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年10月 第43页

2020年10月 第43页

  • 充要条件的意思及练习题

    充要条件的意思及练习题

    如果能从命题p推出命题q,而且也能从命题q推出命题p,则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且q也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接下来分享充要条件的意思及练习题。 充要条件的意思 充分必要条件也即充要条件,意思是说,如果能从命题p推出命题q,而且也能从命题q推出命题p,则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且q也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反之亦然。 假设A是条件,B是结论 (1)由A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38 0 高考状元
  • 三角函数转换公式大全总结

    三角函数转换公式大全总结

    三角函数公式看似很多、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三角函数的本质及内部规律,就会发现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强大的联系。接下来分享三角函数转换公式,供参考。 三角函数的转换公式 sin(-α)= -sinα; cos(-α) = cos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sinα; sin(π-α)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sinα; cos(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409 0 高考状元
  • 有理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有理数的定义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1、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c=a+(b+c)。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 a+b=b+a。...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42 0 高考状元
  • 初中三角函数求周期的方法

    初中三角函数求周期的方法

    三角函数的的周期是三角函数的重要性质,下面整理了三角函数求周期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求三角函数的周期 三角函数的周期T=2π/ω。 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振动的周期。若f(x)为周期函数,则把使得f(x+l)=f(x)对定义域中的任何x都成立的最小正数l,称为f(x)的(基本)周期。 在计算机中,完成一个循环所需要的时间;或访问一次存储器所需要的时间,亦称为周期。周期函数的实质:两个自变量值整体的差等于周期的倍数时,两个自变量值整体的函数值相等 求三角函数的周期,若函数式比较简单,可利用...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87 0 高考状元
  • 有理数的加减法怎么算

    有理数的加减法怎么算

    有理数的加减法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总结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习。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有理数加法运算: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若绝对值相等则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若绝对值不相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有理数减法运算: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把有理数的减法利用数的相反数变成加法进行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28 0 高考状元
  • 初中直角三角函数公式

    初中直角三角函数公式

    直角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整理了直角三角函数公式,供大家学习参考。 直角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sinA=a/c (即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cosA=b/c (即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tanA=a/b (即角A的对边比邻边) 余切:cotA=b/a (即角A的邻边比对边) 正割:secA=c/b (即角A的斜边比邻边) 余割:cscA=c/a (即角A的斜边比对边)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判定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定2:若a^2+b^2=c...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34 0 高考状元
  • 初中学生如何提高数学成绩

    初中学生如何提高数学成绩

    数学是很多学生的痛点,因为数学成绩不高,导致平均分也不高的学生很多。为了让广大学生学好数学,本文整理了一些提高数学成绩的办法,供参考。 态度 在这个科目的学习当中态度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如果有态度首先就会成功一半,所以有一个认真学习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任何的难点、难题,都会尽力去思考,在学习当中有这种态度,就完全可以将这们科目学好。 理解能力 数学是理科,理解能力很重要,没有理解能力,你的数学乃至所有理科的学习将举步难行。而理解能力的培养很难,你必须尝试去理解一些对你很难的哲学理论和相对抽象的数学...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22 0 高考状元
  • 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技巧

    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技巧

    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要掌握好方法,下面整理了数学总复习技巧,供大家参考。 构建知识网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审题出问题了吗?概念模糊了吗?时间紧没来得及?不会做吗?切忌不要动不动就以...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26 0 高考状元
  • 三角函数变形公式总结

    三角函数变形公式总结

    学好数学一定要掌握好三角函数公式,下面总结了数学三角函数变形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数学。 三角函数变形公式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362 0 高考状元
  • 三角函数求导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求导公式推导过程

    导数是函数的局部性质。以下是中国练字网整理的初中三角函数导数公式及推导过程,供参考。 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 (sinx)'=cosx (cosx)'=-sinx (tanx)'=sec²x (cotx)'=-csc²x (secx)' =tanx·secx (cscx)' =-cotx·cscx (arcsinx)'=1/√(1-x^2) (arccosx)'=-1/√(1-x^2) (arctanx)'=1/(1+x^2) (arccotx)'=-1/(1+x^2) 导数公式的推导过程...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275 0 高考状元
  • 三角函数转化公式总结

    三角函数转化公式总结

    三角函数是数学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总结了三角函数的转化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角函数的转化公式 sin(-α)=-sinα cos(-α)=cos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sin(π+α)=-sinα tanα=sinα/cosα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785 0 高考状元
  •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熟练的掌握初中数学的公式,这是同学们解数学题的关键步骤。 这篇文章中国练字网给大家总结了初中数学的必背公式,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供参考。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设α为任意锐角,弧度制下的角的表示: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诱导公式二: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设α...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254 0 高考状元
  •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的技巧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的技巧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下面整理了因式分解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因式分解的技巧 1.提公因式法: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解题步骤 (1)提公因式。把各项中相同字母或因式的最低次幂的积作为公因式提出来;当系数为整数时,还要把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也提出来,作为公因式的系数;当多项式首项符号为负时,还要提出负号 (2)用公因式分别去除多项式的每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50 0 高考状元
  • 初一数学学霸笔记内容摘抄

