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故事 第280页

  • 趣味数学故事:通过远古时期的记数方法来了解数的起源。

    趣味数学故事:通过远古时期的记数方法来了解数的起源。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通过远古时期的记数方法来了解数的起源。同学们都知道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数字,那么同学们知道数的起源是什么吗?在数字没有出现时,古时期又是怎么来记数的呢?今天就由小编给同学们带来这些趣事。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数,图片中的这些数字相信同学们都认识。在古代却没有这么好的事了,那就让我们来了解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记数的。故事大意:正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也可能在两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原始的人类和大自然艰难地...

  • 趣味数学小故事:不可能图形,彭罗斯阶梯。

    趣味数学小故事:不可能图形,彭罗斯阶梯。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不可能图形——彭罗斯阶梯。看到这个标题名字的时候,好奇的小朋友已经开始问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不可能存在的啊。那么,今天就由小编好好的给同学们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不可能图形:不可能图形(impossible figure又称undecidable figure或impossible object)或称二维图形,是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客观存在的事物,只会在二维世界存在的一种图形。不可能图形是...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趣味数学故事,一个故事学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趣味数学故事,一个故事学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趣味数学故事,只需要一个小故事就能够学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好多小朋友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块的时候就开始弄不明白了,因为这需要一点点的空间想像力,其实主要区别就是从二维的平面图形(矩形、正方形)到了三维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所以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首先就要了解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那么,现在就开始讲故事了:故事大意: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魔方,但你知道魔方是谁发明的吗?魔...

  •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单位“1米”的由来,又到了小朋友考老师的时候了。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单位“1米”的由来,又到了小朋友考老师的时候了。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数学单位“1米”的由来,又到了小朋友考老师的时候了。看到这个故事标题,细心点的小朋友就会想起来,自己学习数学单位的时候,老师好像没有告诉我们数学单位“1米”的由来,而是只告诉了我们该如何使用,“1米”到底有多长,以及数学单位之间的换算等等;那么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专门为大家解读“数学单位“1米”由来的故事。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米”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可以用来衡量长、宽、高。“米”的定义起源于法国,1983年的国际度...

  • 趣味数学小故事:“马屁股”距离与铁轨间距、火箭助推器趣谈

    趣味数学小故事:“马屁股”距离与铁轨间距、火箭助推器趣谈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马屁股”距离与铁轨间距、火箭助推器趣谈。看到这个故事标题,可能就会有好奇的小朋友问了,“马屁股”距离与铁轨间距、火箭助推器这些高科技怎么会联系在一起的呢?很多小朋友都曾乘坐火车外出远行,但你可能猜不到,铁轨间距的宽度竟然取决于几个世纪以前马屁股的宽度。不仅是铁轨,就连航天飞机上的火箭助推器也是如此。那么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专门为小朋友们解开这个”谜题“。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马屁股”距离:很多人都曾乘坐火车外出远行,但你可...

  • 数学趣味小故事:亿、兆以后的大单位、大数字有哪些?书本上找不到的趣味知识。

    数学趣味小故事:亿、兆以后的大单位、大数字有哪些?书本上找不到的趣味知识。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少有人知的数学大单位,大数字,兆以后的单位有哪些。还记得小学三年级上的数学课单位换算这一节吗?那时候学到的最大单位应该是“亿”了,课外扩展也只是学到了“兆”,那么“兆”之后还有哪些单位呢,那么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专门为大家解读“兆”以后还有的数学大单位的故事。每天10分钟头脑大风暴,开发智力,培养探索能力,让你成为学习小天才。三年级小学生所知道的大单位、大数字:小明读三年级了,有次小明爸爸问小明:三年级是不是学到单位换算了,你知道的最大单位是多少?小明:嗯,学到了,我们课...

  • 数学趣味故事:为什么考试分数下要打两条横线?估计现在好多老师都不知道

    数学趣味故事:为什么考试分数下要打两条横线?估计现在好多老师都不知道

    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为什么考试分数下要打两条横线?估计现在好多老师都不知道,胆子大的学生可以尝试着去问一下你们的老师。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考完试,特别是数学考试(可能数学老师划的横线比较长)后,都会发现自己的分数下面有两条横线,而且是用红笔打分,当时很好奇,但是又不敢问老师,终于当自己长大以后,翻阅各种资料,终于让我知道了,为什么考试分数下要打两条横线,考试为什么要用红笔打分,为了满足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的好奇心,特地分享给大家。首先,我们看一下各地吃瓜群众是怎么看待考试分数下面的两条横线的?...

  •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故事之鞋带系法:用哪种方法系鞋带使用的鞋带最短?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故事之鞋带系法:用哪种方法系鞋带使用的鞋带最短?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小故事是鞋带系法,用哪种方法系鞋带使用的鞋带最短?当然了,今天并不是和同学们讨论如何系鞋带,如果大家是想要通过本文学习如何系鞋带的话,可能要让同学们失望了。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要还是系鞋带中涉及到的数学问题,可能同学们都没有想过吧,特别有趣。我们来考虑鞋带问题。从鞋带中能抽象出数学,这个可能的事实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用哪种方法系鞋带使用的鞋带最短?从一个简单的模型得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几何学知识,并且还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当然,已经考虑了各种实用因素。为了更加真实的体现验证故事...

