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趣味数学故事正文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故事:没有尺子怎么办(学会利用人身上的“尺子”)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小故事:出门没带尺子,又需要测量长度的时候怎么办?没关系,其实你身上随时随地都带着尺子呢。一起来认识一下人身上的尺子吧!很少有人会随身带着尺子,却又难免遇到临时需要测量的情况。学会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哪怕是大致测量,这也是非常有益的。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故事:没有尺子怎么办(学会利用人身上的“尺子”)

生活场景再现:

今天我体检了,我身高已经有142厘米,以后去游乐场可以玩许多成人项目了。因为长高了,所以脚也长大了,为了换新鞋,我量了下自己的脚长,220毫米。妈妈说,我最近长得快是因为每天早上坚持锻炼,长跑1千米,又喝了很多牛奶的缘故。

长跑的距离可是我自己算出来的哟!我首先量了自己每跑一步的距离约是50厘米,又数了下总共跑了2000步,所以总长度大约是50 x 2000=100000(厘米)=1000(米),我是不是很聪明呢?

上面的生活场景,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那么我们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有哪些解决方案呢?生活中又有哪些有趣的测量小技巧呢?那么我们首先了解几个常用测量语的意思

人身上的“尺子”:

我们的身体上其实藏了很多“尺子”,例如展开两臂的长度、一步的长度、一脚的长度等。我们可以通过身体上的尺子,随时随地测量物体的长度或甲地到乙地的距离等。

一拃的意思:人的拇指和中指张开,之间的距离就叫作一拃。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故事:没有尺子怎么办(学会利用人身上的“尺子”)

一拃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小明的书越来越多,再加上最近又新买了一台电脑,原先的小书桌已经不堪重负了。所以小明的妈妈决定带他去家具城买书架的新书桌。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故事:没有尺子怎么办(学会利用人身上的“尺子”)

可是小明的房间空间有限,书桌长不能超过120厘米。小明看中了一款漂亮的书桌,可出门时又忘了带卷尺,到底买不买呢?小明正发愁呢,妈妈走过去用手比划了几下,就决定将书桌买下来。妈妈是如何量出书桌的尺寸的呢?原来,妈妈是用“拃”来测量书桌的尺寸的。

一步的意思:人迈开一步,前脚跟到后脚尖的距离。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故事:没有尺子怎么办(学会利用人身上的“尺子”)

一步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小明和妈妈云五金店买网线,因为新电脑需要从客厅牵一根新网线才能上网。可是网线应该买多长呢?还是得用到妈妈的身体尺子,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手了。妈妈从客厅接网线的地方走到多多的电脑前需要20步,每一步约40厘米,赶紧算一下需要网线的长度吧。

从客厅的网线接口到电脑的距离是20×40=800(厘米),也就是8米远。这当然不够,还得考虑到房子的高度,因为网线都是走屋顶的,不能在空中牵线,否则会影响日常生活。房屋的高通常为2.8米,一上一下就是5.6米。那么总共需要的网线应该是8+5.6=13.6米。由于五金店都是以米为单位卖网线的,所以得买14米。

课后思考:古时候测量单位的一些趣味故事

我国古老的尺和丈的趣事:早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禹这个人就把自己的身高规定为1丈,把1丈的十分之一叫作1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男子汉叫作“大丈夫”的原因。

衡量金字塔的尺:古代的埃及人把从中指到手肘的长度称作“腕尺”,金字塔当年就是用这把“腕尺”测量出来的。

广泛应用的英寸的趣味故事:你家的电视有多大?你妈妈的手机屏幕有多大?这里的计量单位都是英寸。英寸当年也是以英国人身上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的呢,他们把一节大拇指的长度叫作英寸。

扩展阅读:

迈步量路:

很少有人会随身带着尺子,却又难免遇到临时需要测量的情况。学会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哪怕是大致测量,这是非常有益的。

出去游玩时,如果想测量路程的长度怎么办?测量较长距离的时候,可以用迈步测量的办法。这首先得知道自己的步幅是多大,然后还要会数步子。人在走路时,有可能大步走,也有可能小步走,迈的步子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但一般情况下的步幅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只要了解自己的平均步幅,就可以用迈步量路法了。

怎样知道自己的平均步幅呢?将几次的步幅量出总长度,再计算出平均步幅。这就需要借助测量工具了。

选择一处平坦的路面,用测量带在地上量出20米的长度,从起点至20米处画一条直线。你从起点出发,以正常的走路方式沿线走完这20米,同时数出迈出的总步数。如果到达终点时,最后一步并非一整步,那么就看这一步是否大于半步,如果大于半步,按一整步计;如果小于半步,则可以忽略不计。最后用20米除以你所迈的总步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步幅了。这是必须牢记的数字,可以使你更方便地使用迈步量路法。

如果想要测量的距离很长,数步子时需要特别聚精会神,否则容易数乱。有什么好办法吗?当然有。你可以每数到10,就弯曲左手的一根手指,每当左手的5根手指全部弯曲时,就弯曲右手的一根手指。很显然,当右手的5根手指也全部弯曲时,你一定走完了250步。接下来从1开始重新数,每次右手的手指全部弯曲,都要在心里记住相应的次数。假如你到达终点时,右手手指已全部弯曲过2次,同时左手弯曲着3根手指,右手弯曲着4根手指,你迈过的总步数就是:

2×25043×5044 ×10=690步

如果你左手手指最后一次弯曲后又走了不足10步才到达终点,那么这个数字也应该加入其中。

其实古人早就给了我们一个计算步幅的公式:一个成年人的眼睛到脚底的长度的一半就是他的平均步幅。

古人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计算行走速度的定理:一个人在3秒钟内所迈的步数等于他在1小时内走出的距离。当然这个定理更适用于固定的大步幅。

“徒手”测量

当我们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想要测量中等尺寸的物体时,可以用下面的办法:请一名成年男子直立在原地,用左手手指捏住绳子的一端,并向身体的左侧伸直左臂,然后用右手手指轻握绳子,在右肩膀处将绳子拉直。绳子被拉直的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米。

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得到近似1米的长度:沿着一条直线连做6个90度的弧,就相当于将大拇指和食指最大限度张开时两个指尖之间的距离的6倍。这种“徒手”测量的方法颇具艺术性,想要灵活使用徒手测量法,就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双手不同部位的数据。

哪些部位比较重要?先来测量手掌的宽度,成年人的手掌宽大约是10厘米,如果你的掌宽比10厘米大或者小,那么要熟记大多少或者小多少。接下来将食指与中指最大限度地分开,测量两指尖之间的距离。下面该测量食指的长度了,这得从大拇指根部量起。最后,中间三指并拢,大拇指和小拇指向两侧最大限度地张开,并测量两指指尖的距离。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故事:没有尺子怎么办(学会利用人身上的“尺子”)


版权说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阿尔法趣味数学网(www.allfloor.org)!

免费下载:微信扫码关注网站官方公众号【中小学趣味数学 qwshuxue
趣味数学二维码
1、回复 “101”免费领取《【小学奥数】学er思内部题库word可打印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版权说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eowhen.com/64.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801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