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趣味数学教案正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1、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容。

  3、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能同时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情况写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3组气球,每组气球有5个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3个5)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列式:5+5+5=15(个)

  5×3=15(个)

  问: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可以乘法表示呢?

  你们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板书:

  5    ×     3  =   15

  因数  乘号  因数   积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图

  问:你看了到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你能列式计算吗?

  板书:

  4+4+4+4+4+4+4+4=36(个)                      4×9=36(个)

  问:你喜欢那种写法呢?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1、P47,做一做

  2、练习九,第5、6、7题。

  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教学的放与收做得不理想。学生说出算理后应大胆放手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导致在后面讲两个因数的意义时很少学生回答准确,也不能准确列出乘法算式。这节课上使我认识到:放与收都应有个度,开放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3、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eowhen.com/3706.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8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