  • 趣味数学小故事:少有人知的“完美数”是什么样子的。

    趣味数学小故事:少有人知的“完美数”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同学们带来的小故事是:少有人知的“完美数”是什么样子的。相信同学们都听说过“完美”这个词,应该是在小学语文二年级学到的:完美是指完备美好、没有缺陷,是心里遐想的世界,现实中不存在,是人们渴望得到并追求的一种理念和动力,是存在思想中的,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知道,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但是在数学上却存在这一种数字,我们称之为“完美数”,而且是千真万确存在的,那么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就带同学们解密“完美数”。完美数是什么?完美数(Perfect number),又称完全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

  • 趣味数学故事:数学家爱因斯坦的问题(烟囱问题),全面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能力

    趣味数学故事:数学家爱因斯坦的问题(烟囱问题),全面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能力

    相信很多同学听到爱因斯坦,就想到他的相对论,就会想到他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更加会产生疑问,爱因斯坦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其实,世界上很多的科学家都既是物理学家,也是数学家,只是在某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大小不一样而已,但是也不影响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例如:伽利略、牛顿等。爱因斯坦生平(简单介绍):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

  • 数学家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故事-自由落体实验的延伸

    数学家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故事-自由落体实验的延伸

    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说过大数学家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但是却很少有人听说过伽利略斜面实验故事吧。伽利略(Galileo Galilei)作为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出生于1564年2月15日,卒于1642年1月8日 。他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今天,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给同学们带来的就是一个关于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他的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的延伸,因为在斜面上滚落的物体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是相似的(除了斜面上的物体由于受...

  • 数学家高斯的一个很少有人听过的趣味故事:高斯拼板。

    数学家高斯的一个很少有人听过的趣味故事:高斯拼板。

    相信大多数学生都听说过大数学家高斯的故事:1+2+3······这样从1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高斯很快就算出了答案,起初高斯的老师并不相信高斯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答案:5050。但是听了高斯的方法后,老师不得不惊叹高斯方法的神奇。同样也告诉我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看到题目时,要先审题,多动脑筋,不要一上来就拿着笔计算。但是,数学家高斯其实还有许多很有趣的小故事,虽然没有这个精典,但是也是很有趣味性的,虽然说是一些小故事,但是其实也是一道道精典的趣味数学题。那么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高斯本人吧。约翰·卡尔·弗...

  • 成语故事“狐假虎威”与”虎口脱险“体现出来趣味数学故事

    成语故事“狐假虎威”与”虎口脱险“体现出来趣味数学故事

    相信大多数同学们都听说过成语“狐假虎威”与”虎口脱险“的故事,那么其中有什么与数学相关的东西呢?故事中体现的趣味性,只有同学们融入到故事其中,才能深深的体会到故事的乐趣。现在就由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小编带同学们慢慢体会。故事大意:1.狐假虎威据说有一天,森林之王老虎正饿着肚子在深山老林里转悠,这时候一只狐狸出现在它眼前,老虎便迅速抓住了它,心里相关今天美味的秋老虎。但是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了,凶多吉少,于是就编出一个美丽的谎言,于是,它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

  • 写在前面的话:数学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区别--是否有趣味。【必看】

    写在前面的话:数学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区别--是否有趣味。【必看】

    写在前面的话: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的宗旨:让难解的数学问题或原理变得趣味生动,并以故事和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但他(她)偏偏讨厌数学,老师怎么教都不开窍,这是令不少家长头痛的问题。也难怪他们会头痛,因为在他们眼里,数学的样子是—都是数字和奇怪的符号,很枯燥,没有乐趣!数学太难了,总是学不好!除了加减乘除,感觉数学没什么用处!……这样孩子虽然看起来主动去上学,其实心里是对数学的学习是很被动的,甚至有的会产生厌恶感。所以,如何升孩子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将成为阿尔法趣味数学网的主要宗...

    趣味数学故事 2019-07-20 1592 3
  • 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爱上数学的10个趣味数学小故事

    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爱上数学的10个趣味数学小故事

    今日阿尔法趣味数学网将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10个小学生都能看明白的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作为多种学科的基础,在生活、科技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数学的身影,接下来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这些小故事吧。1、“0”的故事罗马数字是用几个标明数的符号,按照必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标明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便当极了,还把印度人运用“0”的办法向我们做了介绍。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十分恼怒,他呵责说,崇高的...

    趣味数学故事 2019-07-18 5421 0 数学故事

最近发表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_教案「免费下载」_小故事-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http://seowhen.com/

|

Powered By Z-BlogPHP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www.allfloor.org