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分数比较的趣味故事—“4”永远大于“2”吗?对于马上要上小学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将要接触一个新的数字:分数。小编今天通过一个趣味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思。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导读:
"4”永远大于"2"吗?同学们可能心想:“这个问题问得太没水平了,4当然永远大于2!”但是如果把4和2放在分数里,4还永远大于2吗?一起来看看故事。
故事大意:
自从当年狐狸骗走了乌鸦辛苦得来的那块肉以后,乌鸦就一直与狐理过去,总想着也报复一下狐狸,给自己挣回一点面子。
这天,狐狸从树下经过,一抬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块香喷喷的肉,他的肚子立刻就咕咕地唱起歌来了。“乌鸦老弟,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难道你就不应该请伙伴一起分享吗?”狐狸仰着头对树上的乌鸦说道。
“谁跟你是伙伴?”经过上次的教训,乌鸦学聪明了,他先把肉放下,才回答狐狸。
“嘿,瞧你说的,怎么着也应该看在前些日子我支援你的份上……”狐想嘟嘟囔囔地说着。
“好吧,好吧。”乌鸦不情愿地飞了下来。原来,前几天乌鸦的家被狂风摧毁了,狐狸提供了些重建巢穴的材料给他。看着乌鸦飞到自己面前,狐狸眼珠滴溜溜一转,说道:“老弟,不如这样,你要这块肉的十二分之四,我要块肉的三分之二,你看怎么样?
乌鸦眼睛转了一转,想:我要4份,狐狸只要2份,狐狸怎么变笨了?嘿嘿赶紧答应他,免得他一会儿反悔。
狐狸把肉平均分成3份,眼疾手快地拿了2份就吞进肚子里了。“剩下的是你的了!”
“喂,我明明是要4份的……"乌鸦生气地喊着。
乌鸦又被狐狸骗了一次。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课后思考:
分数的意思(基本概念):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分子在上,分母在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看到了吧,和
这两部分是相等的。
实际上,这是一个分数比较大小的问题。不过,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
怎样比较呢?
首先,要想办法把分母变得一样。
看这两个分数的分母分别是12和3,因为12是3的倍数,所以。
其次,再比较分子。分子大的,这个分数就大。
因为,所以这两个分数相等。乌鸦得到那块肉的
,其实才得到
,而狐狸得到了
,乌鸦当然会生气了。
4>2,看似是一个不变的式子,但是如果放在不同的条件下,4不一定永远大于2。数学的奇妙之处也恰恰在于此。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阿尔法趣味数学网(www.allfloor.org)!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