    初一数学学霸笔记内容摘抄

    这篇文章中国练字网给大家整理了初一数学学霸笔记的重点内容,希望对同学们学习初一数学有帮助。 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375 0 高考状元
  • 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总结

    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总结

    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其中属于非负数的平方根称之为算术平方根。下面整理了平方根的计算公式,供参考。 平方根计算公式 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加减,不同不能相加减。 如果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如果根号里面的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相加减,能够化简到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了。 举例如下: (1)2√2+3√2=5√2(根号里面的数都是2,可以相加) (2)2√3+3√2(根号里面的数一个是3,一个是2,不同不能相加) (3)√5+√20=√5+2√5=3√5(根号内的数虽然不同,但是可...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393 0 高考状元
  • 数学中什么叫绝对值

    数学中什么叫绝对值

    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绝对值的化简口诀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绝对值的含义 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用“| |”来表示。|b-a|或|a-b|表示数轴上表示a的点和表示b的点的距离。 在数学中,绝对值或模数| x | 的非负值,而不考虑其符号,即|x | = x表示正x,| x | = -x表示负x(在这种情况下-x为正),| 0 | = 0。例如,3的绝对值为3,-3的绝对值也为3。数字的绝对值可以被认为是与零的距离。 实数的绝对值的泛化发生在各种各样的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272 0 高考状元
  • 三角函数倍角公式证明方法

    三角函数倍角公式证明方法

    倍角公式是三角函数中非常实用的一类公式。就是把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用本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出来。接下来分享三角函数倍角公式及证明方法。 三角函数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三角函数倍角公式证明方法 sin2A=sin(A+A)=sinAcosA+cosAsinA=2sinAcosA cos2A=cos(A+A)=cosAcosA-sinAsinA=(cosA)^2-(s...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95 0 高考状元
  • 数学十字相乘法顺口溜

    数学十字相乘法顺口溜

    十字相乘法是初中数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十字相乘法顺口溜,仅供大家参考。 十字相乘法顺口溜 1.首尾分解,交叉相乘,求和凑中,平行书写。竖分常数交叉验,横写因式不能乱。 2.竖分常数交叉验 (1)竖分二次项和常数项, 即把二次项和常数项的系数竖向写出来, (2)交叉相乘, 和相加, 即斜向相乘然后相加,得出一次项系数, (3)检验确定, 检验一次项系数是否正确。 3.横写因式不能乱,即把因式横向写,而不是交叉写, 这里不能搞乱。 十字相乘法的注意事项 十字分解法的方法简单来...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991 0 高考状元
  • 初二数学上册课本内容归纳整理

    初二数学上册课本内容归纳整理

    这篇文章中国练字网给大家归纳整理了初二数学上册课本的重要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位置与坐标 1、确定位置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含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通常地,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者横轴,竖直的数轴叫y轴和纵轴,二者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被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③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组有序实数...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25 0 高考状元
  • 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下面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若x^2=a(a≥0),则x叫做a的平方根,表示x=±√α,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就是直接开平方得到的是两个解。 2.配方法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53 0 高考状元
  • 半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半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半圆指圆形的一半,将圆平均分成两半,即得半圆形。下面整理了半圆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供大家参考。 半圆的面积公式 S半圆=(πr^2)/2。(r为半径)。 分析过程如下: (1)假设半圆的半径为r,则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半径r的圆面积=πr2。 (2)半圆是圆的一半,所以半圆的面积=πr2÷2。 半圆的周长公式 半圆形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图形,它是圆的一半,半圆形的圆心的位置是它同心圆的圆心的位置,只有一条直径,但有无数条半径,有一条对称轴。 半圆形的周长公式=圆周率×半径+直径 用字母公式...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205 0 高考状元
  • 数学集合符号大全

    数学集合符号大全

    集合是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也简称集,下面整理了数学中常用的集合符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集合符号 1、N:非负整数集合或自然数集合{0,1,2,3,…} 2、N*或N+:正整数集合{1,2,3,…} 3、Z:整数集合{…,-1,0,1,…} 4、Q:有理数集合 5、Q+:正有理数集合 6、Q-:负有理数集合 7、R:实数集合(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8、R+:正实数集合 9、R-:负实数集合 10、C:复数集合 11、∅: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集合的分类有哪些 并集:以属于...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500 0 高考状元
  • 整数是什么意思

    整数是什么意思

    整数是正整数、零、负整数的集合。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整数是什么 整数是正整数、零、负整数的集合。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如果不加特殊说明,所涉及的数都是整数,所采用的字母也表示整数。整数也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则叫做奇数。 若有限个整数之积为奇数,则其中每个整数都是奇数;若有限个整数之积为偶数,则这些整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两个整数的和与差具有相同的奇偶性;一...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248 0 高考状元
  • 非负有理数是什么意思

