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趣味数学故事正文

数学趣味故事:数学家的资料:古希腊的五大数学巨匠

xiawuyouke 趣味数学故事 2020-09-18 11:56:48 305 0
阿尔法趣味数学今天整理了数学家的资料,将为大家介绍古希腊的五位数学巨匠。大家都知道,古希腊在文明发展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那么在古希腊的历史中,有哪些数学巨匠呢?和阿尔法趣味数学一起来看看吧。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 (公元前 287年—公元前 212),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确立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给出许多求几何图形重心,包括由一抛物线和其网平行弦线所围成图形的重心的方法。
公元前 267年,也就是阿基米德十一岁时,阿基米德被父亲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跟随欧几里得的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学习。阿基米德在亚历山大跟随过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学习,包括有名的几何学大师—欧几里德,阿基米德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了许多年,他兼收并蓄了东方和古希腊的优秀文化遗产,对其后的科学生涯中作出了重大的影响,奠定了阿基米德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
阿基米德的数学思想中蕴涵微积分,阿基米德的《方法论》中已经“十分接近现代微积分”,这里有对数学上“无穷”的超前研究,贯穿全篇的则是如何将数学模型进行物理上的应用。他所缺的是没有极限概念,但其思想实质却伸展到 17世纪趋于成熟的无穷小分析领域里去,预告了微积分的诞生。
阿基米德将欧几里德提出的趋近观念作了有效的运用。他利用“逼近法”算出球面积、球体积、抛物线、椭圆面积,后世的数学家依据这样的“逼近法”加以发展成近代的“微积分”。阿基米德还利用割圆法求得π的值介于 3.141633.14286之间。另外他算出球的表面积是其内接最大圆面积的四倍,又导出圆柱内切球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这个定理就刻在他的墓碑上。
泰勒斯
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 (也称爱奥尼亚学派 )的创始人。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泰勒斯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
他是第一个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并开启了哲学史的“本体论转向”的哲学家,被后人称为“希腊七贤之一”和“哲学和科学的始祖”,是学界公认的“哲学史第一人”。泰勒斯的思想影响了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
泰勒斯在数学方面划时代的贡献是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这在数学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跃。在数学中引入逻辑证明,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了命题的正确性 ;揭示各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使数学命题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令人深信不疑。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 (约公元前 580年~约前 500(490))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 (今希腊东部小岛 )的贵族家庭,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
因为向往东方的智慧,经过万水千山,游历了当时世界上两个文化水准极高的文明古国——巴比伦和印度,以及埃及 (有争议 ),吸收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印度文明 (公元前 480)的文化。后来他就到意大利的南部传授数学及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并和他的信徒们组成了一个所谓「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政治和宗教团体。
最早把数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宣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研究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用而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从五个苹果、五个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这个数。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的哲学和实用数学界,这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实用数学方面,它使得算术成为可能。在哲学方面,这个发现促使人们相信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
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 (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 )著称于世。这定理早已为巴比伦人所知 (在中国古代大约是公元前 21世纪成书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假托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商高那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3(短边 )4(长边 )时,径隅 (就是弦 )则为 5。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这就是中国著名的勾股定理。 ),不过最早的证明大概可归功于毕达哥拉斯。他是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即毕达哥拉斯定理 (勾股定理 )
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 (公元前 330年—公元前 275),古希腊数学家。他活跃于托勒密一世 (公元前 364-公元前 283)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
欧几里得 (Euclid)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氏几何学开创者。欧几里得出生于雅典,当时雅典就是古希腊文明的中心。浓郁的文化气氛深深地感染了欧几里得,当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还对完全数做了探究,
他通过 2^(n-1)· (2^n-1) 的表达式发现头四个完全数的。当 n= 2: 2^1(2^2-1) = 6 n= 3: 2^2(2^3-1) = 28 n= 5: 2^4(2^5-1) = 496 n= 7: 2^6(2^7-1) = 8128 一个偶数是完全数,当且仅当它具有如下形式: 2^(n-1).(2^n-1),此事实的充分性由欧几里得证明,而必要性则由欧拉所证明。其中 2^(n)-1是素数,上面的 628对应着 n=23的情况。我们只要找到了一个形如 2^(n)-1 的素数 (即梅森素数 ),也就知道了一个偶完全数。在手算时代梅森素数可使人们更方便的计算完全数,在计算机时代更是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计算机的 CPU可以更方便的计算各种数。
丢番图
丢番图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学后期的重要学者和数学家 (约公元 246330年,据推断和计算而知 )丢番图是代数学的创始人之一,对算术理论有深入研究,他完全脱离了几何形式,在希腊数学中独树一帜。
丢番图猜想
公元 3世纪前后,亚历山大学派的学者丢番图发现 13368105中任何两数之积再加上 256,其和皆为某个有理数的平方。在丢番图的上述发现约 1300年后,法国业余数学家费马发现数组: 138120中任意两数之积再加上 1后,其和均为完全平方数。此后,其神秘的面纱才逐步揭开。但问题也许并没有完,人们也许还自然会想到:
1
,有上述性质的数组中,数的个数是否能超越四个。
2
,有无这样的数组,在两两相乘后加其它数后,还能为完全平方数。对于任给的 n个正整数 a_1,a_2,,a_n,总存在一个实数 x,使得‖ a_ix‖≥ 1/(n+1),i=1,2,,n,成立 ,我们给出如下更一般的猜想 :对于任给的 n 个正数 a_1,a_2,,a_n,总存在 n个整数 k_1,k_2,,k_n,使得 a_ik_j-a_jk_in/(n+1)a_j-1/(n+1)a_i,对任给的 i,j{1,2,,n}成立、并且对更一般的猜想作了一些研究 ,给出了 n=2,3 时的证明 ,其方法较以前完全不同。
以上就是阿尔法趣味数学整理的有关于数学家的资料:古希腊的五大数学巨匠的全部内容。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eowhen.com/25657.html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