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 第48页
-
初中孩子数学成绩差怎么办
数学是初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是三大主科之一,但是有很多同学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提高初中生数学成绩的方法,供参考。 要重视计算 做数学题就是要注重计算,很多孩子成绩丢分在计算上,解题步骤没有错,但是计算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丢分,影响整体成绩,所以要重视计算的作用,初一阶段刚开学就会学到有理数,绝对值,倒数,相反数,一元一次方程,单项式和多项式等基本的计算问题,每一个知识点都脱离不了计算的考察。整式,方程,不等式等后续重要知识点都基于有理数的计算。后续的分式计算更凸显了孩子的计算问题。所以...
-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重点知识点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接下来分享初中三角函数的重要知识点,供参考。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0°(0):sinα=0,cosα=1,tanα=0 α=30°(π/6):sinα=1/2,cosα=√3/2,tanα=√3/3 α=45°(π/4):sinα=√2/2,cosα=√2/2,tanα=1 α=60°(π/3):sinα=√3/2,cosα=1/2,tanα=√3 α=90°(π/2):sinα=1,cosα...
-
三角函数tan公式总结
三角函数是数学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总结了三角函数tan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角函数tan公式 (1)tan及其他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tan(α/2)=sinα/(1+cosα)=(1-cosα)/sinα (2)tan及其他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
-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及思路
数学要想高分,一定要熟记定理、公式,计算也要准确。本文整理了数学解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解题技巧 1、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
-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是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出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滤纸与漏斗壁上留有气泡等。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1.滤纸破裂 (1)玻璃棒下端紧靠在一层滤纸处,滤纸被戳破。 (2)盛混合物的烧杯没有紧靠玻璃棒,滤纸被混合物冲破。 2.混合物没有经过滤纸 (1)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混合物直接从滤纸和漏斗的间隙直接流下。 (2)仪器不干净:漏斗下端不干净;下面收集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过滤的操作要领 要做到“一贴、二低、...
-
初中化学重点实验总结
化学实验是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下面总结了初中化学重点实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习化学。 用CO还原氧化铜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高锰酸钾制氧 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2.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 3.实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 4.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
-
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仪器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否则由于受热不均匀而破裂。火焰长时间集中在容器的某个地点,最终会使容器爆裂。用了石棉网,火焰的热量会分散到容器的每个角落,长时间烧容器也不会爆裂。 必须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分别是: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锥形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 火焰长时间集中在容器的某个地点,最终会使容器爆裂。用了石棉网,火焰的热量会分散到容器的每个角落,长时间烧容器也不会爆裂。因为石棉不是可燃性物质,铁丝可将火焰的热量分散到空气里,传到容器上方,热量均匀。 1、烧...
-
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学好化学首先要整理好知识点,了解化学重点知识点,下面总结了九年级下册化学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
-
胶头滴管的使用四不要
1.不要把胶头滴管倾斜或倒置;2.不要把量取过一种液体的胶头滴管再去量另一种液体;3.不要量取热溶液或热的液体;4.不要把存有固体中的液体量取(比如说不能取金属钾试剂瓶钾中的煤油)。 胶头滴管的用途: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注意事项: 1、夹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持玻璃部件以保持稳定性,用拇指和食指挤压橡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 2、添加液体时,它不应该延伸到容器中,更不用说接触容器了。应垂直悬挂在容器上方0.5厘米处。 3、不能倒置或平放在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子或试管中。 4、用完后立...
-
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一定要将重点知识点梳理好,下面总结了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 、状态 、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基本的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
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定义和性质
正盐是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根离子的盐。酸式盐是可电离出氢离子的盐,通常是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碱式盐的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 正盐定义和性质 正盐就是在酸跟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中,不会有酸中的氢离子,也不会有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只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盐。 性质:正盐是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但正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如Na2CO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NH4)2SO4(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酸式盐的定义和性质 可电离出...
-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哪些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盐析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将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1.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如过滤泥水。 2.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 3.萃取:一般和分液一起用,主要用于把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 4.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蒸发结晶一般用于不饱和混合溶液,把其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溶质析出,如把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冷却结...
-
化学初三上册重点知识点
初三化学的学习对于一部分初中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下面为大家梳理了初三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化学反应规律 1、置换反应: (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2、复分解反应: ①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②碱+酸→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 ⑤盐+碱→新盐+新碱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
-
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方法
初三化学里的推断题是学生们失分比较严重的点。下面整理了中考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解答“五部曲” 1、审:审清题,重提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 2、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 3、析: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 4、验:验证正确,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 5、答: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 推断题的常用...
-
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歌顺口溜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核电荷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并不难记忆,本文整理了记忆口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 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黑银灰,论起电子我很穷; 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 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
-
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₂+H₂↑。镁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燃烧时能产生眩目的白光。 镁与稀盐酸反应 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₂+H₂↑。 镁简介 镁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镁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 燃烧时能产生眩目的白光,镁与氟化物、氢氟酸和铬酸不发生作用,也不受苛性碱侵蚀,但...
-
2020中考必背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同学们要想学好化学一定要熟练掌握各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中考必背的化学方程式,供参考。 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3O2=2Al2O3 2.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首先要设未知数;其次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在已知质量的物质下方,竖着分别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然后在要求的物质下方,竖着分别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和所设的未知数,列比值相等的方程,并解出未知数;最后答题。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用化学式(有机化学中有机物一般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
-
初中的重点化学方程式大全
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初中化学的重中之重,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化学的重要方程式,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帮助。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
-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和方法
化学题是中学生比较头痛的一类题,涉及到很多计算和化学知识,下面分享一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注重情境 做情境类试题时,不仅要考虑答案是否符合化学原理,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生活、生产实际。例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可起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但铁质的衣架不能用涂油的方法防锈。再如铁衣柜、汽车涂油漆不只为了防锈,还为了美观。 估算法 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当中的计算的量应当是较小的,通常都不需计出确切值,可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对运算结果的数值进行估计,符合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