    非负有理数是什么意思

    有理数是指两个整数的比。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非负有理数是正有理数和零的统称。下面整理了非负有理数的定义,供参考。 非负有理数的定义 非负有理数是正有理数和零的统称。非负有理数亦称算术数,算术的基本概念之一。正整数、零、正分数(或正小数)统称算术数(非负有理数),正小数包括有限正小数与无限循环正小数。负有理数一定是负数,但负数不一定都是负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是能够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集可用大写黑正体符号Q代表。但Q并不表...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347 0 高考状元
  •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表示成a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1≤|a|<10,n为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下面整理了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计算,供参考。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 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记数的方法。把一个数表示成a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1≤|a|<10,n为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当我们要标记或运算某个较大或较小且位数较多时,用科学记数法免去浪费很多空间和时间。 科学计数法的计算 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是由两个数的乘积组成的。表示为a×10^b(aEb)其中一个因数为a(1≤|a|<10...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309 0 高考状元
  • 数学解方程顺口溜

    数学解方程顺口溜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接下来给大家分享解方程的顺口溜,供参考! 解方程顺口溜 解方程,去分母, 乘以最小公倍数, 分子加上小括号, 有括号要去掉, 正负变化忘不了, 去括号要看符号, 如果前面是负号, 括号里面全变号, 移项变号很重要, 正负变化要记牢, 同类项,要合并, 系数化1就完成。 解方程的相关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可以说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或方程的根。...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299 0 高考状元
  • 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数轴是一种特定几何图形;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称数轴的三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下面整理了数轴的知识点,供参考。 数轴的三要素 数轴为一种特定几何图形。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实数包括正实数、零、负实数也有无数个。正因为它们的这个共性,所以用直线上无数个点来表示实数。这时就用一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来表示实数。规定右边为正方向时,在这条直线上的两个数,右边上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上点表示的数,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数轴的性质 1、数轴能形象地表...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270 0 高考状元
  •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和公式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和公式

    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下面是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和公式,供大家参考。 勾股定理证明方法 1.以a 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分之一ab。 2.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F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G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3.证明四边形EFGH是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后即可推出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公式 1.基本公式 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320 0 高考状元
  • 特殊三角函数值有哪些

    特殊三角函数值有哪些

    特殊三角函数是性质特殊的一类三角函数的总称,主要包括正弦三角函数、余弦三角函数、正切三角函数、余切三角函数等。接下来分享特殊三角函数值及顺口溜,供参考。 特殊三角函数值 角α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270° 360° 弧度制 0 π/6 π/4 π/3 π/2 2π/3...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97 0 高考状元
  • 如何求直角三角形斜边长

    如何求直角三角形斜边长

    直角三角形是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有普通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种。接下来分享求直角三角形斜边长的方法。 求直角三角形斜边长 (一)已知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可按勾股定理计算斜边长度,既a2+b2=c2。 (二)如已知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可用直角三角函数计算斜边。 直角三角形ABC的六个元素中除直角C外,其余五个元素有如下关系: ∠A+∠B=90° sinA=(∠A的)对边/斜边 cosA=(∠A的)邻边/斜边 tanA=(∠A的)对边/邻边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73 0 高考状元
  •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是由两组平行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其面积公式为s=a×h,其中S为平行四边形面积,a为平行四边形的底长,h为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平行四边形=a×h。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组邻边的积乘以夹角的正弦值;如用“a”“b”表示两组邻边长,α表示两边的夹角,“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则S平行四边形=ab×sinα。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92 0 高考状元
  •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高分技巧全在这里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高分技巧全在这里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那么作为初中生应该如何学好地理这门学科呢? 初中地理学习技巧分享 培养空间概念 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初中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 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43 0 高考状元
  • 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及证明方法

    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及证明方法

    勾股定理是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接下来分享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及证明方法。 三角形勾股定理公式 1.基本公式 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是c,那么勾股定理的公式为a²+b²=c²。 2.完全公式 a=m,b=(m²/k-k)/2,c=(m²/k+k)/2其中m≥3 (1)当m确定为任意一个≥3的奇数时,k={1,m²的所有小于m的因子} (2)当m确定为任意一个≥4的偶数时,...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334 0 高考状元
  • 数学中实数是什么范围

    数学中实数是什么范围

    实数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其中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就包括整数和分数。下面是中国练字网整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实数的范围是什么 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 数学上,实数定义为与数轴上的实数,点相对应的数。实数可以直观地看作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但仅仅以列举的方式不能描述实数的整体。实数和虚数共同构成复数。 实数可以用来测量连续的量。理论上,任何实数都可以用无限小数的方式表示,小数点的右边是一个无穷的数列(可以是循环的,也可以是非循环的)。 在实际运用中,实数经常被...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86 0 高考状元
  • 初中数学必背重点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必背重点公式大全

    初中生学习数学应该熟练掌握基本公式,下面总结了初中数学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数学。 因式分解常用公式 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

    最新教育资讯 2020-10-21 173 0 高考状元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