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趣味数学故事正文

数学趣味故事:数学历史故事:来看看我们日常生活的数学起源

xiawuyouke 趣味数学故事 2020-09-18 11:49:47 552 0
数学历史故事》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有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起源,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09排列出不同的数字,简单的四则运算 ......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那么关于这些知识的起源,你们了解多少呢?和 阿尔法趣味数学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科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它自身发展的历程。前苏联科学院院士 A· H·柯尔莫戈洛夫曾把数学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前期产生自然数概念、计算方法和简单的几何图形,后期出现数的写法、数的算术运算、某些几何图形的运用,解答简单的代数题目 ;
第二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初等数学的分支,即算术、代数、几何、三角 ;
第三个阶段建立了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等学科 ;
第四个阶段出现计算机学科,以及应用数学的众多分支、纯数学的若干问题的重大突破等。
我国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有它卓越的贡献。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用绳结表示事物的多少,在彩陶中绘有大量的直线、三角、圆、方、菱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对称图案,在房屋遗址的基地上,亦发现几何图形,表明远古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数和形的概念。
发展到现在,我们早已不再用绳结来计数了。早在 1314世纪,阿拉伯数字就流传到了我国,但是由于我们有“算筹”,所以阿拉伯数字在 20世纪初才开始在我国慢慢推广使用。
阿拉伯数字作为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那我们接触的最基本的四则运算是怎么来的呢?
加减乘除 (+-、× (· )、÷ ())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 .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 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
加减号“ +”,“ -”,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 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 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等号“ =”,最初是 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加减乘除 (+-、× ()、÷ ())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直到 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 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符号,如用 D表示加法,用 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 +”表示超过 ,用“—”表示不足。到 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 +”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 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 +”和“—”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 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法符号 +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 X”相混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以上就是阿尔法趣味数学整理的有关于数学历史故事:来看看我们日常生活的数学起源的全部内容了。下一篇《古希腊数学的兴衰》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eowhen.com/25656.html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