,所以我说句怪话:如今的因材施教,主要得指望家长,而不能全指望学校。
怎么做呢?如果说孩子在学校不得不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跳整齐划一的“集体舞”,那么在家里,家长就可以尽可能帮孩子找到适合他自己的“独舞”,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家长千万不要从哪里看了一本书,或者听什么人讲一种学习方法特别灵,就拿回来强迫孩子照着办,这属于“瞎指挥”。家长也不要逼着孩子亦步亦趋地照老师说的办法学习,家长更不要撒手不管。比较好的办法是经常向孩子推荐一些学习方法,让孩子自己试用,最后自主决定弃取。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培训班,也可以让孩子去看看,学一招是一招,但不要照搬,最好“量体裁衣”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孩子的学习状况家长看着不顺眼,不要轻易干涉,要看看效果再说,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孩子自主权,给孩子提供足够的信息,他才能逐渐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小学英语趣味游戏:4x4=16
- 下一篇: 学习方法分享:教孩子主要教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