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经常在电视,特别是古装电视剧里听到午时三刻、一刻千金等与时间有关的词语,那么今天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给同学们带来这个与时间有关的古代趣味数学故事:一刻钟的来历。
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
故事适合年级:小学二年级
一刻钟的来历的趣味小故事:
众所周知,“刻”可以表示时间。例如,成语“一刻千金”和“刻不容缓”
中的“刻”都是表示时间的。另外,在表示具体时间时,如3点15分也可叫做三点一刻。那么,为什么一刻等于15分呢?
我国古代没有钟表,人们靠“铜壶滴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这种用来计时的铜壶叫漏壶。漏壶的底部有个小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杆。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一滴一滴往下漏,一天刚好漏完100刻度的水。
到了清朝,钟表从国外传入我国,计时方法为一天24小时。人们根据漏壶一天漏掉的100刻度的水,计算出箭杆上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
60×24÷100=14.4(分)
14.4分接近15分,所以,人们就把一个刻度代表的时间定为15分。就这样,“刻”成了计算时间的单位,即一刻等于15分。
巧算灯盏的小故事中包含的数学知识点:中西计时方法
一刻钟:时间的计算十分相似的。 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
听完故事的课后思考:
听完一刻钟来历的趣味小故事以后,同学们现在知道“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吗?
版权说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阿尔法趣味数学网(www.allfloor.org)!

2、回复 “102”免费领取《【记忆力教程】快速高效学习教程》
3、回复 “103”免费领取《一分钟速算教程》
4、回复 “104”免费领取《Top 32经典英文启蒙绘本PDF+MP3》
5、回复 “105”免费领取《儿童英语绘本195本【PDF版】》
6、回复 “106、107、108”免费领取《更多神秘礼物……》
- 上一篇: 与幂(乘方)有关的趣味数学小故事:开本的真相
- 下一篇: 趣味数学故事:整数的诞生
发表评论
不
回复在一起
不
回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