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元朝末年,文学家陶宗仪隐居于松江华亭。他每天晨起便到田里做活,做累了就坐在树下休息,把随身携带的书籍、笔、砚取出来,一边阅读,一边把感受和心得记录在树叶上。到了晚上,他把“树叶笔记”放在瓦盆里,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他竟然写满了十多盆的“树叶笔记”,后经整理归类,成书三十卷,名曰《南村辍耕录》,至今此书在学术研究上仍具有重要价值。
积累笔记学习法,也是后汉时期任末的习惯做法。因家境贫困,任末只好削荆条为笔,以树汁为墨,每有精彩文字,便录之于衣、壁、树干等上面。天长日久,他住处的墙壁、柱角、家具上都写满了文字,被人称之为“任氏经苑"。他也因此而成为一个博学家。
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为积累笔记,在住房的窗台上、书架上、壁橱里、床铺旁,到处安放了笔砚,一旦有什么感触,可随手把它写下来。经过多年的积累,王充写出了他的巨著《论衡》一书。
英国作家狄更斯做笔记的方式更为奇特。他到了晚上,像侦探似的,在伦敦的街头巷尾仔细观察、聆听。然后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这种做夜游笔记的习惯,使他与英国平民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做笔记也是《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丽·勃朗特的一大特点。她每天除了写小说,还要做繁重的家务劳动。她在厨房干活时,也随身携带笔和纸,只要一有空闲,就立即把脑子里涌现的故事情节记录下来。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书斋里摆满各种各样的陶罐。每个陶罐都贴有标签,里面装的都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记录的所见所闻所感。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把这些记录倒出来整理成章。据说《白氏六贴》就是这样完成的,该书共三十卷,博采各种成语、典故。
唐代诗人李贺每次出门,总是背个布袋。灵感一来,便随手将诗句写在纸条上,投入布袋中,晚上回家再做整理。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平时腰带上总是系着笔记本,用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创作设想等。直到他去世时,人们在他的腰带上还发现他的笔记手稿。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陶宗仪简介
陶宗仪(1329~约1412)入赘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从此弃科举,谢绝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太尉张士诚荐举。课余垦田躬耕,被誉为“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教学之暇,与弟子谈今论古,随有所得,即录树叶,贮于瓮,埋树下,10年积数十瓮。
生平
明洪武四年与六年(1371、1373),朝廷诏徵儒士,知府两次荐举,陶宗仪均以病辞,说:“为巢父,为许由,为严子陵,击壤而歌,以为太平之草民,不亦可乎。”宋濂说:“九成之意,以为一家不可以俱仕,恐妨进贤之路,故力辞之。”晚年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三月,率诸生赴南京礼部,学生考中甚多,帝赐钱钞于陶。建文元年(1399),已两鬓如霜,儿孙满堂,重阳赋:“重阳佳节古今同,老我凄凉思不穷。醉把茱萸怀弟妹,不知乌帽落西风。”约在永乐十年(1412)卒于松江。
成就
至正二十六年(1366),整理成《辍耕录》30卷,记载元代典章制度、艺文逸事、戏曲诗词、风俗民情、农民起义等史料。中年以后,有大量诗作表达魂牵梦萦思乡之情。有“风景不殊乡音远,梦归夜夜浙江船”,“赋归归未得,长夜梦台州”之句,回乡祭扫诗曰:“江汉悠悠为客流,先茔回首泪滂沱。”在另一方面陶宗仪就认为女尼、女冠等不能随意进入女子的闺房,以防生乱,其主要寓意也是防止女同性恋的发生。
著作
陶宗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作除《辍耕录》外,有搜集金石碑刻、研究书法理论与历史的《书史会要》9卷,汇集汉魏至宋元时期名家作品617篇,编纂《说郛》100卷,为私家编集大型丛书较重要的一种。还著《南村诗集》4卷、《四书备遗》2卷,以及《古唐类苑》、《草莽私乘》、《游志续编》、《古刻丛钞》、《元氏掖庭记》、《金丹密语》、《沧浪棹歌》、《国风尊经》、《淳化帖考》等。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